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奇特的外形下,是这个国家要提高全民艺术素养的决心

2019-11-01向煜

现代苏州 2019年20期
关键词:音乐厅榴莲滨海

○记者 向煜

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

在苏州,说到欣赏演出和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大家第一反应,一定是苏州文化艺术中心。而在5000公里以外的“狮城”,同样也有这么一个文化地标——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在这里,几乎每天都有各类艺术活动进行。

记者了解到,自2002年正式开幕以来,滨海艺术中心已呈献了超过4万5000场演出与活动,吸引了3000万观众和1亿500万访客。

那么,新加坡为什么会建造这么一个空间呢?这个因外形被游客认识的载体,到底蕴含着多大“智慧”?他们的运营理念又有哪些可以借鉴参考呢?为此,此次新加坡新闻采访行动,本刊记者特意联系了滨海艺术中心,听听他们讲述滨海艺术中心的故事。

内外兼修“大榴莲”不止是一个网红打卡地

在新加坡,特别是滨海湾一带,标志性建筑可以说非常多,但滨海艺术中心的辨识度还是非常高的——两幢建筑都拥有了独特“外壳”,宛若一颗大榴莲切成两半倒扣在河边,所以很多人都称它为榴莲艺术中心,或直接称其为“大榴莲”。

不仅外观独特,“大榴莲”这一建筑物也蕴含了不少的科学计算。它是由10508片玻璃以及7139片铝制遮阳板所组成的屋顶,依据新加坡日照环境的模拟计算设置。其内部陈设充满欧洲剧院风味,功能多元化,包含音乐厅、剧院、购物中心、餐厅及户外表演空间等,让东方与西方的艺术文化在此撞击出最美的火花。

据滨海艺术中心有限公司企业传讯主管徐玲玲介绍,“大榴莲”的建成,也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上个世纪70年代,新加坡政府着重于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也是从那时开始酝酿为新加坡建立国家艺术中心的想法。此后,相关部门就一直在进行筹备与规划。1989年,兴建‘世界级的演艺中心’的理念被提出。1992年起,滨海艺术中心开始投入软硬件的规划中,包括了外观设计,以及对全球优秀艺术中心进行考察。直到2002年,滨海艺术中心才真正展现在市民和游客面前。”

“整个艺术中心,最有特色的一定是我们的音乐厅。”徐玲玲骄傲地说,“音乐厅是由声学家拉塞尔·约翰逊的设计的。约翰逊的先进的声学方法,让音乐厅拥有震撼人心的室内声学效果,成为了世界五个拥有这种尖端设计的音乐厅之一。”

徐玲玲笑称,滨海艺术中心的音乐厅为“残酷的音乐厅”,因为音乐厅拥有绝佳的音响设备,让观众清楚地听出每一个音符,所以不允许演奏家犯任何的错误。音乐厅拥有一个能够适应各种音乐类型的声学天篷,可以为每一场音乐会提供完美的音响效果。同时,音乐厅中还设有混响室,可根据不同乐团需要进行调节,因此它是各种音乐演出的理想场所。当然,这样的设施对于观众来说,是视听上的绝佳享受,但对于演奏者来说,就非常残酷了。

2018年,苏州交响乐团曾在此演出过,记者与乐手交流时,也得到过类似反馈——这样的音效环境下,弹错一个音,都会被人听得清清楚楚,真的需要格外用心。

365天,为市民准备3500场艺术活动

猜猜,一个艺术中心一年可以有多少场艺术活动?

“大榴莲”给出的答案是——约3500场,而且,其中超过70%属于免费节目。

滨海艺术中心有限公司文化社区节目策划主管余登风强调,自成立之日起,滨海艺术中心就以建成“大众的艺术中心”为愿景,并在这十余年间,不断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余登风告诉记者,滨海艺术中心是2002年10月12日正式开幕的。与我们熟悉的开幕式不同,滨海艺术中心采取的是为期三周的开幕节。而在开幕的一周后,他们就推出了第一个定期节目——印度艺术节,随后马来艺术节和华艺节也相继推出了,“这些活动既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多样性,同时通过这类文化节,将我们的各个种族社区彼此联系了起来。”

除了确保每一位民众都能找到属于自己文化特色的节目外,针对不同人群,滨海艺术中心也“端出”了不同的主题节目。“老人、儿童、弱势群体等等,我们会为每一类人群策划并举办经济实惠的演出、讲座和一系列其他活动,把艺术的欢乐与鼓舞人心的感动传递给每一个人。”

与此同时,滨海艺术中心也不忘支持新加坡的艺术家和艺术团体,为他们提供一个磨练技艺的平台。“我们设计的主题活动和节庆节目,都邀请本土艺术人才加入,给予他们更多地表现自己的机会。此外,我们也会当好‘桥梁’,邀请国际知名艺术家和团体与本地艺术家合作演出,加强彼此间交流,更好地培育本地艺术团体。”

四年三次,“大榴莲”与苏芭、苏交缘分不浅

10月22日和24日,苏州芭蕾舞团带着原创芭蕾舞剧《唐寅》和《灰姑娘》亮相滨海艺术中心,这也是继2016年《西施》巡演后,苏芭再度结缘“狮城”。

犹记得上一次《西施》惊艳亮相滨海艺术中心的场景。传统的吴越文化题材与现代芭蕾创编结合,并糅合了西方经典音乐,这样的“混搭”方式,不仅给新加坡市民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赢得了全场1600多名观众的热烈掌声,也让新加坡对中国传统文化、苏州名城底蕴以及现代化园区有了进一步了解。据悉,当年“西施”赴新演出,也是吸引了新加坡媒体的高度关注,其中包括新加坡《联合早报》、新传媒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几乎囊括了所有媒体平台。

除了苏芭,苏州交响乐团也与新加坡有过一段情缘。2018年6月,成立不到两年的苏交,登上了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舞台,为狮城观众奉上了一场“庆祝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24周年”专场音乐会,在指挥家陈燮阳深情演绎下,呈献出的朱践耳《第二号交响曲》与普罗科菲耶夫三部《罗密欧与朱丽叶》组曲,给新加坡的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少新加坡市民在观看了苏交的演出后连连称赞,说想不到一支成立不到2年的交响乐团,竟能够带来如此精彩的演出。

透过苏芭、苏交,也让相隔5000多公里,被苏州人昵称为“小鸟巢”的苏艺,与“大榴莲”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上,作为苏城文化地标的苏艺,某种程度上与“大榴莲”是何其相像——都是为了丰富市民文化艺术生活应运而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道的运营体系,每年为市民奉献出千余场高品质的演出;同时,不忘走出载体,去到群众中,让艺术之光可以照耀每一个人。

未来,我们也期望,两者都能给市民和游客,带来更多精彩,让我们可以在艺术的海洋中,更畅快地遨游。

猜你喜欢

音乐厅榴莲滨海
滨海白首乌
江苏滨海:让农民工吃下定“薪”丸
音乐厅声频工程设计与应用
滨海顶层公寓
一座史诗级音乐厅的前世今生
榴莲
臭榴莲,香榴莲
臭榴莲,香榴莲
汉堡音乐厅漏水
“一个榴莲三只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