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谭嗣同故居:历史与现实的交错

2019-10-28杨林伟

华声 2019年9期
关键词:谭嗣同故居大夫

杨林伟

身处闹市的谭嗣同故居坐西南朝东北,砖木结构,二进院布局,东侧有园囿,前栋临街,面阔5间,进深2间,二层硬山顶。中堂与后堂之间有一过亭,歇山顶,封火山墙,盖小青瓦。现存建筑面积762平方米,通高8米,共有大小房舍24间,保存基本完整。

谭嗣同故居又称大夫第

谭嗣同的祖辈多以教读为生,祖父谭学琴曾任过县吏,生有四子,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排行第三,谭继洵于咸丰九年(1859年)考取进士,在京为官。不久在浏阳买下了原属周姓的祠堂,作为私第。经过几番修建,成为现存庭院式民宅建筑,谭继洵任湖北巡抚时,因其官位显赫,奉皇上旨令,赦封为“大夫第官邸”,简称大夫第。

大夫第系典型的江南庭院式民宅建筑,布局严谨,富丽堂皇,雕梁画栋,其工艺之精美,主要体现在木雕上,屋顶的每一根梁架、每一个斗拱以及雀替,均有雕饰图案,且线条流畅。正厅屏门,也是雕刻技术的杰作。每扇屏门上面部分采用双面雕刻的手法镂空而成,通风采光适合湖南潮湿的气候。过亭上方有长棱形六角藻井,两厢配置亭榭、阁楼。镶嵌在风火山墙上的堆塑造型,非常新颖,每朵花饰栩栩如生。宅子的格门、花窗的工艺雕刻,配上布局嚴谨、高大宽敞的厅院,在南方地区都是罕见的。

谭嗣同的住房在五间西房的北套间,自题为“莽苍苍斋”。其许多诗文、信札都在这里写成。莽苍苍斋原有一幅谭嗣同自书的门联:上联是“家无儋石”,下联是“气雄万夫”。后改上联为“视尔梦梦,天胡此醉”,改下联为“于时处处,人亦有言”。里院北屋是维新志士开会的地方。

谭氏后人在故居开设过“花园旅社”

谭嗣同牺牲后,谭氏家族开始衰落,大夫第面积逐渐缩小,到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前栋门楼改成铺面。1944年,日军进驻浏阳,谭氏后人为了保护房舍,在此开设了“花园旅社”,因此,故居免遭洗劫。解放后,这里一直留住12户居民,到1996年1 1月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才正式搬迁。目前“大夫第”在国家文物局、省、市领导及有关部门支持下,已经得到全面修缮。

“旧貌换新貌”

为迎接2015年3月10日谭嗣同诞辰150周年,谭嗣同故居在2014年末第二次完成改造。

此次改造的内容主要包括谭嗣同故居东南侧的小广场,谭嗣同铜像的位置改为面向北正路。

2018年10月,谭嗣同故居启动了第三次维修保护工程。“谭嗣同故居及谭嗣同纪念馆修缮工程比较大,屋面小青瓦拆下重新修缮复原,房顶进行了拆卸更换,橼子全部替换;墙面封火山墙的小青砖亦恢复了历史原貌;地面与墙头堆塑亦参照历史照片恢复了原有面貌。谭嗣同墓除了维修拜祭台及墓围外,还另外增加了石护栏……”谭嗣同故居及墓祠保护修缮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维修保护工程是自1998年来的第一次大修,主体、院落、围墙、排水、堆塑等皆参照历史照片,按照原有风貌进行修缮,在文物形制、结构、材料、施工工艺上做到了“文物维修四保存”的原则。

>>链接

谭嗣同烈士纪念馆

谭嗣同烈士纪念馆亦称谭嗣同祠,位于浏阳市才常路89号,距谭嗣同故居约600多米。1983年,前厅、过亭、后厅进行了全面修缮后对外开放。1996年元月,谭嗣同祠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湖南省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谭嗣同祠始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坐北朝南,二栋一亭,属清末民初的典型祠宇式建筑,祠宇内的木雕、格扇挂落、月梁、藻井、砖窗、卷棚、油漆、彩画、石作等均制作精细,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观赏价值和科学价值。

谭嗣同祠大门拼钉几何图案竹片,上部女儿墙由两端向中收缩成三角形西式状,下部左右镶嵌祁阳石标志、说明牌两块,祠门额上嵌“谭烈士专祠”汉白玉石碑,阴刻楷书金饰。

经庭院拾三级台阶进入中厅,前檐饰卷棚,几何图案挂落与格门,厅内立花岗石方柱6根,上部抬粱式构架,前部饰卷棚设月粱,满置楼袱楼板,正上方悬挂梁启超先生题写的“民国先觉”牌匾,匾下原挂谭嗣同油画遗像(1983年),1998年置换为谭嗣同铜质头像一尊。前厅与过亭由16页格扇间断,过亭由四根花岗石方柱支撑整个建筑,左右各设天井,亭顶正中设六边形藻井,下饰卷棚,上置粱枋一根,书“谭遗远堂自建,民国二年秋月”建祠题记。藻井下左、右、前三方制安玻璃窗页采光,地面铺青方砖(残损严重),天井底部全部铺扁卵石。

拾二级台阶入后厅,后厅由四根木柱支撑上部招梁式木构架,前部两木柱与过亭石柱以月梁连接。后厅前阶檐设格扇门14页,上安装玻璃与挂落等,厅内后部木枋与砖墙连接,上满置楼袱楼板。厅正中处置放“谭嗣同烈士牌位”的神龛,雕龙刻花,制作十分精细,“文革”时遭毁。祠内原有唐才常、康有为书赠挽联及谭嗣同遗像,亦在“文革”时被毁。

谭祠自修建以来,瞻仰凭吊的文人志士及国内外友人纷至沓来。祠内陈列了谭嗣同生平事迹展览,由文管所配备专职人员讲解。

谭嗣同的救亡图存、维新变法、追求真理、敢为人先、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谭嗣同墓地

谭嗣同墓

谭嗣同墓位于浏阳河中游南区的牛石乡(现为浏阳市荷花办事处)翟水村(现改名谭嗣同村)石山下,墓地距浏阳市区8公里,南距云桥约1.5公里,距荷花办事处3.6公里,西300米有浏醴铁路。1904年6月,自县城迁葬于此。占地面积约160平方米。墓呈半圆形,小圆扁卵石铺盖冢顶,三面立石柱,青石板圆围。前有拜台,两侧护围,成八字状。后立墓碑三通,祁阳石质,主碑刻楷书碑文:“清故中宪大夫谭公复生府君之墓”,高2米,宽07米。墓地前方有石马、石虎各一,华表一对,镌刻联语:“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

资料来源:浏阳网、“掌上长沙”等

猜你喜欢

谭嗣同故居大夫
大海里的“鱼大夫”
卫立煌故居
邬大夫就诊记
魂兮归来返故居
论谭嗣同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间接性失忆
谭嗣同殉难百年祭
两代帝师归寥落——翁同龢故居
谭嗣同男女平等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