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罗非班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供血的影响

2019-10-25武金程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9年9期
关键词:罗非班高压氧活化

武金程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河南 鹤壁 45803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由脑部供血动脉狭窄、闭塞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1]。AIS病因复杂,致死率、致残率较高。临床治疗目的为降低血黏度、扩张脑血管、恢复堵塞血管血流、挽救缺血半暗带、减轻脑缺血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抗血小板是防止AIS最有效的策略[2]。替罗非班是一种非肽类血小板受体GPⅡb/Ⅲa高选择性拮抗剂,可与血小板受体结合,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黏附,阻止血小板介导的血栓形成[3]。多项研究表明,缺血半暗带是治疗AIS的重要靶点,而高压氧疗法(HBOT)可有效缓解缺血半暗带细胞损伤,促进细胞功能恢复[4]。因此,本研究探讨替罗非班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脑供血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24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征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男35例,女27例;年龄59~82岁,平均年龄(64.28±4.63)岁;病程4.5~12 h,平均病程(6.21±1.42)h。对照组男33例,女29例,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64.89±4.77)岁,病程4~12 h,平均病程(6.15±1.39)h。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5];②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AIS;③发病时间≤12 h;④未接受介入、溶栓、抗凝治疗;⑤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者;②精神疾病者;③免疫性疾病者;④血液系统疾病者;⑤严重心、肺、肝、肾疾病者;⑥有出血性疾病及出血倾向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降颅压、控制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脑神经保护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225;规格:50 mL∶12.5 mg)12.5 mg融入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ivgtt,前30 min 为 0.4 ug/(kg · min), 之 后 为 0.1 ug/(kg ·min),持续108 h。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SHC 2000/5000型高压氧舱治疗,2.0 ATA,纯氧,持续60 min,qd,10 d/疗程,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C20005型经颅多普勒仪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大脑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最大峰值流速(Vs)、血管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②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的空腹外周血5 mL,采用ELISA法测定血小板-P-选择素(P-selectin),采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AgT),采用旋转波球法测定血小板黏附性(PAdT),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CD62p。③采用ELISA法测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及内皮素(ET)-1,采用Green法测定一氧化氮(NO)。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脑血流变化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Vm、Vs水平高于对照组,RI、P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血流变化比较

2.2 两组血小板功能变化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PAdT、PAgT、CD62p、P-selectin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NO、NSE、ET-1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NSE、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血小板功能比较

表3 两组NO、NSE、ET-1水平比较

3 讨论

研究发现,AIS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AIS发展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的血小板活化、高凝状态及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而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常伴随着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6]。因此,早期扩张脑血管、减少血栓扩大、恢复脑血流灌注是治疗AIS的重心。目前,抗凝、溶栓、降纤是治疗AIS的重要手段,其中溶栓最为常用,但溶栓受到治疗时间窗、医疗设备及治疗费用的限制,抗凝抗血栓占据重要的治疗地位。

血栓形成引起的AIS与血小板活化、黏附、聚集密切相关,活化的血小板能够参与脑缺血损伤发生、发展及转归,血小板活化可促使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构象发生变化,增加与纤维蛋白原(Fg)亲和力,引起血小板聚集[7]。替罗非班是非肽类血小板受体GPⅡb/Ⅲa高选择性拮抗剂,可阻断Fg与GPⅡb/Ⅲa受体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1]。AIS发生时,继发性缺氧会导致神经元损伤,若及时恢复氧供,可使缺血半暗区细胞避免死亡。HBOT是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治疗AIS的安全性高的辅助疗法。HBOT可缓解AIS患者的缺血性损害,迅速纠正脑组织缺氧,抢救缺血半暗带,减轻神经功能缺损[2]。

本研究结果中,治疗后观察组Vm、V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RI、P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替罗非班联合HBOT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供血。替罗非班抑制血小板聚集、黏附,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抑制血栓形成,减轻脑血流阻力,提高脑血流速度[8-9]。HBOT可通过激活内源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促进溶栓,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红细胞变形,使其快速通过血管,以达到改善脑供血的目的。

CD62p是存在内皮细胞Weibek-Palade小体和血小板颗粒中的膜蛋白,是反应血小板活化的金标准。P-selectin是血小板活化后α-颗粒释放的最具特征性的血小板活化分子标志物,可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PAdT及PAgT是反映血小板聚集、黏附程度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PAdT、PAgT、CD62p、P-selecti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替罗非班治疗的基础上联合HBOT,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及黏附。

NO与AIS发生、发展密切相关,AIS发生时,NO含量会明显增加,导致局部神经细胞凋亡。NES存在与神经组织及神经内分泌组织中,NSE活性改变与神经损伤所致的许多神经性疾病关系密切。ET-1是迄今为止作用最全的缩血管物质,对维持血管张力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SE、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替罗非班联合HBOT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的脑血管扩张,抑制神经细胞损伤,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HBOT可增强缺血区神经元树突修复能力,抑制星形细胞增殖,减少皱纹神经阻滞可塑性及功能,减少血管基底膜破坏,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增高脑部血氧含量,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保护缺血缺氧脑组织,促进侧枝循环建立,恢复缺血半暗区细胞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替罗非班联合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供血,抑制血小板活化,促进神经功能修复。

猜你喜欢

罗非班高压氧活化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替罗非班规范化给药流程的临床实践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如何积累小学生活化作文素材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