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个维度入手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

2019-10-28李迅

人民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师

李迅

义务教育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在举国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如宣言书,宣告我国义务教育已从重规模重覆盖向求质量、求内涵过渡;宣告义务教育回归人的起点、人的可能、人的需求、人的全面发展;宣告儿童的新未来,生活与学习的新联系,政府的新责任,学校的新使命,教师的新角色。《意见》全方位、立体地告诉人们,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四大关键因素是“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怎么看”,如何全面提升義务教育质量,需要从三个维度入手。

一、入德之门,修身为本

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一般在6-15岁。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个阶段正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转变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半幼稚与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冲动性等各种矛盾交织。教育应遵循这个年龄段的心理发展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意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应突出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广泛开展先进典型、英雄模范学习宣传活动。健全创作激励与宣传推介机制,提供寓教于乐的优秀儿童文化精品。英雄故事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更能达到教育的效果,让学生一辈子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在自述《我的文学情缘》中提到,自己五六岁时,母亲在中央党校工作,途经一家新华书店。“我偷懒不想走路,母亲就背着我,到那儿买岳飞的小人书。”买回来之后,母亲就给习近平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说,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我母亲说,是疼,但心里铭记住了。”“精忠报国”四个字,习近平总书记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成为一生追求的目标。我们的小学初中课文中曾有岳飞、李广、文天祥、杨家将等古代爱国志士的动人传说,也有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邱少云、罗盛教、黄继光等现代英雄人物的感人故事,还有林觉民《与妻书》等惊天地泣鬼神的文章。这些永垂不朽的人物在学生内心刻下了深深的印迹,使一代又一代的新中国儿童成长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栋梁之材,为新中国的发展作出突出业绩,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入德之门”源于《大学》,指初学者进入道德的门径。《曾国藩全集·日记三》道出了他的修为之道:“大抵人常怀愧对之意,便是载福之器、入德之门。”《周易》亦云:蒙以养正,圣功也(从小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孩子的善心、善言、善行,打好德行的根基,这是世间最伟大的功业)。由此可见,德之重要。

贯彻落实《意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我们应着力做好五件事:一是铭记英雄事迹,以听故事、看图书、观影视等形式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播撒正义、勇敢的种子;二是缅怀先烈,以祭奠烈士纪念碑、清明祭扫烈士墓、网上给先烈献花等形式让学生受到灵魂的洗礼,使他们不忘先烈,继承革命传统;三是切身体悟,福建有许多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如红军长征出发地、红色交通线、松毛岭战场等,学生通过实地体验,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的真谛;四是感受国家发展,通过影视作品、时事新闻、实地参观、劳模报告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共和国欣欣向荣的景象,激发学生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五是展望未来蓝图,向学生介绍我国“三步走”的战略,向他们描绘祖国未来的美好蓝图,同时让他们知晓我国与最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激发潜能。正所谓:共和国的强盛奠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少年强则中国强。

二、健康第一,固本行动

谁都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但又有多少人真正践行“健康第一”的理念。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2018年度报告》显示,学生的各项身体健康指标不容乐观。

《意见》旗帜鲜明地强调体育的重要性,同时指出要“科学安排体育课运动负荷,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这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求学校根据每个学生的体质体能、运动素质等各项现有指标,科学地提出其最近运动发展区,并有针对性地制订计划,科学安排适合的训练内容,指导正确的训练方法,再阶段性地进行测试或自我测试,以监测学生身体运动素质的发展。目前,学校也许并不缺也有能力购买这些监测体能的设备,而且这些设备功能完善便于使用。但要根据监测结果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方法,教师队伍亟待加强,更为重要的是,教育管理者对待学生体能素质的态度需要端正。

2013年,我在福州一中当校长。一位体育老师走进我的办公室对我说,我们的体育课程这样安排是错误的。我当即表示愿意洗耳恭听。这位体育老师叫陈修敏,他提出学校体育课目前采用兴趣选项,学生喜欢足球就选足球课,喜欢排球就选排球课。事实上,喜欢足球的学生通常腿脚肌肉较发达,上肢却未必能得到有效锻炼,长此以往只会让发达的部位更发达,不发达的部位更缺乏锻炼。陈修敏老师的一番话,令我茅塞顿开,迅速组织教师一起研究,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相应的行动。犹如梭罗在《瓦尔登湖》的一句话:为何有些人步伐与众不同?因为他们听见了远方的鼓声。

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才是提高学生体能的关键,也正是《意见》所要求的。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全面的身体素养,更要结合实际情况发展特色体育项目。比如著名的伊顿墙球,就是英国伊顿公学的特色体育项目。这或许是伊顿独创的最有名也最怪诞的比赛:有点儿像足球和橄榄球的混合。球员要将球尽量送入对方底线,进入得分区后,将球踢向对方守护的“墙头”,可得一分,此外还有另一种规则,双方可以通过将球投向对方指定的目标得允比如两个目标分别是场地一头通往花园的小门和场地另一头的一棵树。比赛的难度在于“球员”的身体不得离开那堵墙,所有的推、挤、争、抢都必须紧贴在墙上进行。比赛一开始就变成了混战,要想摸到球简直比登天还难,因此有人说这是世上最难得分的运动。墙球早已成为伊顿的一个文化符号,与其说重视比赛的结果,不如说参赛者更享受比赛的过程。这种极似“小时候不懂踢球的一群人挤在一起踢”的运动,有一种属于体育的纯粹的疯狂,你就不难理解打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公爵的那句话:“滑铁卢战役取胜于伊顿公学的运动场上。”福建的学校也正在打造富有自身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期待百花齐放的到来。

今年初召开的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会议,现场观摩了视力保护课、心肺复苏急救课、动作教学课(利用动作比对技术让学生明白自己运动动作的问题所在),还解读了《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意见》,介绍了运动改变大脑的理论与实践。通过这次会议,再一次号召福建全社会进一步树立“福建教育,健康第一”理念并要为此不懈努力。

体育教育的本质也是人格教育,如同一个军人的形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刚强的标志。期待年轻的母亲多在朋友圈里晒晒孩子运动的照片,这将是国家的进步。

三、美丽乡村,书声琅琅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到贵州省遵义市花茂村考察,在该村白泥组的党员群众之家门口,看到几个孩子在打乒乓球。习近平总书记上前观看,还与小朋友亲切交流。问孩子们学校离家远不远、放学怎么回家。当听到孩子们说,只有一公里的路,走十多分钟就到家了时,总书记微笑着点点头。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关心偏远地区儿童上学远不远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要想方设法,把优质教育送到老百姓家门口。

《意见》在加强乡村教育上,用了较大篇幅来阐述具体措施。如增加农村教师培训机会,加强紧缺学科教师培训,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建立学区(乡镇)内教师走教制度等。进一步实施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和“银龄讲学计划”,落实乡村教师乡镇工作补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活补助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对在乡村有教学任务的教师给予交通补助。加强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加大校长特别是乡村学校校长的培训力度,发挥优质学校示范辐射作用,完善强校带弱校、城乡对口支援等办学机制,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重点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打造“乡村温馨校园”,免费为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学校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等。这些举措正是农村学校所急需的,有了乡村教育的振兴,才能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曾深入近百所乡村海岛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为坚守在那里的老师而感动,为那里可爱的孩子而感动,也写下了《美丽乡村不能没有读书声》《一个人就是_支队伍》《给我一双翅膀》等文章,更感到全面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紧迫性。

为全面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2018年福建省试点推进示范性建设学校帮扶农村学校提升质量计划正式启动。借助网络平台,根据需求远程适时教学。这是示范校教师在了解了受助校学生状态后进行的远程教学,可与受助校教师充分互动,效果良好。集体备课、线下交流促进思想碰撞,情感更加融洽。比如在厦门二中教师的辅导下,长汀新桥学校许老师用iPad为学生上英语课,孩子们学得非常开心,现在许多孩子都敢开口说英语了。新桥学校举办英语演讲比赛,参赛的孩子自信满满,口语表达越来越好。着力提升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正是《意见》所强调的。

2018年,福建对全省所有县区义务教育质量实施监测,根据监测情况选择教育质量较薄弱的三个老区试点县进行监测应用指导工作,由省市两级教研专家组成团队深入老区县。团队对监测报告进行了认真解读,深入分析影响该县教育质量的相关因素,从学业表现、公平情况、学业负担状况、情感态度和师生关系等五个方面,引导试点县教育管理者和校长、教师读懂监测报告。其中还重点分析了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师生关系等影响教育质量的三个关键因素,引导试点县领导高度重视师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互动,积极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创设适合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课堂,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同时,帮助当地教研员和教师理解本地存在的教学问题,有效引导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提高学科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这一举措受到老区试点县师生的热烈欢迎,福建省将按计划稳妥扩大试点县,最终达到全覆盖,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调研时再次强调:“主要看实效,文件关键在执行。要强化法规制度執行,不能打折扣,防止文件发了之后,却都挂在墙上、堆在档案柜里。”期待《意见》各条款能早日落实于行动,惠及千家万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系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

责任编辑 钱丽欣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学校推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