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识北纬1°的狮城

2019-11-01张小妹

现代苏州 2019年20期
关键词:狮城新加坡政府印度人

○记者 张小妹

此行前,我对新加坡概念里的印象停留在:靠近赤道的国家,应该一年四季都挺热的吧?据说,这里法律超乎寻常的严格,在这里生活,应该很吃力的吧?在这里,不同种族的人怎么相处呢?这次探访狮城,我带着这些疑问落地。

第一感觉:热,真的热,不是一般的热,即便是清晨也很热,真不愧是赤道边上北纬1°的国家,跟太阳的关系就是好啊。不过,新加坡室内冷气都很足,夜晚在滨海湾花园的室内区冻得瑟瑟发抖。据说,新加坡政府方面为了让民众能够冷静思考,将室内温度设定的都比较低,不过,不知道这样是否环保呢?

很多人说新加坡的法律严苛,比如在公共场所唱歌、蹭别人网、买卖缺斤少两、公共场所吸烟、上厕所不冲水、企图自杀等,在新加坡都是犯法的。这些违法行为,轻则罚款,重则坐牢,况且,新加坡至今还保留着残酷的鞭刑制度。要知道一个美丽、安全的国家,一定离不开严格的法律。

接下来,我想谈谈此行最大的感触,多元文化交融的狮城。新加坡遍地是不同种族的人,却完全不突兀。地铁里循环播放着英文、中文和印度语,不同肤色,不同着装的人们自然地相处,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融洽,这大概就是多元新加坡的样子。

新加坡有项政策叫CMIO(Chinese,Malaysian,India,Others),指的是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再加上其他种族,形成新加坡CMIO的四大族群。最早,这样的分类出现在1824年,自新加坡建国后一直沿用该分类政策至今。在新加坡《公民誓约》中强调:“我们是新加坡公民,誓言不分种族、语言、宗教,建立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并为实现国家的幸福,繁荣与进步,共同努力。”

因为住的酒店靠近小印度,也稍稍了解了一下新加坡的不同种族聚集地。除了印度人集聚的小印度之外,新加坡还有马来人集聚的甘榜格南,华人集聚的牛车水等。

如何让不同种族和谐共处,让多元文化更好地交融?新加坡政府实行强制的种族融合政策,比如混居管理条例就非常严格,运用统计办法在房屋市场上控制各个民族在一个社区的居住比例,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生活在一起,以此来营造对新加坡身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政府组屋严格规定华人、印度人、马来人等的比例,细化到每栋公寓都有种族的居住比例。

如果,和不同种族的人做邻居,彼此之间相互了解与交流,还会有隔阂与矛盾吗?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此行,在新加坡见了久违的朋友,从他们的生活中,我也真实地认识到,这是一个幸福指数很高的国家。从国家“居者有其屋”的政策落实,到城市管理方方面面的细节,居住在这个国家的人民,很幸福也很幸运。

新加坡建国并不久,才54年,占地面积不大,也只有700平方公里左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年轻又袖珍的国度,在发展中不断创造奇迹,成就了发展奇迹,成为了苏州工业园区以及中国很多地方的学习榜样。

猜你喜欢

狮城新加坡政府印度人
维珍老板拒绝新加坡死刑辩论邀请
本期导读
狮城印象
进新加坡
经验
以退为进
新加坡政府招商引资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镜面”狮城——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之新加坡
狮城奇迹的三大支柱
图说“智慧国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