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探讨

2019-10-29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24期
关键词:品管圈母乳喂养母婴

陆 叶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上海 2016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本院分娩的80例住院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产妇均为健康足月分娩,无妊娠合并症,新生儿均健康,无畸形。观察组产妇年龄21~40岁,平均30.16±9.68岁,分娩方式:剖宫产14例,经阴道分娩26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2~40岁,平均31.05±9.01岁,分娩方式:剖宫产15例,经阴道分娩25例。两组产妇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产后护理措施,包括产后切口护理、阴道出血监测、新生儿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专项品管圈活动,如下。

1.2.1 建立专项品管圈

由妇产科护士长,择取专科护理人员成立品管圈,组内讨论后确定圈名为“阳光母婴圈”,并讨论确定活动主题为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小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确定母乳喂养的干预措施,并总结为完整的干预流程,投入临床护理中。

1.2.2 活动措施

产妇分娩前开始母乳喂养宣教,产后0.5 h内协助完成早期吮吸,促进泌乳;产后指导产妇进行乳房按摩,促进泌乳;协助产妇完成哺乳,并学会正确喂养姿势和方法;讲解母婴喂养的优势,坚定产妇母乳喂养信心。

1.3 观察指标

产妇离院前,统计产妇是否完成纯母乳喂养及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纯奶粉喂养的情况。产后42 d访视后,再次统计两组产妇喂养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P<0.05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住院期间及产后42 d,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及产后42 d,观察组混合喂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住院期间及产后42 d母乳喂养情况统计(n=40)

3 结 果

品管圈是一种科学化的团队管理模式,通过自发的组成小团队,充分发挥组员的主动能动性,合理分工,共同达到既定的工作目标[2]。近年来,品管圈活动开始应用于临床领域,并获得了较好的实践问题,有必要将其融入妇产科领域,从而进一步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高母婴保健水平[3]。

产后住院期间是母婴保健干预的黄金时间,也是养成纯母乳喂养习惯的重要时机,因而应探索相关护理干预措施[4]。本院积极总结品管圈活动的实施理念,针对母乳喂养编制了一套品管圈活动模式,临床实践研究发现,住院期间及产后42 d,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67.50%、75.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5.00%、47.50%),且住院期间及产后42 d,观察组混合喂养率(30.00%、22.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7.50%、4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品管圈活动切实提高了产后母乳喂养率,有利于产妇出院后坚持完成纯母乳喂养,有利于保障母婴健康。

综上所述,产妇住院期间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母乳喂养干预,可有效提升产妇纯母乳喂养率,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品管圈母乳喂养母婴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