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思考

2019-10-30吕晗

大经贸 2019年8期
关键词:法治青少年法律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呈逐步上升趋势,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类型多元化、犯罪手段成年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极为复杂,既与青少年主观思想有关,又涉及家庭经历、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正因如此,《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的创建内容当中。全民普法工作也一直把青少年法治教育纳入工作重点。但是,我国当前的青少年法治教育还存在一些短板需要补齐。

一、青少年法治教育现状

(一)法治课程进入中小学课堂,但是实效性不足。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不少中小学陆续开设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等课程。但有的学校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将法治课当成一项考核任务来完成。正因如此,有的法治课程形成虚设,时不时让位于其他课程;有的法治课程流于形式,走过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实效性自然也得不到保障。

(二)法治教育模式单一,缺乏吸引力。目前的法治教育较多采用课堂授业的方式,对于青少年来说缺乏吸引力,降低了教育效果。法治课程本身属于意识层面,研修起来较为枯燥,而青少年的注意力、集中力、自制力都比成人弱,仅靠主观意愿很难提起对法治课程持续学习的动力。如果学校的法治课程仅以理论教育和课堂灌输模式为主,很难引起青少年对法治课程的兴趣,甚至产生反感、抵触的心理。

(三)法治教育课程师资匮乏,教师队伍法治素养不高。各中小学从事法治教育教学的教师大多是班主任、思想品德教师及少数专职教师,本身就不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对青少年开展法治教学存在难度。而且缺乏对青少年法治教育教师的培训,一些法治培训,由于资源有限,仅能囊括部分校级管理人员。普通教师通过每年的继续教育和新任教师的上岗培训,能获得的法律知识有限,学过之后往往也丢在一边了。教师都缺乏法治知识的储备,更难做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

(四)法治教育主体单一,未形成教育合力。青少年的法治观需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培养形成。相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法治教育更为缺失。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关注青少年的兴趣爱好,花费大把精力在能力提升和素质提升上,而忽视了子女的法治意识的培育,忽视了教育子女依法、用法、守法观念的培养。加之青少年尚未形成成熟的人生观,辨识能力较弱,就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法治教育效果不佳。

二、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路径探究

(一)转变教育理念,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素养。 青少年的法治教育,重在使其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提升法律素養,从而在青春期拒绝不法行为,依法保护自己。从行为学角度来讲,一旦形成某种观念,具备某种素养,这种观念和素养就会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转化为对行为的指导和规范。如果缺乏了观念和素养,那么其行为往往也具有不确定性,这样的法治教育往往只是表面功夫,知道法律知识却不能规范行为模式。因此,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要注重法治观念的形成和法治素养的提高,突破传统对法律知识点的学习模式模式。

(二)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式,提升法治教育吸引力。法治教育要抓住青少年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把多种元素引入学校法治教育当中,激发学生的学法兴趣,努力增强教育效果。要多利用互联网和自媒体,采用青少年爱用的渠道亲近青少年。通过知识竞赛、法律征文、文艺节目汇演、法律情景剧演出、主题演讲等方式,提升青少年对法治学习的兴趣,让青少年在学习中快乐的成长,在快乐中汲取法治力量。

整合法治资源,通过多校联合组织法治知识讲座、法治展览参观,法治作品观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用鲜活的案例开展法治辩论,让青少年切身参与到法治事件中去,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可以组织模拟法庭,让青少年模拟公检法角色,形成对法治的信仰。还可以在学校内部搭建“禁毒教育室”“普法教育室”“青少年预防犯罪教育室”等,让法治教育常态化。

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到法庭现场旁听适合青少年教育的审判,参观法治工作现场。通过组织青少年开展法治宣传志愿者活动,到社区参加法治教育宣传活动等。

(三)提升师资力量,加强教育队伍建设。拓宽师资队伍,将具有专业法律知识的人员引入青少年法治教育中来。如聘请一线法治工作者为青少年法治教育观察员,邀请他们到学校开展法治教育。通过志愿者渠道,邀请具有专业法律知识的志愿者来校开展法治志愿活动。从高校中聘请法治专业教师,加入到青少年法治教育队伍中来。

加强本校教师法治培训,提升教师法治水平和法治教育能力。中小学缺乏专业的法律教师,因此增强本校教师的法治水平和教法治育能力是提升学校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关键,是解决中小学法治教育资源匮乏的关键。要对承担法治教育课程的教室开展专项法治培训,多派送组织教师开展法治课程的教学交流,如有条件可挂派教师到法治一线中参与实践。

(四)加强三位一体教育,形成法治教育合力。完善联动机制,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整合起来。就社会法治教育而言,普法工作要利用亲近青少年的途径和方式开展法治宣传,要主动与走进学校、走进家庭,特别是强化家长对家庭法治教育的重视。就学校法治教育而言,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通过专题班会,提升家长对子女法治教育的重视;通过亲子活动,邀请学生家长与学校一起共同参与法治活动。教育部门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重视学生离校期间的“社会”教育功能,确保校内、校外教育不留空档。

结 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法治教育要注重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的培养,要注重提高青少年辨别是否的能力,要注重培养青少年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的勇气。青少年法治教育要推陈出新,丰富教育方式,增强教育效果,要注重师资队伍的提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力量携手,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落实,为青少年的良好法治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作者简介:吕晗(1983-),女,汉族,重庆市人,讲师,法学硕士,单位: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党校,研究方向:网络法学。

猜你喜欢

法治青少年法律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青少年发明家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