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墨韻飘香悦人生

2019-10-23梁正黄丽莉

荣誉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书法香港艺术

梁正 黄丽莉

王炳臻先生

心仪书法大半个世纪,他的生活因萦绕了墨香而变成充满趣味。早在学生时代,他凭借着一手好字,或写春联赠予他人,或领同学外出创作海报,奠定了稳固的艺术基础。步入社会,他得益於书法的积累,胜任不同的工作。到了在香港颐养天年的年纪,他参加香港书画艺术协会、香港千里墨缘书画会等社团,与同好们分享书法的趣味。他的书法情缘,历经岁月的洗礼,不仅纯粹如初,更增添几分智慧与理性的光华。

国粹启心 恣意成长

“在香港,据不完全统计,书画社团约有300个,其成员约有几万人,而王炳臻先生卻是书法界之佼佼者。”这句出自中国香港人民艺术协会会长蒋志光先生笔下的话,直截了当地说明王炳臻先生的书法造诣之高。

该文後对王炳臻先生作出详细而客观的评价,进一步说明其作品的特色与价值:各种字体皆运用得令人惊叹,令人佩服。就如隶书,笔画清新,结构严谨,又不乏大方和气势。更难得的是,王炳臻先生长期坚持练习不同的字体,並在创作各类作品时融入了自己的风格,体现了深厚的书法功力,展现高远的境界。因此蒋志光先生讚叹道,(王炳臻)的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格调高雅,成就堪比名家。

而王炳臻先生与书法所缔结的深厚缘分,早在小学时已开始。“我自幼喜爱艺术,年纪尚轻已开始研究书法,虽然那时生活环境较为艰苦,但我也努力收集一些名家的书法字帖,勤加临摹、练习技艺。”王炳臻先生还记得,当周围的人都知道自己写出一手好字,每逢新春就会有人请他写春联。在他小小的心裏隐约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有如此深入的渗透,即使在物质並不宽裕的时代,人们在逢年过节依然希望得一幅春联,讨个喜庆,可见深入人心的文化传统,拥有着多麽牢固的情感基础。

到了中学一二年级後,王炳臻先生就带着同学们到街上涂画海报,他起个草样,让同学们填补颜色、完善细节,自己最後写上工整的文字。无论酷暑寒冬,他都穿梭在大街小巷中,一笔一划创作出漂亮的海报。最投入的时候,他甚至可以忘记环境对自己的影响,享受着艺术带给自己的快乐。有趣的是,许多路过的人也被他的书法吸引,纷纷驻足欣赏。在这些经历中,年轻的王炳臻先生不仅奠定了扎实的书法基本功,也建立了足夠的信心。

从学校毕业後,他入职家乡的文化部门,以一手娴熟书法赢得同事们的认可。领导欣赏他的才华,建议他成立工作小组,处理各项与教育、宣传、文化相关的工作。由於工作的关係,他可以搜集多位名家的字帖,业餘时间便可尽情临摹。不知不觉中,度过了一段又一段虽不富裕,但充满书法趣味的生活。

1979年,改革开放给内地民众带来接触外界的机会,王炳臻先生以前已知道南海之滨的香港繁华而自由,也期待自己可以落户香江,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於得偿所愿。

也许,当时的他已经感觉到,自己的人生从此会与以往不同;而自己的书法爱好,在那片流行西方文化的土地上又将迎来什麽改变?

传承艺术 竭诚服务

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已迈入富庶、稳定的“黄金时代”,社会稳定,商贸兴盛,促生了相应的文化產业。在这里,艺术创作往往要与市场挂钩,绘画、设计、书法的价值被定义为商业的附加值。而快节奏的生活,又迫使爱好艺术的人难以抽空兼顾自己的爱好。因此,移居香港的初期,王炳臻先生为了生计,不得不一度搁置了书法爱好,整天为工作而忙碌。

然而,那也是个肯努力就有回报的年代,早前辛苦了几年,为王炳臻先生日後创业打下了基础。1982年他开办了工厂,从此发展自己的事业。作为一名企业的管理者,要统筹兼顾多种事情,所以放在私人爱好的时间就更少了。这对於一个书法艺术的爱好者而言,无疑是难耐的。

幸好缘分使然,一段时间後艺术又“重返”王炳臻先生的生命中:“某天,一个作协的朋友希望得到我的帮忙设计一个样品,我答应了他並很快就做出来了。随後这个样品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他们纷纷找我合作,做招牌、电视荧幕贴纸等等。”由於王炳臻先生艺术功底好,创作效率高,在很短时间内就能把成品交付给合作方,最快的时候能为对方节省一半设计时间。因此上门的客户变得络绎不绝,其中更有人与他维繫十年以上的合作关係。

王炳臻先生重燃创作欲望,内心也急切地想重拾书法的爱好,当事业进入顺利发展阶段,他开始结交书法同好,並向名家学习,手法和风格比过去更显稳重、成熟。他的隶书笔画苍劲、遊云惊龙,颇有几分古代大家之气势。渐渐的,他重新定位了自己爱好与事业,认为书法也可能成为自己的另一个发展方向!

“书法是一项需要人们承传的中华传统艺术,虽然它往往起源於个人的爱好,但要深入了解其中的内涵、精神,就能发现它承载着古代人的智慧、哲学和情感,那是我们所不能遗忘的。”没有爱,便难以上投入;缺乏坚持,就无法承传。可见书法可以贯穿华夏五千年历史,即说明了中华民族对它持有的深厚情谊。

2013年,王炳臻先生决定退休,从此专心发展书法艺术。经过同好的介绍,他先後加入香港书画艺术协会、香港千里墨缘书画会等社团,更与已故北京著名书画家周天寿成为至交,屡屡得到对方指导,书法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随後他又得到著名书法家蒋志光先生的悉心教导,书法各种领悟因此变得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了前文所言、充满了“诗情画意,格调高雅”的风格。

当爱好成为自己的另一份事业,王炳臻先生的生命进入了更加美妙的阶段。他随心地创作,与同好品赏、组织展览,他在香港、东莞、汕尾等地来回走动,从不同的地方获得灵感,並呈现於自己的作品上。甚至可以与朋友合作,对方作画,自己题字,共同享受欢乐的时光。

王炳臻先生说,自己喜欢写具有正能量的作品,例如文天祥的《正气歌》,可以用幹劲的笔法,表现诗词中那种爱国的坚贞。他也希望自己的作品成为传递正能量的载体,去触动更多人的内心,既传承了国粹艺术,也能传扬民族精神,让书法的形与魂合二为一,绵延不绝。

猜你喜欢

书法香港艺术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纸的艺术
书法欣赏
香港之旅
展与拍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