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脸的恐惧

2019-10-28杨智杰

中国新闻周刊 2019年38期
关键词:热潮人脸人脸识别

杨智杰

今年7月的一天,朋友圈突然被很多朋友的“老年照”刷屏,一搜索,国内外的明星都纷纷在社交网站上传自己儿时或者年老的图片。我也赶紧下载这个引起热潮的Faceapp体验了一把。但这股从美国刮来的热潮很快在当地受到激烈的反弹和抵制,有声音指责该软件侵犯用户的隐私。

一个月后,热闹场景在国内重复上演,主角换成了叫做“ZAO”的软件,众人狂欢之后,剧情反转,人们惊骇自己在娱乐的同时,竟免费且永久出让了人脸的使用权。同时,利用人脸识别课堂监控进行的事情也在网上发酵,引发众人对教育价值观的声讨。

欧美国家对人脸识别技术很早就开始警惕。比如,一位欧洲科学家听闻中国某会议必须要刷脸进场,愤然拒绝出席此会议。而此前国内的大多数新闻中,对这一技术总是呈现猎奇甚至鼓励的态度:“某地铁站有望实现刷脸进站”“逃犯听演唱会落网,人脸识别技术立大功”的新聞标题很常见。

三个月前,我在做国内人脸识别产业的报道,采访了业内的明星公司和投资人,听他们谈论国内这个相对成熟的技术如何领先世界、如何贴合行业让人们的生活更安全和便捷。此次集中爆发争议后,我感到自己的后知后觉,并且后怕:我们是否对技术太过信任?虽然科技公司声称会保护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但是总有人脸数据泄露或人脸解锁被破解的新闻。

脸不再只是一张脸那么简单,它被转换成数据和个人信息绑定在一起,伴随技术落地的趋势被赋予更多意义和价值。更让人担忧的是,国内对人们生物特征的保护,在法律方面还是空白。

一位采访对象称:“目前法律不健全的情况下,如果技术广泛应用,走得过快,而法律滞后,这是有问题的。”当这一技术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是否到了思考其使用边界,并在法律上更好规范它的时刻?

封面反馈

@VIOLET:南开大学是我身边不少学子梦想中的学校。虽然“虹吸效应”让他们培养的部分人才离开了天津,但优良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校风依然体现着她的实力。希望大家能看到这所百年名校对中国教育所做的一切努力。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猜你喜欢

热潮人脸人脸识别
津巴布韦学生中的汉语热
玻璃窗上的人脸
人脸识别的“国标”来了
中科视拓开放商业版本人脸识别算法
行诚则灵
智力考场:有趣的图片测试
荣耀畅玩7C:人脸识别
辽宁舰
“领家系”可爱脸VS“高冷系”美人脸
“人脸识别”人工智能测谎仪研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