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填纱治疗分娩后大出血的效果对比分析

2019-10-29刘四海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24期
关键词:纱条宫腔出血量

刘四海

(泗阳县中医院妇产科,江苏 宿迁 223700)

分娩后大出血是产妇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常发生于剖宫产分娩产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胎儿健康。宫腔填纱是应用时间较长,较为保守的治疗方法,治疗机制是通过纱条压迫患者宫腔出血点进行快速止血,为接下来的治疗做好准备。本研究通过对本院治疗的分娩后大出血案例进行研究,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4月收治的30例分娩后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6.8±6.7)岁,平均孕周(38.9±9.1)周,平均出血量(1420±330)mL,孕次1~3次,初产次9例,经产次6例;实验组平均年龄(26.6±6.8)岁,平均孕周(39.1±9.2)周,平均出血量(1410±340)mL,孕次1~3次,初产次10例,经产次5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学标准,且患者家属已签署同意书。患者均确诊为产后大出血,已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子宫血管损伤、恶性肿瘤、器官疾病、活动性出血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经静脉给与抗生素。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止血,包括:产妇分娩后肌肉注射缩宫素(国药准字:H34022979)10 U,同时给与欣母沛(国药准字:H20120388);对患者子宫进行按摩和缝合止血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以上前提下进行宫腔填纱止血治疗:①产妇分娩后,舌下含0.4 mg米索前列醇 (国药准字:H20000668)进行止血治疗。

②清理患者子宫腔,准备好灭菌纱条,纱条长度1~1.5m,宽4~6 cm,厚度为4层,纱条缝合采用7号丝线。

③使患者处于平卧状态,对其会阴部、阴道以及宫腔进行消毒;先进行子宫上端填塞,用卵圆钳夹住纱条一端,经宫颈口塞入宫腔,(剖宫产术中直接从子宫下段切口处)从宫腔底部折叠纱条填塞至子宫下段切口,尾端留出5 cm左右纱布经宫颈口放入阴道,并更换卵圆钳再进行子宫下段填塞,方法同上,在两条纱布汇合后剪断长度多余的部分,并用线缝合纱条,操作过程保证动作轻柔,按照顺序填塞,保护宫颈、子宫内壁和子宫切口,且不能出现死腔。

④2小时后如果患者无出血发生进行切口缝合,并实时观测患者生命体征、活动性出血量以及尿量。

⑤术后患者身体无异常,给患者服用米索前列醇药物0.4 mg,间隔4 h给药1次,根据患者宫缩适量增加次数;

⑥术后1~2天后,缓慢将宫腔内填塞的纱条取出,记录纱布数量防止遗漏,并对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1]。

1.3 指标观察

①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2 h和24 h的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

②比较两组产妇止血效果。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数×100%。

显效:患者术后子宫可以正常收缩,无阴道出血等症状,生命体征和尿量正常;有效:患者术后子宫收缩情况改善,阴道出血减少,生命体征和尿量趋于正常;无效:患者术后子宫无法正常收缩,阴道出血较多,生命体征和尿量异常,出现心率过快、低血压等症状。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检验结果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比较,技术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出血量和住院时间

实验组患者在通过宫腔填纱止血后,产后2 h以及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止血疗效

实验组患者的止血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产妇分娩后极易出现产后大出血,尤其是剖宫产患者发生率较高。产后大出血是指在产妇产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达到500 mL以上,剖宫产者达到1000 mL,由于出血量过大极易造成产妇死亡。产后出血的最终治疗方法是子宫切除,但是由于子宫不仅有生育作用,还有内分泌功能,对女性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从产妇的身体健康角度出发,采取安全有效快速的保守治疗是临床提倡的治疗方向[2]。

表1 两组患者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对比

表1 两组患者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对比

组别 n 产后2 h出血量(ml) 产后24 h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实验组 15 59.88±32.65 118.42±35.16 7.2±1.8对照组 15 115.67±85.72 249.33±98.82 11.4±2.8 t 2.356 4.834 4.887 P 0.026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对比[n(%)]

本研究通过对患者采用宫腔填纱治疗分娩后大出血,实验组患者产后2 h和24 h平均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患者止血有效率达到了93.3%,显著高于对照组5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产后大出血的治疗过程中,宫腔填纱是技术较为成熟的止血方法,能够迅速止血,且操作简单,能够为抢救产妇争取时间,且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服用的米索前列醇是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E1的衍生物,能够增加子宫收缩,改善子宫内膜细胞通透性,使游离钙离子提高,从而提高子宫内压,进行有效止血[3]。另一方面,米索前列醇能够增加孕妇体内缩宫素的分泌,加强子宫的收缩能力,促进孕妇预后恢复。宫腔填纱在米索前列醇的配合下止血效果更具有持久性,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止血方法安全性较低,容易造成止血无效而使产妇发生生命危险。

综上所述,宫腔填纱治疗分娩后大出血尤其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操作方便,尤其对基层妇产科,及时转诊提供机会,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纱条宫腔出血量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牵伸对纱条条干不匀影响的模拟研究
纱条中纤维排列状态与纱条不匀的关系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细辛纱条在痔疮术后换药的应用
双极电凝联合五黄油纱条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的效果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预防宫腔粘连1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