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甫对陶渊明的精神守望

2019-10-30代晓帆

北方文学 2019年27期
关键词:精神家园桃花源陶渊明

代晓帆

摘要:陶渊明和杜甫犹如我国诗歌史上的两座巍然屹立的山峰,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两者的差别,却忽视了两者之间存在的一脉相承的深层次渊源。本文将避熟用新,求同存异,对陶渊明、杜甫两者的诗歌文本进行剖析,重点对“诗圣”的桃源情结进行论述。此种研究旨在表现“诗圣”杜甫对陶渊明及其诗歌理解接受、吸纳继承,并最终升华为道德的提升。

关键词:陶渊明;杜甫;桃花源;精神家园

在杜甫的诗作中多处提到了桃花源,唐宋以来面对更多文人学者对于陶渊明的理解与接受,“诗圣”杜甫更多地表现出对桃花源的坚守。具体说来,他将这种坚守落实到了两个层面,一个是地理层面:即杜甫的浣花溪与陶渊明桃花源的呼应;一个是精神层面:即心灵深处的契合和道德层面的坚守。桃花源是杜甫一生追寻的目标,在追寻的过程中无疑又将它重建和发扬,历程虽艰辛,却也显示出“诗圣”崇高的情怀。

一、实地追寻

杜甫诗《不寐》:“多垒满山谷,桃源何处求?”,其中“垒”字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字。这句诗的意思是山谷中都是战争的堡垒,如何去寻找桃花源这样的庇护之所呢?据陈寅恪先生考证:汉代民间防卫性的建筑坞壁就是桃花源的原型,它以森严壁垒的防御而著称,因而在战乱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陈寅恪先生考证的是防守作用,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躲避战乱的作用。杜甫的笔下是将这两种作用结合起来了,在逃避的地方进行防守,这也不失为万全之策。从著名学者陈寅恪的考证可以发现:“真实之桃花源在北方之弘农或上洛,而不在南方之武陵。”[1]在杜甫的诗句《北征》中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杜甫北征经过家乡探亲,经过桃源山,看到经过战争后的萧条景象,不禁引发了感慨,想到了陶渊明笔下的可以躲避战乱的桃花源。可都没想到,他经历的这个桃源山就是真正的桃花源的所在地。有桃源理想的诗人有很多,可像这样执着地实地追寻桃源,并且亲身到达了桃源的诗人唯杜甫一人。

二、精神守望

杜甫的桃源情结不仅体现在对于桃源的实地追寻,他对于桃源的精神守望更是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光辉。凭借坚固严密的壁垒,桃花源在乱世中保证了百姓的生命安全,维护了民族的文化命脉,同时更让杜甫的身心得到了安顿。杜甫之所以执着地实地追寻着桃花源,也就证明着在他心目中桃花源是可以实现的,所谓“心远地自偏”,其实桃源就在自己的心中。杜甫的《赤谷西崦人家》非常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杜甫都发觉自己像一个避秦的武陵人,寻找桃源所在。他所需求的现实桃源生活其实很简单,屋舍俨然、安居乐业、相处无忧,即便是这样简单而平凡的愿望在当时都成为了奢求,平凡的生活早已被战乱打扰。杜甫在秦州居住不到一年,就逃了四次难,历经艰辛终于在成都安顿下来。在浣花溪畔他可以植树种竹,遇到高适等知音,纵酒赋诗,可以在茅屋中安居,不论生活环境还是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离开成都后他在夔州居住过几年,条件与环境虽都不如成都,但是仍然过得安然。

三、道德提升

陈贻焮先生说:“尽管杜甫一再表示他要找个桃花源避世,莫说世上并无桃花源,就是真找到了,他也当不了那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身世两相弃的避秦人啊。”[2]我们已经知道杜甫不论在地理位置上还是在精神追求上都到达过桃花源,可即便他真的在桃花源身心得到了安顿,还是会心系天下百姓的安危,这就是杜甫在桃花源基础上道德的提升。

桃花源的中心意象即为桃花,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写道:“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桃花”一词并非心血来潮,陶渊明田园中的桃花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罗”代表着数量繁多,由此可见陶渊明的住处确实有一片桃源。杜甫也在浣花溪畔种植过桃树,因躲避蜀难,杜甫被迫离开成都,当他的好朋友严武平息蜀乱之后他得以再度返回浣花溪,面对桃花他感慨万千。那种护花和爱花的情愫油然而生,同时想到昔日的大唐盛世,更燃起了对黎民百姓的爱惜之情。

《桃花源记》的结尾说道:“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努力为天下苍生所营造的避难之所,可后人居然无人问津,更难提寻找。比较难得的是有杜甫这位忠实的继承者,肩负了这个艰巨的使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是最好的例证。事实上,从为天下百姓忧思的角度考量杜甫已经超越了陶渊明,可以说“诗圣”的博爱使浣花溪更胜一筹。

四、結语

桃花源是陶渊明为天下苍生构建的精神家园,浣花溪的诗意生活是杜甫居住的桃花源。从作品风格来看,陶渊明和杜甫是两位风格迥异的大诗人,本文则是通过以两者契合之处来分析。以桃花的意象为寄托谈到了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追寻、守望与提升。桃花意象作为他们共同的寄托,寓意着了他们之间的时代接力,杜甫完成了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接受和超越,也构建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陈铁民.王维论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薛安勤,靳明春译注.孔子家语今注今译[M].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精神家园桃花源陶渊明
走进桃花源
你好,陶渊明
再造“桃花源”
《四季桃花源》独幅版
隐匿的桃花源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强化“四个意识” 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不为五斗米折腰
经营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坚守精神家园 争创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