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群体归属感的小城镇建设调查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

2019-10-28王维董莉莉苟寒梅

重庆建筑 2019年10期
关键词:归属感小城镇群体

王维,董莉莉,苟寒梅

(1重庆交通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重庆 400074;2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0070)

0 引言

小城镇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向着多种产业并存的现代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它位于城乡之间,地位特殊[1].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既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举措.小城镇正是这其中带动农村、连接城市的纽带,是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最大潜力.

因此,为了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国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强调城镇化发展应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2].然而,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通常把小城镇的建设主要看作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往往忽视了居民群体的精神建设,从而不能形成小城镇人口的集聚,并最终阻碍了小城镇的发展和进步.

群体归属感是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是群体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张宋彦等人[3]认为居民归属感的培育是社会和谐的前提;盛维华等人[4]指出居民的归属感与"地缘"相关,能够避免居民出现被"边缘化"的失落感;刘于琪等人[5]提出居民的归属感越强,就越可能建立长期稳定的邻里关系,并积极投入社区事务之中.

因此,小城镇居民群体归属感的建立能够在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同时,充分发挥主动"引人"和"留人"的作用,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6].

本文选取重庆市不同类型的小城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方法,针对小城镇的居民群体归属感建立进行梳理与分析,旨在寻找出提升小城镇内聚力,引导小城镇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合理路径.

1 研究实施基本情况

1.1 研究实施地点

依托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的全国小城镇详细调查工作,选择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市作为研究地点.重庆市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贫困集中地区并存、二元结构明显的直辖市,小城镇星落棋布于大农村中;并且重庆地区地形条件复杂,是典型的高密度山地城市,在小城镇建设中具有复杂性.因此,这一研究地点具有焦点代表性.

选取具有地域文化优势的合川区古楼镇、秀山县洪安镇、酉阳县龚滩镇,具有现代制造业与农业优势的璧山区河边镇、丰都县双路镇、铜梁区水口镇,具有工业优势的南川区南平镇、万州区天城镇、巫溪县白鹿镇,具有乡村旅游优势的黔江区小南海镇、武隆县仙女山镇、江津区四面山镇作为具体地点(图1),四种不同类型的十二个小城镇各具特色,体现了类型的普遍性与多样性.

1.2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图1 研究实施地点

主要选择小城镇常住居民作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随机抽选的方式,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200份,有效问卷1093份,有效率为91.08%,被调查者中女性占56.5%,男性占43.5%,18岁以下的占10.2%,18至30岁的占12.8%,31至45岁的占20.7%,46至60岁的占25.4%,60岁以上的占30.9%.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小学及以下的人数占总体的47%,初中的占35.7%,高中的占10.3%,大学(包括大专)占7%.在职业方面,机关事业单位上班占7.9%,企业上班占11.3%,经商(做生意)占16.7%,非企业务工(或打零工)占33.6%,务农占11.2%,学生占4%,无业人员占5.6%,退休占5%,其他占4.7%.从样本整体情况来看(表1),调查对象的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都基本符合重庆市小城镇居民的总体情况,所以此样本具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

表1 研究对象整体情况

1.3 问卷设计

群体归属感无法直接观察,而是通过人们日常生活的看法、行为、态度表现出来,想要对它们进行直接量化很难[7].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小城镇居民群体归属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因此问卷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它能通过一组问题反映人们对于群体的认同度以及行为倾向程度,进而对居民的群体归属感进行测量.

群体归属感是群体凝聚力的源泉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群体整合性与稳定性的重要测度标准.其强弱程度主要体现在群体成员对自己群体身份的认同度、群体成员对群体目标和群体价值规范的认同接纳度以及群体成员与其它成员的交往关联密切度等方面,其中最基本也是最显著与最主要的表现在于群体成员对其群体身份的认同、依恋及满意程度.

参考其他相关研究设计,本文将影响居民群体归属感的自变量因素划分为邻里关系、组织建设、文化建设、群众参与度、群众满意度五个方面[8].首先,根据问题"您对您所在的城镇有群体归属感吗?"对小城镇居民群体归属感的整体感知度进行测量.在邻里关系方面,通过问题"您与住区附近的邻居能否和睦相处?"以及问题"您认识多少住区附近的邻居"来测量;在组织建设方面,通过问题"您是否了解居委会的工作职能"、"您与居委会的来往频率"以及"您在遇到困难时是否会向居委会求助"来测量;在文化建设方面,通过问题"您多久去一次社区图书馆等文化场所阅读报刊书籍","您认为小城镇是否有举办文化活动的必要性"以及"您认为小城镇发展是否应该具有文化特色"来测量;在群众参与度方面,可以从政治参与(村镇干部选举)、经济参与(政府财政透明度)、文化参与(教育文化活动)、社会参与(环保志愿活动)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而在群众满意度方面,让居民采用五分制对自己所居住城镇的生活、服务、经济发展相关方面的满意度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产业发展、就业机会、公共服务、住房条件、基础设施、自然生态、邻里氛围、交通出行、城镇风貌等方面.

1.4 问卷的信效度

1.4.1 问卷的信度

信度是检验问卷数据一致性或稳定性的程度,反应了各个题目是否测量了相同的内容或特质.因此,在对数据进行信度检验时,采用了内部一致性的方法,以克朗巴哈的α系数为标准[9],通过SPSS22.0得出信度的检验结果(表2).

表2 可靠性统计资料

通过表2可知:克朗巴哈的α系数为0.874,高于0.8(大多数文献中采用0.8为标准来进行信度的检验),说明问卷中的各个题项之间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符合要求.

1.4.2 问卷的效度

效度主要用于衡量测量的正确性,主要包括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内容效度主要反映的是量表中各项内容符合主题的程度[10].本次问卷借鉴以往的研究和调查,并针对小城镇居民这一研究对象加以修改,且经过了预调查阶段,所以问卷涉及的各项内容均符合要求.

结构效度用于检验所调查到的数据是否能够度量出想要度量的变量.本次采用KMO样本充分性测度和巴特莱特球体检验来判断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并在SPSS中对量表的各变量进行KMO值和Barlett球形检验(表3).

表3 KMO与Bartlett检验

从表3可知,问卷的KMO值为0.760>0.7,说明小城镇居民群体归属感各维度间测量项的相关性较强,巴特莱特球形检验值为0.000,小于0.01,达到显著性水平,因此适合做因子分析.

结构效度的检验通常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采用最大方差法对因子进行旋转,经过10次迭代后收敛.

从表4、表5中可知,旋转后抽取了特征值大于1的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1.775%,并且问卷中的各项在各个公因子上的载荷值均大于0.5.统计结果表明,问卷划分结构与检验结果一致,因此,25项指标均被保留.

表4 解释的总方差

表5 旋转元件矩阵a

综上所述,本次问卷的构建通过了信度和效度检验.

2 小城镇建设调研分析

2.1 小城镇居民群体归属感状况

在问题"您对您所在的城镇有群体归属感吗?"的选项中,有23.3%的居民选择了"有",有44.5%的居民选择了"没有",还有32.2%的居民选择了"不知道"(图2).数据表明,被调查的小城镇中其居民群体归属感缺失率较高.但由于小城镇中每个居民的情况不尽相同,使得他们在群体归属感的感知上也具有明显差异.

图2 受访居民群体归属感的感知度

在表示具有群体归属感的居民中:18岁以下的占6.5%,18至30岁的占8.3%,31至45岁的占24.8%,46至60岁以上的占40.2%,60岁以上的占20.2%(图3);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居民占36.4%,初中的占30.7%,高中的占24.2%,大学(包括大专)的占8.7%(图4);在机关事业单位上班的占22.6%,企业上班的占16.8%,经商做生意的占19.1%,打零工的占4.6%,务农的占18.2%,学生占3.1%,无业人员占4.7%,退休人员及其他占10.9%(图5).

图3 居民年龄与群体归属感

图4 居民受教育程度与群体归属感

图5 居民职业与群体归属感

将所有的统计数据先经通过Excel 2007输入,再运用SPSS 22.0 for windows进行年龄、受教育程度与群体归属感感知度强度的相关性分析以及职业与群体归属感感知度强度的差异性分析,可以得到三个方面的结论:第一,从年龄来看,随着居民年龄的增长,其群体归属感感知度越强.但是60岁以上的居民可能由于对"归属感"的意义理解不明,其群体归属感有所下降.另外kendall的tau_b系数为0.167,说明居民的年龄与群体归属感呈现正向相关关系,相关度为0.167(表6);第二,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居民受教育程度提高,归属感逐渐降低,同时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口基数减少,所以递减程度不大(kendall's tau_b=-0.086)(表7);第三,从职业来看,不同职业的居民群体归属感感知度差异 (X2=42.287,df=16,p=0.00<0.05)(表8),工作生活较稳定的群体归属感远远高于其他群体,而学生、无业人员以及非企业务工人员等对未来生活预见性较低的群体归属感较低.

表6 Kendall's tau_b相关系数检验1

表7 Kendall's tau_b相关系数检验2

表8 卡方测试

2.2 邻里关系与群体归属感

邻里关系影响着小城镇居民与其住所附近邻里所发生的互动,即小城镇中个体与群体其他成员之间的关联,同时也会对小城镇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11].

在问卷"您与住区附近的邻居能否和睦相处?"的选项中,84.6%的居民选择了"能",仅有15.4%的居民选择了"不能"(图6);在"您认识多少住区附近的邻居时"的选项中,71.5%的居民选择了"大都认识",还有14.6%的居民选择了"全都认识"(图7);并且,有73.7%的居民表示,在邻居之中他们有3个及以上的朋友(图8).

图6 认识多少住区附近的邻居

图7 与周围邻居能否和睦相处

图8 邻居中的朋友数量

因此,小城镇居民的邻里关系满意度整体较高.与大城市相比,小城镇虽小,但是居民之间交往更加密切,关系更加深厚(图9).邻里之间经常交流、相互帮助的行为能提升小城镇居民的邻里关系,增进居民之间的信任度、依赖感,使居民得到群体归属感上的满足.但是通过与整体调查显示的小城镇居民群体归属感感知度普遍较低的结果相比对,证明邻里关系对小城镇居民群体归属感虽有影响,但与其他因素相比,影响度较低.

图9 小城镇居民之间交往密切

2.3 组织建设与群体归属感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小城镇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社区(村)居民委员会能够加强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联系,居民社区(村)居民委员会的建设在于为小城镇居民排忧解难,实现政府为居民的服务功能[12].

在访谈中,49.3%的居民认为自己对居委会的工作职能并不是很了解,甚至还有30.3%的居民认为并不了解居委会的工作职能 (图10);在问及居民和居委会来往的密切程度时,16.3%的居民表示从来没有和居委会有过来往,40.9%的居民表示偶尔和居委会有来往,27.6%的居民表示较常和居委会来往,还有15.2%的居民表示经常和居委会来往(图11);在遇到困难时,40.2%的居民并没有选择向社区 (村)居委会或者政府求助,还有32.1%的居民并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求助于居委会或政府(图12).

调查数据说明社区(村)居委会与居民之间沟通较少,居民对基层组织的信任不足.从侧面反映了小城镇基层组织建设定位不准,导致了其服务功能的缺失,服务质量不高,没有实现小城镇社区 (村)居委会建立的最终目的.居民在生活中缺乏来自政府和组织的关心,使得其群体归属感较低.

图11 受访居民和社区(村)居委会来往情况

图12 居民遇到困难时是否会向居委会求助

2.4 文化建设与群体归属感

小城镇文化是一个地区地域历史传统、自然环境、精神状态、生产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建筑风格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是小城镇最具魅力的特色和灵魂[13].文化特色作为地方文化精神的历史见证和社会演变的活物体现,不仅可以增强当地居民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同时可以增强其群体归属感.

图13 受访居民去社区图书馆的频率

图14 受访居民对城镇文化发展的认知

问卷中设置问题 "您多久去一次社区图书馆等文化场所阅读报刊书籍",40.6%的居民表示从没去过社区图书馆,33.3%的居民表示偶尔去,18.1%的居民表示较常去,只有8%的居民经常去(图13);而且,极大部分的居民对城镇举办文化活动的必要性和城镇发展是否应该具有文化特色持无所谓的态度,分别占到了52.7%和42.3%(图14).

小城镇居民作为城镇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承者,理应对本土文化有较高的认知.然而,调查显示,居民对文化建设的需求并不明显.这说明,小城镇居民的整体文化素养并没有达到较高水准,他们对地域特色文化理解的不足,与基层组织宣传不到位也有一定关系.居民普遍缺乏城镇文化的共建意识,是群体归属感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2.5 群众参与度与群体归属感

居民的参与意识来源于其对小城镇认同度和归属感,同时,参与度也会反过来影响居民的群体归属感.居民对小城镇的喜爱、满意度越高,则其对小城镇的认同度越高、归属感越强、依恋度越大,就会更加积极地投身到小城镇建设中[14].

调查显示,小城镇居民的政治参与明显多于经济、文化与社会参与,但群众参与度整体较低,调查对象中93.7%的居民表示从没了解过政府财务收支状况,78.2%的居民没有参加过举办的教育文化活动,还有76.8%的居民表示没有参加过环保活动(图15).

图15 群众参与度

表9 小城镇群众满意度调查统计(单位:人次)

2.6群众满意度与群体归属感

调查问卷从小城镇居民生活经历出发,让居民采用五分制对自己所居住城镇的生活、服务、经济发展相关方面的满意度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产业发展、就业机会、公共服务、住房条件、基础设施、自然生态、邻里氛围、交通出行、城镇风貌等方面(表9).

调查数据显示,不同类型的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不同,导致四个不同类型的小城镇的居民,对小城镇的评分在某些方面有相应的差异:具有地域文化优势的小城镇在产业发展和就业机会两个方面的居民评分较低,具有现代农业与制造业优势和具有工业优势的小城镇在自然生态和城镇风貌上得分明显低于其他类型的城镇,而具有乡村旅游优势的城镇在交通出行方面略显劣势.但总体评价普遍不高,即群众满意度一般.

评价所涉及的问题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可以看出许多小城镇居民对自己现状生活不是特别满意 (图16、图17、图18),于是造成了群体归属感低下.

图16 街道空旷,基础设施不足

3 结论与未来发展建议

小城镇居民的群体归属感较低,情况不容乐观.群体归属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邻里关系

来看,情况较为理想,邻里关系有助于小城镇居民群体归属感的提升,但影响程度较低;从组织建设来看,基层组织公共服务与居民需求出现脱节,导致居民群体归属感严重缺失,其服务水平需进一步加强;从文化建设来看,由于小城镇居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并且基层政府与组织宣传力度较小,导致居民地域文化意识淡薄,无法在保护和宣传本土文化的过程中,获得群体归属感,应增强居民文化意识,提升城镇文化内涵,打造城镇特色文化;小城镇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也是影响居民群体归属感的重要因素,因此,应把居民作为城镇建设和发展的主体,使居民真正成为小城镇的主人.

第一,完善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和组织建设,能够加强政府、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联系,促进基层工作效能的提升,切实保障民生.

第二,开展丰富的社区文化活动,提高居民的知识素养和品德修养,让居民在丰富的文化生活中体会到小城镇独有的文化魅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生活氛围,把文化传承保护的理念普及到人群中;打造小城镇地域文化,无论是新建还是对原有村落的保护修建,或是开发村镇传统文化聚落、打造田园旅游景观、建设体验性休闲场所等,都要充分尊重当地居民意愿,保护当地居民利益,吸引他们参与,最终使广大群众受益.

图17 城镇风貌缺乏特色

图18 多数小城镇企业零散,规模较小

第三,小城镇的建设需要居民的支持与参与,应努力提升居民群众参与度,才能让居民把自己当作小城镇中的一份子;同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强化其服务职能,实行简政放权,还权于市场与社会,整合社会服务功能,促进行政服务向社会服务转变,着力解决好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第四,提升群众满意度,应首先优化政府管理方式、完善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在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上深入实践和积极探索.小城镇产业建设应有针对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并通过产业的发展实现人才聚集.如有农副产品优势,则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有水陆便利优势,则发展物流运输业和商贸交通业;有生态环境优势或风景古迹优势,则发展观赏农业或旅游业

群体归属感的培养是一个过程,需要消耗时间和精力.在我国大力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的情况下,如果小城镇发展能够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有利于整个国家的小城镇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小城镇居民群体归属感建设,在物质方面得到提高的同时,在精神方面形成关怀社会的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才能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必将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融入"一带一路"的浪潮之中,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归属感小城镇群体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小城镇远
我国小城镇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