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论结合下的“五字教学法”在高职“思修”课中的应用探究

2019-10-30朱艳华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史论马克思主义教学法

朱艳华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作为高职三大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的主渠道。为响应习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思政课教师及相关学者加强教学改革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比如在教学方法方面主要有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情景剧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研究;在教学手段与平台方面有慕课平台、手机App等方面的教学改革研究。但对于史论结合教学法在“思修”课中的应用研究甚少,目前史论结合教学法主要应用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学历史课中。一生致力于思政课教学的西南交通大学朱玲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帅松林教授都认同史论结合在思修课中的应用价值,并在自己的课堂上采用此法。

一、史论结合在“思修”课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课程内容的需要

“思修”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旨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对于大多数教学内容采用案例分析、情景剧表演能够达到教学目标,但是对于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弘扬民族精神、中国精神等内容,如何使学生入心入脑是困扰很多思政教师的难题。通过对客观真实的史实资料的讲解剖析,更能增强同学们的理性认知,从而上升为感性认同。真正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坚定社会主义道路,愿意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二)历史价值所在

我国清末思想家龚自珍在《古史钩沉论二》中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是增进个体与整个人类情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透过历史我们可以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历史可以折射出我国深厚传统文化底蕴,从历史中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怀;历史可以教会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更好的走好未来的路。教师通过对历史事件中对错善恶、真理谬误的剖析,引导学生感悟生命之美、奋斗之美、创造之美,从而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产生信念,激发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对象的需求

1.知识结构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高职院校的学生只开设五大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三门,导致历史知识短缺、知识逻辑断裂。加之高职院校中五年制学生没有上过高中,历史知识的匮乏更甚。这就需要在“思修”课中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完善历史知识,另一方面在历史事件中学有所获。

2.生活经历

现在的青年学生没有经历过艰苦年代的野蛮与眼泪,没有经历过炮火连天的血腥与暴力,他们的眼中只是现代社会的美好,缺少对历史的认知和感悟。德国前总统魏茨泽克说“对过去视而不见的人,对未来也将是盲目的。”因此,史论结合可以使学生了解历史,汲取历史经验与教训,明确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改革的需要

在这个知识爆炸时代,知识量的积累远不及能力的培养更重要。通过对史料的分析讲解可以教授学生用实事求是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培养其主动思考、善于探究、勇于创新的能力,这与我们当前的教学改革目标同向同行,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二、史论结合下“五字教学法”的基本思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价值取向,以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为主要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主要采用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的方式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行为修养和法律素养。因此,实现“思修”课的教学目标,需通过教学让学生达到思想与行为上的正确统一,既有知识智慧的启迪、心灵情感的共鸣,又有正确价值观和崇高理想指导下的行为养成。

史论结合下的“五字教学法”正是以“思修”课的教学内容、课程特点及培养目标为依据提出的。应用史论结合下“五字教学法”的基本思路如下。

(一)选择恰当的史论结合法

应用史论结合下的“五字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怎样做到史论结合。要想做到讲解史实立足理论,理论分析不离史实,就要能够根据具体知识内容选择恰当的史论结合方法。目前较常用的史论结合法有实例论证法、分析综合法、时代启迪法[1],见图一。

图1常用的史论结合教学法

1.实例论证法是指用具体史实论证理论观点的一种史论结合方法;比如,在学习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中国精神时就可以采用实例论证法,用一件件历史事实和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展现我们的民族精神和中国精神。

2.时代启迪法是指通过对某一历史时期的学习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指导当前社会实践和展望未来的一种史论结合方法;比如,对为什么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可以采用时代启迪法进行教学,从一段历史时期的讲解分析,展现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促使人民努力奋进、开创美好未来的精神基石。

3.分析综合法包括分析、综合两部分,即首先通过分析得出史实的本质特征,再通过综合概括不同史实中的普遍性特征的一种史论结合教学法。在采用分析综合法时要注意把握正确的思维出发点,要坚持历史唯物论、历史辩证法、历史认识论等正确的出发点。比如,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学习就可以从历史认识论的思维出发点采用分析综合法进行教学。

在思政课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其中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史论结合法开展教学。比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信仰时就可以采用实例论证法,通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一次次成功结合论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发展性;在讲授发扬民族精神、中国精神时就可以采用实例论证法、时代启迪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

(二)“五字教学法”释义

“五字教学法”主要内容是“简、实、新、理、情”五个字。其中,“简”指重点突出、简明扼要,调查学生所思所想,结合教学重难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讲授。“实”指实事求是、寓论于史,一方面要尊重历史,勇于面对历史的错误教训,让学生全面真实的了解历史,不可为了美化而删减历史事件、以偏概全;另一方面要严格把握历史事件与理论知识的契合,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新”指联系实际、温故知新,结合历史的教学法也终是为了指导当前的社会实践,因此,最后要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做到温故知新。“理”指史论结合、以理服人,当前90后和00后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理性大于感性,在教育教学中应先以理服人,再将理性认知升华为感性认知。“情”指声情并茂、以情动人。在教学全过程中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生理上),从而激发其思想的升华(精神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方能达到教学目标。

图2五字教学法图示

(三)选择恰当的史料

在确定了具体的史论结合方法后,还需要完成重中之重的一步---史料的选择。恰当的史料是成功应用史论结合“五字教学法”的关键。因此,思政课教师首先在日常中要注重史料的搜集,广泛涉猎,才能更好的选择。同时,还要注重对历史微观层面的探究,从某个历史事件的纵向、横向分析,力争准确而全面的把握历史事件,才能为课堂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史论结合下“五字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中的应用

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是本专科通用的2018版的新教材,为了适应高职学生的需要,须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将相关教学内容划分为一个个的知识专题,不同的专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思修课大致可划分为五大块:第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梦等);第二是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包括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中国精神及爱国主义;第四是道德;第五是法律。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准备将每一块划分为不同的教学专题,再根据专题知识及教学对象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本文将以“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专题为例介绍史论结合下“五字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一)简:问题导向,明确重难点

思政课做的是改变学生思想的工作,一定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学生关心什么,学生的问题是什么。因此,课前通过问卷星向同学们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汇总学生关心的问题。然后,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所调查的学生实际确定教学重难点。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根据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期来设计教学,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和教学的针对性。

(二)实:实事求是,引入史实

采用实例论证法将有关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所取得的成功进行讲授。在讲授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问题和课程大纲要求有针对性的讲解。

史实讲解可以提前布置给学生,在课堂上由学生分组讲解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中国实际的三次历史飞跃,不完善之处教师进行补充。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性、革命性。从而,使同学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

(三)新:联系实际,启发当下

从历史认识论的角度采用分析综合法分析出三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特征,并通过综合分析,总结出三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普遍规律,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采用时代启迪法,用以上总结的普遍理论规律来指导中国当前实际及未来发展。即在中国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和改革发展攻坚期的内部环境下,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当下困境、指导未来发展?

(四)理:以理服人,增强理性自觉

当代大学生是理性的、正义的热血青年,他们崇尚理性,而又缺乏完善的理性思维。而从史实到分析综合普遍规律的讲授方式在满足同学们理性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分析、思考和综合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和启示所展现出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等理论观点可以增强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自觉。

(五)情:以情动人,激发共鸣

在铁一般的史实证明下,在普遍规律的理论总结下,激发同学们的情感体验和理性认同,使同学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愿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终生。

通过史论结合法除了向同学们讲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科学性及其对中国实践的指导地位,还应鼓励同学们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实际。也就是思修课重中之重的目标,即不仅要有思想观念的修养,还要有行为养成。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外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中去。

四、结语

史论结合的五字教学法针对“思修”课中理论性强的教学内容提供了应用思路和方法论,具有较强可行性。但在具体应用中还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引用史料时要注意避免引史过多,偏离教学重点,确保选史的恰当性,做到“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二是思政课教师要坚持做马克思唯物主义者,在对历史事件和当下社会现实案例进行分析时,要坚持全面、客观、真实,在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的鲜明政治立场下直面社会的阴暗,实事求是的进行分析,引导青年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

“思修”作为一门培养学生高尚思想品德和行为养成的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而史论结合教学法更多的注重理论分析和思想内化,还应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以更好的完成课程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史论马克思主义教学法
宋代《春秋》学对史论体咏史诗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赵建忠《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序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从“工业革命背景”看复习课中的史论结合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