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Ang-Ⅰ、MMP-9、LPO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19-10-25吴红举张新巧任应国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9年9期
关键词:肌电软胶囊生物反馈

吴红举,张新巧,任应国

(南阳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南 南阳 473000)

血管性痴呆(VD)属脑血管病变所致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据相关研究统计,此病发生率在2%左右,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第2大老年性痴呆致病因素[1]。临床主要表现为思维力、生活能力、判断力、记忆力、认知功能等下降[2]。及早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减轻家庭负担均有重要意义[3]。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降胆固醇、抗血小板及降压药物等,但疗效不甚理想。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丁苯酞软胶囊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缺血区微循环及能量代谢[4]。肌电生物反馈可显著促进脑血管疾病患者认知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本研究选取血管性痴呆患者97例,分组探究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Ⅰ(AngⅠ)、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过氧化脂质(LPO)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9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神经病学》中VD的相关诊断标准[5];并行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脑部存在脑梗死病灶。排除因阿尔茨海默病、先天性痴呆、其他神经系统或全身性疾病等因素所致的痴呆者,及肝、心、肾等脏器存在严重病变者、对丁苯酞过敏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9例,女21例,男28例,年龄53~81岁,平均年龄(62.91±6.02)岁;病程8~31个月,平均病程(22.08±4.94)个月。对照组48例,女19例,男29例,年龄54~82岁,平均年龄(63.17±5.58)岁;病程9~32个月,平均病程(21.89±5.03)个月。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降血压、调血脂及改善脑循环等常规处理。对照组口服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99)治疗,0.2 g,ti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器选用国产AM800型神经康复重建仪,模式设置为神经电刺激模式,若患者肌张力较高,则先通过生物反馈训练,降低肌张力,再于靶肌群或靶肌肉上安装反馈电极,于手背侧腕横纹以上5 cm处及小腿外侧以上1/3处分别放置上、下肢正极,于前臂背外侧以上1/3处及外踝以上7 cm处分别放置上、下肢负极,于上、下肢正负极中间位置接地极,刺激强度设置为0~60 mA,频率设置为30~50 Hz,脉冲宽度设置为200 μm,30 min/次,5次/周,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分别采集患者静脉血4 mL,离心处理取上层清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ngⅠ、MMP-9、LPO水平,试剂盒购自于上海逸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②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4 mL,置于肝素抗凝管,应用LBY-N6Compact型血液凝聚仪(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检测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③观察两组患者恶心、皮疹、乏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④疗程结束后统计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1.4 疗效判定标准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分值较入院时升高>20%为治愈;MMSE分值较入院时升高12%~20%为缓解;未达到上述标准则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全文数据分析均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清AngⅠ、MMP-9、LPO水平

治疗前两组血清AngⅠ、MMP-9、LP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AngⅠ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MMP-9、LP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

治疗前两组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20%,对照组为4.1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2 两组血清AngⅠ、MMP-9、LPO水平比较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3 讨论

VD发生机制与脑缺血及氧代谢功能紊乱密切相关,治疗基本原则为有效改善脑部微循环,调节氧代谢。丁苯酞软胶囊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消旋体,具有较强的脂溶性,能够改善缺血性脑损伤、脑部微循环,增加缺血区毛细血管数量,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作用,从而进一步缩小脑梗死面积[6]。此外,丁苯酞软胶囊还可抑制自由基形成,减少谷氨酸释放,改善微血管痉挛、脑能量代谢及血液流变学,帮助软化血管,缓解患者神经功能缺损[7]。肌电生物反馈训练为物理治疗方法之一,工作原理为利用神经康复重建仪检测自主收缩肌肉时的微弱信号,当所检出信号达到设定阈值时,重建仪可自动输出电流,以刺激肌肉,促进其收缩,进而改善肢体功能[8]。

MMP-9为锌离子依赖性蛋白酶家族成员之一,具有降解细胞外基质作用,可诱导受损神经轴突变性及巨噬细胞浸润,与缺血性脑损伤发生密切相关[9]。LPO为衡量机体自由基代谢重要指标之一,不仅可准确反映有无氧自由基生成,且能衡量脂质过氧化程度。LPO水平增高可导致生物膜性状改变,影响DNA信息复制、转录,致使蛋白质功能紊乱,最终导致脑功能及记忆力减退。AngⅠ有助于改善脑梗死附近区域微循环,进而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VD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此外,治疗后治疗组血清AngⅠ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MMP-9、LP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说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VD,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清AngⅠ、MMP-9、LPO水平,减少不良反应。

综上,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VD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清AngⅠ、MMP-9、LPO水平及血液流变学,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肌电软胶囊生物反馈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训练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探讨
妇炎康软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症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对COPD急性发作期老年患者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Ⅲ类错牙合患者的咬合与肌电研究
针刺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及肌电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