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波澜壮阔70年 砥砺奋进再出发向着网络强国阔步前行

2019-10-30网信军民融合编辑部孙璞

网信军民融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网信网络安全

◎ 网信军民融合编辑部/孙璞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信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蓬勃发展。网民规模达到8.54亿(截至2019年6月);全球首颗量子卫星成功发射;光纤宽带用户比例世界第一;4G商用网络全球覆盖最广;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全球第一,商用全面铺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面向全球提供服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7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已从建国初的一穷二白跃升为世界网络大国,正向着网络强国阔步前行。

一、通信产业蓬勃发展,为网络强国建设奠定扎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通信业基础设施极端落后,全国长途电缆仅1635皮长公里,电话用户总数21.8万户,电话普及率仅0.05部/百人。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国通信产业发展也不断提速。1978年,全国长途电缆11864皮长公里,电话用户193万户,电话普及率已增至0.4部/百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宽带中国”战略、“光进铜退”工程、“网络提速降费”等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的落地实施,推动了我国通信产业的蓬勃发展,公用电信网覆盖全国、通达世界,通信网络规模容量成倍扩张。截至2018年底,我国局用交换机容量13109万门,移动交换机容量达到25.9亿户,光缆线路长度增至4358万公里,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达到8.9亿个,光纤接入用户达3.68亿户,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15.7亿户。我国用短短两三年时间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4G网络,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全球第一,商用全面铺开,“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引领”,我国移动通信技术产业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华丽蜕变。

当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平均每人享受的信息服务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网络强国建设已迈出坚实步伐。

二、信息化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987年9月14日,北京发出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揭开了中国启用互联网的序幕。1994年4月,“中关村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与美国国家基金委员会网络直接互联,中国实现了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1998年12月,全国“八纵八横”光缆骨干网提前两年建成,奠定了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鼓励“互联网+”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密集出台,加快推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消费互联网迅猛发展,数字经济规模不断壮大。智慧出行、移动支付、手机点餐、远程看房、无人便利店……“互联网+”新业态处处开花。截至2018年底,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1亿户,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4.8%。数字经济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速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衍生出工业机器人、智能车间、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等新业态,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为建设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各级政府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今年6月,中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5.09亿,占网民群体的59.6%。中国已有297个地级行政区政府开通了“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传播渠道,总体覆盖率达88.9%。各地全流程、一体化的“掌上政务”平台陆续亮相,最大程度地方便群众办事。如今,“指尖触达、掌上通办”的政务服务体验正在由梦想变为现实。

三、网络安全防线不断筑牢,为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20世纪40-90年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尚处于起始阶段,我国构建了以密码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网络安全的概念和内涵也不断丰富,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网络安全。1994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首次提出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等级保护。2007年6月,国务院颁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此后在2008年到2012年期间,陆续颁布了系列法律,统称为等级保护1.0系列。今年5月,国家正式颁布等级保护2.0相关标准,标志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正式进入2.0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我国网络安全事业蓬勃发展,网络空间安全保障体系日臻完善。2014年2月27日,中央成立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2018年3月,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改为委员会,进一步优化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我国网络安全保障工作顶层设计基本完成。2017年6月,我国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这是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为依法治网、化解网络风险、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2016年,我国第一台全部采用国产处理器构建的“神威·太湖之光”夺得超级计算机冠军。

近年来,国家着力推进网络安全工作,网络安全总体态势持续向好,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对网上出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及时查处,网络空间日渐清朗。网络诈骗、账号密码被盗、信息安全漏洞等安全事件日益减少。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积极规范收集个人数据收集行为,加强个人隐私保护力度。40余所高校成立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等11所院校成为“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工作有力推进。360、奇安信、安天等一批网络安全企业日益壮大,网络安全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网络安全宣传周等活动热烈开展,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不断提升。

四、网信领域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为未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占先机

70年来,我国网信领域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取得了一项又一项创新成果。

1958年5月,中国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03”型(后定名为DJS-1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填补了中国计算机技术的空白;1969年10月,中国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第一套全自动长途电话设备,在北京和天津之间启用;1977年4月,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研制成功;1984年5月,中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国卫星通信零的突破;1991年,中国第一台容量可达6万等效线的程控数字交换机(“HJD04”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研制成功……无数个“第一”,谱写了中国网信领域核心技术落后追赶的辉煌历程。

2017年9月29日,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正式开通。

近年来,我国网信领域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正在实现从落后追赶向超越引领的华丽转变。我国芯片设计水平提升3代以上,制造工艺提升了1.5代。2016年,我国第一台全部采用国产处理器构建的“神威·太湖之光”夺得超级计算机冠军,其集成了40960块“申威26010”处理器,实现了所有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成为世界首台运算速度超过10亿亿次/秒的超级计算机。2016年8月,中国自主研制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成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的量子保密通信。2017年9月,全长2000余公里的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京沪干线”与“墨子号”相结合的天地链路,构建出中国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的雏形,我国在量子通信技术研究领域正引领世界的最前沿。2018年12月,经过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的建设实施,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服务。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相关统计显示,当前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专利申请数量以及融资规模均仅次于美国。在全球最值得关注的100家人工智能企业中,中国已超过20家。百度、科大讯飞、商汤科技、寒武纪、旷视科技等龙头企业在人工智能芯片、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领域全面发力,已经率先布局并有望占领技术高地。

70年的探索实践使中国网信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向着网络强国阔步前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网信网络安全
北京国泰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我刊编辑参加网信工作培训会
浅谈推进网信军民一体化发展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建设网络强国,习近平在网信工作会上提出这些重大论断(下)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推进航天网信军民融合先行先试的若干思考
计算机网络安全
高屋建瓴 构建网信安全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