APP下载

大时代里的苏州和我们

2019-11-01王咏梅

现代苏州 2019年20期
关键词:苏州世界时代

○文 王咏梅

王咏梅苏州海关办公室副主任

1990年夏天,青春懵懂的我,和一群刚刚毕业的同学,怀揣着对苏州城市生活的各种期待,分配到了苏州海关。90年代初,“分配”这个词眼,依然是大学生毕业的定心丸,无论来自哪里,只要考上大学,必有你的一席之地。因为分配,我才得以从郊县的农村,来到这个被誉为“天堂”的苏州城。

很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扩大,“分配”这个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随着人才、资源和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消失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取而代之的是“国考“、“应聘”、“下海”……我们这一代人,是这个制度的最后受益者,有收获,必有付出。我们成为500多万苏州人民中的一员,承接了这个城市转型过程中的各种风雨和变迁,在这里扎根,生儿育女,埋头于不同的岗位,携手打造了一段不可复制的履历。

我们经历的这30年,是人类历史上变化最快的30年,更是中国社会变化最大的30年,只有放在这样的大时代、大背景下,才能从历史大潮中,看到今日苏州的必然变化。而我们,是投入到这个必然中的偶然,因为高考和改革开放,又在偶然中,折射出时代的必然。我们中的很多人,包括我,在这30年里,亲身体验了从农耕文明到信息文明的宏大跨越。

我和我的同事们,从事着可能最接近开放的职业,当我们一边吃力地看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英文发票、提单,探索实践着中国特色的通关制度、关税制度,一边又穿越水塘洼地、田头阡陌,为刚入驻园区建厂的外资企业,验放一批又一批进出口物资。每当这样的时候,我总有一种奇特的穿越感:我们有幸在青春年华赶上了一个开放的时代,无论过去怎样落后与闭塞,我们在最需要的时候,与世界建立了深度连接,一头扎进了世界发展的洪流。

马克思曾预言,工业化必将带来城市的不断扩张,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将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发展,从而推动生产资料的互联互通、世界的互联互通。开放的、时代的春风在中国、在苏州这样一片有着古老文明传统的土地上激荡荟聚,与苏州的桨声灯影、苏州的工匠精神融合再生,使得老苏州外,又诞生了一个新苏州、一个洋苏州。使得传统姑苏繁华图上,又有了时尚苏州和经济苏州的墨色,同样也使我们这一代人成长、蜕变为脚踏实地,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者和收获者。

今天,我们已拥有一个包罗万象的苏州,从金鸡湖畔的马拉松,到昆曲传习所的《游园惊梦》,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同一片土地上交相辉映。今天,当你驻足沧浪亭乾隆御碑前,看到当年为政者为“江南古来称泽国,十岁九涝患不息”的海水倒灌心忧,联想到逶迤绵延的长江堤岸,你将不再会用迷信的方式认为苏州自古是福地,而能深刻体会到,背靠新中国,勤劳的苏州人民用双手为自己的家园划出了抵御“利奇马”、“米娜”的坚固屏障,你会由衷生出“福地需要自己去创造”的感慨。今天,当清晨的旭日从450米高的国金中心顶尖喷薄而出的时候,你会油然而生对这片土地深深的敬畏和自豪。

苏州成就了我们,我们也成就了苏州。

30年前,当我拿第一个月工资买了一辆26寸永久牌自行车,愉快地从道前街林荫道下穿行,一路车铃声声,经过布店和自行车商场、拐过卖大饼油条的小店……我以为,这以后的十年、二十年,必然也是这样按部就班的生活。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苏州已经不全是我们的苏州,有一天她的常住人口里有一半是外来人口,而这外来人口里,有不少还是老外;有一天,她的经济总量、人居环境,不仅在中国甚至在世界范围的城市里,都是不可小觑的存在;有一天我在拙政园看到穿汉服的公子小姐与法国背包小伙同框比心时,已不再感到穿越的错觉;有一天我可以坐在科文艺术中心的音乐厅,倾听苏州自己的交响乐团演奏新年音乐会,而乐团里,是来自世界各地音乐学院的顶尖乐手。今天的苏州,已经是古今中外融为一体的苏州,已经是世界的苏州了。

这30年里,苏州的城市规模,交通枢纽,环境美化,正在用肉眼看得到的速度扩张优化升级,甚至连我们自己,都不敢相信,这就是我们曾经的苏州,而在那些肉眼看不到的地方,有更多东西正在解绑苏醒。

当五毛钱一张票即停即走的中巴车挤进公交站台,当“小政府、大社会”的亲商理念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当“修旧如旧”的古建筑保护纳入城市规划,当小区绿化带的小木盒里放上了为宠物收拾的一次性纸袋,当环古城步道一截一截向外延伸,当历史上占全国五分之一的状元群转化为当代苏州的院士群……民生福祉、绿色发展、教育为本,这些关键词在传承与创新中包容成长,在制度设计和细节落实中兼收并蓄,使得苏州这座城市,既开放又内敛,既古老又清新,既华丽又朴实,既果敢又坚韧。你不得不承认,基于客观实际的思想解放,是这个时代馈赠给苏州、馈赠给我们的真正财富。

我们是大时代里的小人物,大苏州里的小市民,是城市发展中的只光片羽。再也没有一代人,能在30年内,有我们这样的幸运与机遇,感受世界风起云涌的变幻,亲历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我们在这个时代的苏州看到了世界,也照见了世界中的自己。

30年瞬息而过,我们渐渐不再年轻,而拥有2500多年文明底蕴的苏州,却越来越焕发出年轻得令人着迷的光芒,你唯有不断奔跑,才能停在原地,才能始终和她在一起;你唯有不辜负这个时代,才是不辜负苏州,不辜负自己。

我们终将远去,但我们倍感荣幸。

猜你喜欢

苏州世界时代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e时代
e时代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e时代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