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龄化背景下广州市社区智慧养老模式研究

2019-10-24雷梓茵刘红梅陈敏虹朱泽茵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26期
关键词:服务

雷梓茵 刘红梅 陈敏虹 朱泽茵

摘 要:基于广州市居民的实地调查数据,探究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智慧养老模式,论证该模式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社区智慧养老模式是当前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兴产物,也是养老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仍存在相关制度与服务不够完善、项目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建议政府鼓励产业发展,各类企事业单位与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建设,促进大数据、“互联网+”与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深度融合,实现养老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关键词:老龄化社区 智慧养老模式 服务

       一、广州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早在1992年,广州就已成为老龄化社会的城市,是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较早、老龄化程度较高的代表城市。《2017年广州老龄事业发展报告和老年人口数据手册》提到,广州市的老年人口数已经超过160万人,约占户籍人口的18%,其中越秀、海珠、荔湾三区的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目前广州市老龄化在不断地加速,并呈现出老龄化区块化的特点。面对人口老龄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效能不足的弊端日益凸显。而社区智慧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开辟了解决养老难题的新途径。

     二、广州市开展社区智慧养老模式的重要性

社区养老是指以家庭为主体、社区利用现有资源提供专业化服务,为居家的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等社会化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社区养老可以用较小的成本满足不同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但其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缺乏专业化的医疗保健和精神文化等服务。而智慧养老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如果将社区养老和智慧养老进行结合,便形成社区智慧养老模式,“即充分运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将大数据合理利用,在政府的指导下,通过‘互联网+社区智慧养老服务重新整合配置养老服务资源,构建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满足老人物质、精神的双重需求,进一步缓解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质量”。

广州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在国内是较为先进的。如今随着广州市社区养老与互联网接轨,加快了社区智能养老服务模式的改进:“通过建立智慧养老平台,提高便民服务;研发广州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立餐饮服务和食品服务功能和移动应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供需对接,以支撑服务落地;建立平安通运营机構与居家养老服务供应商有效衔接机制,实现线上线下互联的服务模式,提升困难老年人群生活质量”。

基于社区智慧养老模式对老年人养老的重要性,我们开展了本次调查。

     三、老龄化背景下广州市社区智慧养老模式调查

(一)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了实地随机拦截访问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208份,获得有效样本204个,有效率为98.08%。调查对象为广州市居民,调查范围涵盖了广州市下辖的海珠区、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白云区、番禺区、增城区共7个区。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见表1)。

1.性别。调查样本中,女性所占比例(57.35%)明显高于男性(42.65%)。

2.年龄。25岁-45岁的人数比例最高,与广州人口年龄结构基本相符。

3.子女个数。有1个及以下子女的受访者比重最大,共占73.04%。

4.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的受访者最多,占比达33.82%。

5.身份。此次的受访者中老人家属比例最高,为55.39%,老人最少,仅有3.92%。

(二)调查的主要内容分析

调查围绕广州市在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智慧养老模式展开,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居民就医不方便的原因。就医不便是影响养老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达63.73%的人认为老人就医不方便的原因是没有人陪同;其次是行动不便、流程复杂,各占53.92%、50.00%。见表2。

2.居民选择的养老方式。居民在养老方式的选择方面更倾向于社区智慧养老模式,选择这一方式的受访者高达70.59%,而传统家庭养老和传统机构养老分别只占23.53%和5.88%,说明人们对社区智慧养老模式寄予了较大的期望。

3.居民对社区智慧养老模式的认知情况。调查发现,居民对于社区智慧养老模式的了解程度较低。了解和非常了解的居民仅有13.72%;多数人不太了解。

4.社区智慧养老模式的内容。时代在发展,老人的需求也逐渐增多,同时对于养老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最主要的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服务、休闲娱乐和紧急救助,超五成的受访者认为老人的学习培训、心理、社会活动方面、日托服务及亲友联系这些方面也应该纳入社区智慧养老服务范围。由此可见,老人除了生活上的照料,更需要的是家人的关怀和身心的拓展。因此,丰富老人的老年生活,加强老人与子女的联系应当成为当下养老服务业发展注重的一部分。见表3。

5.居民对社区智慧养老模式的接受程度。超九成受访者觉得智能化对生活有帮助,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在养老服务业中得到应用,老人及其家属也深受其益。由于智能化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人们对于社区智慧养老建设的支持度也是较为可观的,其中有57.84%的受访者表示支持,39.22%持观望态度,仅有2.94%的受访者选择了不支持。除此之外,近八成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参加社区智慧养老服务设备的培训,若加强推广与宣传,社区智慧养老模式的发展前景会更广阔。而对于社区智慧养老服务费用的选择,超过半数(56.86%)的受访者能够接受2000元以下的水平,还有38.24%可以接受2000-

6.社区智慧养老模式存在的缺陷。由于运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建设平台和云端高科技产品与设备,因此,人们普遍认为社区智慧养老的主要缺陷是消费高(74.51%),另外,选择操作复杂(58.82%)和侵犯隐私、个人信息泄露(56.86%)的也占有较大的比重。

7.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信息的获取渠道。调查显示,超半数的受访者希望通过社区网站、手机移动网站或是热线电话等现代媒体形式来获取智慧养老服务的有关信息,说明互联网时代下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已经越来越多样化,见表4。

(三)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市早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形势日趋严峻。社区智慧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尽管广州市民对其了解程度还很低,但仍然给予了较多的支持并寄予厚望。市民期望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养老服务方面,除了最主要的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服务、休闲娱乐和紧急救助等传统内容外,还应将学习培训、心理、社会活动以及亲友的联系等方面也应该纳入社区智慧养老服务范围;他们认为智能化在养老服务业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希望通过社区网站、手机移动网站或是热线电话等现代媒体形式来获取智慧养老服务的有关信息;愿意参加社区智慧养老服务设备的培训;认为如果加强推广与宣传,社区智慧养老模式的发展前景会更广阔。

但是,由于社区智慧养老模式更多地运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建设平台和云端高科技产品与设备,因此,目前广州市社区智慧养老服务费用总体高于传统养老模式,与市民愿意接受的2000-4000元左右的费用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并且目前的社区智慧养老模式还存在着设施操作复杂、侵犯老年人隐私、容易泄露个人信息等问题。此外,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访谈,还发现广州市社区智慧养老模式还存在着相关政策制度与服务机制不够完善、政府的管理与措施力道不足、社区智慧养老项目融资难、产业链条融合度不高、养老服务业所需专业型人才不足等问题。

     四、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调查结论,提出以下的对策建议:

第一,建设适应广州特色的广州社区智慧养老模式。如在智能语音的设置上使用地方方言,以适应广州地区老年人多使用粤语、客家话、潮州话等方言的特点,并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的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资源的融合,让老年人在物质、生活、精神、医疗、心理诸多方面的需求可以更好地得到满足,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助力老年人过更好的晚年生活。

第二,在保证社区智慧养老项目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老年群体是养老模式的服务对象,对新模式的服务项目、服务水平、收费标准都有最直接、最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可以作为监督方,配合政府对供给方予以考核,促进养老市场良性竞争。服务方可以通过吸纳更多的老人,充分利用设备,寻找赞助商、找到更加廉价且品质高的原材料代替;提高技术,降低成本。

第三,提高社区养老防护监控系统,保证安全性。社区要极其重视养老防护系统,开發高效实用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并加强数据流出管理、数据加密,提高信息保护力度,防止黑客、病毒等非法入侵。保证信息安全。政府通过养老数据平台搭建,规范数据标准,引导养老服务供给主体,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

第四,加大对社区智慧养老模式的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随着网络传媒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可以利用网络对智慧养老进行宣传,如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找寻一种更易于被接受的创新型方式。

第五,引导社区老人接受新观念,提供课程培训。政府引导老人接受新时代高科技的观念,让“互联网+社区智慧养老”易于被接受。社区提供中老年人专业的培训课程,监护人与老人一同接受培训。老年人的记忆力不断衰退,而平台的功能却在不断更新,因此,培训班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对老人进行培训,并设置长期咨询窗口,专业受理咨询业务。

第六,政府应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高监管力度、促进产业融合。(1)统筹规划,健全和完善“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的政策法规,以资金、税收、土地使用等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养老产业。(2)加大薄弱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互联网突破地域限制的优势。(3)鼓励产业发展、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与社会团体共同参与建设社区智慧养老新模式,将医药、食品、交通、高新科技等产业有机结合、融合发展,发挥市场调控作用,通过良性竞争相互促进,在保值发展基础下取得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第七,加强人才培养投入建设。社会及政府教学部门应注重培养高素质高学历的养老管理服务人才,构建学历教育与职业技术培训并重的养老服务人才培训计划,可专攻高职院校护理型人才培养,同时加快实施与养老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等制度。

参考文献:

[1]赵志强,张蕾.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背景下“互联网+养老”模式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03).

[2]沈兴山.互联网+社区养老在社区教育中的研究与探讨[J].信息与电脑,2017(04).

[3]广州市民政局.以长者大配餐为突破口[J].中国社会工作,2018(20).

[4]黄珩.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社区养老服务研究[J].经贸实践,2018(12).

[5]肖翰韬,高宇.不同的养老模式在中国社会需求中的适用性[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11).

[6]杨蓓蕾.英国社区照顾: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J].探索与争鸣,2000(12).

猜你喜欢

服务
集成创新发挥优势 自主研发服务造纸
教育部: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变成集体教学或“补课”
Equinix CFO,Keith Taylor
医疗服务Ⅱ个股表现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名人的酒店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