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香凝:用巾帼英气谱写战斗诗篇(上)

2019-10-23冯晓蔚

党史纵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孙中山革命

冯晓蔚

何香凝,号双清楼主,1878年6月27日出生在香港。她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妇女运动和民主革命的先驱,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优秀的国家领导人。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等职。1972年9月1日在北京逝世。著有《何香凝诗画集》。

“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取中华史上名”

1897年10月,经媒人介绍,何香凝同廖仲恺在广州结婚。婚后,他们两人志趣相投,互敬互爱,感情甚笃,经常一起研读诗文,抨击时政,倾诉救国救民的夙愿,并取人、月两清之意,将自己的小屋命名为“双清楼”。

当时,许多有志青年纷纷到日本留学,廖仲恺也有此愿,但苦于没有路费和学费。何香凝了解后毅然将自己陪嫁的珠玉首饰卖掉,凑够了1000多元,于1902年秋,帮助廖仲恺东渡日本。两个月后,她自己也赴日本,先在补习学校学习日语,第二年初,考进东京目白女子大学,后转入女子师范预科。

在东京,何香凝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先后结识了革命青年苏曼殊、黎仲实、朱执信等人。在他们的鼓励下,她逐渐萌发了反清革命思想。1903年9月的一个晚上,在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集会上,她首次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孙中山,倾听先生的激情演说。几天以后,她同廖仲恺和黎仲实专程前往孙中山的寓所拜访。孙中山亲切接见了他们,给他们讲解一定要进行反清革命的道理。此后,她还多次拜访孙中山,聆听教诲,并接受委托,在留学生中物色有志之士,“结为团体,以任国事”。

1905年秋,孙中山由欧洲到日本,积极开展筹备成立同盟会的活动,因在旅馆开会不便,黎仲实找何香凝商量要以她家作为开会地点。为了安全,还须解雇女佣人。何香凝欣然同意。此后,她的寓所便成了革命党大集会的场所和秘密通讯联络站。她亲自操持家务,洗米、生火、烧饭,样样都学着干。当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来到她家时,她把大家脱在门外的鞋子一一收藏起来以防止日本警察跟踪。总之,凡是对革命有益的事,她都热情地去干。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正式成立,何香凝第一批入盟,而且是同盟会第一位女会员。入盟以后,她更加勤奋地学习和不辞劳苦地工作。这时,她一面参加反对保皇党的活动,痛斥保皇党宣扬的“革命就会招致列强瓜分中国”的谬论,一面与廖仲恺、朱执信等联名写信给美洲等地华侨,争取华侨加入同盟会,投入反清革命的行列。在反对清政府勾结日本当局取缔留学生从事政治活动的斗争中,她结识了秋瑾等人。这时,孙中山有关策划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都是在何香凝家里部署的。何香凝除了要应付学校繁重的功课之外,还要照料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了设计起义的旗帜,她便改学美术,于1907年转入东京本乡女子美术学校高等科。后来,起义部队所用的旗帜符号,很多都是由她描绘和缝制的。1909年夏,正是她的爱子廖承志出生一周年,廖仲恺奉孙中山之命,移密回国做策反工作。行前,何香凝赠诗廖仲恺:“国仇未复心难死,忍作寻常泣别声;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取中华史上名。”这情深意重的诗句,既反映了她崇高的革命情操,也表达了她坚强的革命意志。在孙中山的指引下,这位女革命家在斗争的锤炼中,已经成长起来了。

“后事凭君独任劳,莫教辜负女中豪”

在坎坷的革命历程中,何香凝始终追随孙中山,百折不挠地进行斗争,从没有被恶势力吓倒。

1911年春,何香凝回到香港。同年11月9日,广东军府成立,廖仲恺从吉林回广东,任军政府财政司副司长,何香凝也从香港来到广州。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何香凝于8月离开广州,亡命日本。1914年,她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讨袁护国斗争。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后,她于5月初到上海,继续协助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

1917年,何香凝在上海从事海军家属的发动工作。同年7月,肇和号、永丰号两艘军舰南下护法,她也到了广东。1921年夏,在孙中山讨伐桂系军阀陆荣廷时,她同宋庆龄在广州发动妇女组织出征军人慰劳会,宋为会长,她为总干事,曾带领慰劳队到广西梧州慰问前线官兵。

1922年6月14日,新军阀陈炯明为了反对孙中山进行北伐,诱禁了廖仲恺,并于16日公然炮轰总统府,背叛革命。在这关系到革命事业成败的危急时刻,何香凝不畏强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当时,她患严重的红白痢疾,住在医院。为了寻找孙中山及孙夫人的下落,她带病四处奔走,并严词谴责陈炯明的部下,迫使他们给了她通行证和交通工具,次日,终于在永丰舰上见到了孙中山。此后,她又数次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永丰舰,为孙中山传递消息、送信件和衣物,直到孙中山去了上海。在这期间,陈炯明部的师长洪兆麟来找何香凝,要求带他和几个卫兵去见孙中山,并以释放廖仲恺为条件。何香凝因考虑到孙中山的安全,坚决予以拒绝。

廖仲恺被捕后,囚禁于石井兵工厂。被囚后的第十天,何香凝去兵工厂探望。当第三次去探望时,听闻陈炯明要杀害廖仲恺,她心急如焚。见到廖仲恺时,她不顾持枪卫兵的阻拦,从廖手中接过一张纸条。她回去细看,原来是廖仲恺写的两首诀别诗,有一首是写给儿女们的,题为《诀醒女、承儿》;另一首是写给何香凝的。在给她的诗中写道:“后事凭君独任劳,莫教辜负女中豪。我身虽去灵明在,胜似屠门握杀刀。生无足羡死奚悲,宇宙循环活杀机。四十五年尘劫苦,好从解脱悟前非。”

何香凝含泪读着诗,决心不遗余力为营救丈夫而奔走。8月18日那天大雨滂沱,她带病去广州白云山找陈炯明。正在开军事会议的陈炯明,看到一身湿衣的何香凝,惊愕地站了起来,连忙让座,并倒上一杯酒请她喝酒祛寒。何香凝把酒一饮而尽,愤慨地质问道:“仲恺有什么对你不起?你们说仲恺帮孙先生筹款,要把孙先生的荷包锁起来,就囚禁了仲恺。但仲恺何尝不在民国9年之时帮助你们呢?你们在漳州两年多,把孙先生在上海莫利爱路的房子抵押了几次来帮助你的不也是仲恺吗?难道只有帮助你才对,帮助孙先生就不对了吗?”“我今天来这里,我也不打算回家,你把我砍成肉酱我也不怕。仲恺是杀是放,你今天一定要回答我。”

陈炯明拿了一封电报给何香凝,佯装囚禁廖仲恺与他无关,并说:“这都是部下做出来的,详情我不知道。”接着,他又假惺惺地写了一张条子,叫何香凝和自己的部下龙荣轩去兵工厂,接廖仲恺来白云山。

何香凝看了条子,觉察出这不过是敷衍,并无释放之意,便把条子用力掷了回去,厉声说道:“我今天来,是没有打算回去的。人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但我相信将来会有价值的。对于廖先生,我也不一定要你们放他,但是,我一定要你们今天给我一个决断的答复,就是放他或者杀他。”

这时,陈炯明的部下馬玉航走过来劝道:“把廖先生放到白云山来就是放他的了,你为何还对总司令发这么大的脾气?”

何香凝火气直往上冲,提高了嗓门说:“这是明放暗杀。要放他就让他跟我回家去,要杀他就留他在白云山上。”

陈炯明问:“你的意思怎样?”

何香凝斩钉截铁地说:“你做事要磊磊落落,要杀仲恺就随你的便,要放他就叫他和我一同回家,不要解到白云山来,押上白云山是明放暗杀。”

陈炯明自知理屈,加以孙中山已经离开广东,革命势力暂时对他没有威胁。他踌躇再三之后,终于下了释放令,并派龙荣轩、缪培南两人陪何香凝去兵工厂接廖仲恺回家。

“哀思惟奋酬君愿,报国何时尽此心”

1925年初,孙中山在北平病重,何香凝于1月4日前往侍病。3月11日下午,孙中山在弥留之际,紧紧地握着她的手,连喊三声:“廖仲恺夫人,我感谢你……”何香凝掩泪表示说:“我虽然没有什么能力,但先生改组国民党的苦心,我是知道的,此后我誓必拥护孙先生改组国民党的精神。孙先生的一切主张,我也必遵守的。至于孙夫人,我也当然尽我的力量来爱护。”3月12日,孙中山溘然长逝。

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把攻击的矛头集中对准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廖仲恺。何香凝坚决支持她的丈夫为捍卫三大政策所进行的斗争。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偕何香凝前往国民党中央党部(今广州市越秀南路93号)开会。当他们于上午9时40分走入党部大门口时,刚步上台阶的廖仲恺,即被国民党右派收买的凶手所枪杀。当时,子弹从何香凝的头顶呼啸而过,她也险些丧生。廖仲恺遇难后,何香凝悲愤至极,同时,也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群众的关怀和慰问中,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她把“精神不死”四个大字,贴在自家的门口,表示要与国民党右派斗争到底。不久,她又激昂地表示:“苟利于国,则吾举家以殉亦所不惜。”这一事件,虽然使她受到很大的打击,但也使她更加看清了国民党右派的反动本质,从而坚定了她为三大政策而不怕牺牲的决心,促使她的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

1926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到会代表256人,约五分之三是共产党员。何香凝以中央妇女部部长的身份,出席了大会。在大会上,她针对“西山会议”背叛三大政策的罪恶行径,发表题为《廖仲恺遇害事略及其感想》的讲话,回顾廖仲恺协助孙中山制定三大政策的艰难历程,及其为此而献身的事实,号召国民党人要继承孙中山、廖仲恺的遗志,真诚地“与共产党必要合作,共同奋斗,打倒帝国主义,达到我们革命成功”。在这次大会上,她被推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随后,继续被推选为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部长。

国民党内以蒋介石、张静江、陈果夫为首的新右派集团,极力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他们对共产党和工农革命力量的日益发展恐惧不安,阴谋策划一系列篡夺革命领导权的活动。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借口共产党阴谋暴动,调动军警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及东山苏联顾问办事处和住宅,并逮捕了共产党员李之龙等人。何香凝闻讯,甚为激愤。当时全市武装戒严,市内交通断绝,她在没有口令的情况下,冲破重重阻挠,几次晓以大义说通了岗哨,在钱局(即旧造币厂)找到了蒋介石。她含泪痛骂道:“总理死后,骨尚未寒,仲恺死后,血也未干,你不想想,苏联对我们的帮助很大,只有苏联,オ可以帮助打通中国将来革命的出路前途,你咋那样对待苏联人?太背信弃义了。以怨报德,违背了孙先生的主张,使革命前途衰落,你将何以对孙先生?”蒋介石听了之后,马上打电话到司令部找韦东声,“命令包围苏联顾问办事处及住宅的军队全部撤退”。但从这时起,何香凝已经看清了蒋介石的反动本质,预见到蒋介石日后必然走上背叛三大政策的道路。每当夜深人静,月光如水之时,她静卧窗前,泛起阵阵忧思,既哀悼死者,又忧虑将来,辗转反侧,不能入眠。3月23日这天晚上,她照样睡不着,索性坐起来,走到书桌前,写了一首题为《有感》的诗,借以抒发自己忧愤的心情:“辗转兰床独抱衾,起来重读柏舟吟。月明霜冷人何处?影薄灯残夜自深。入梦相逢知不易,返魂无术恨难禁。哀思惟奋酬君愿,报国何时尽此心?”

“请看今日众苍生,革命高潮如火热”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何香凝被列名为起义后组成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委员。10月,她为选择廖仲恺墓地前往南京。这时,南京已成立了反苏反共的“中国国民党特别委员会”,她一到达,说客就纷至沓来,于右任、谭延闿等10多人先后请她参加。她说:“革命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我不参加,你们淘汰我好了。”

不久,陈立夫打电话,说要来看望何香凝。为了躲避他们无尽的纠缠,何香凝离开住所,上了紫金山。在紫金山上,她眺望郊外的景色,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孙中山临终时“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呼喊言犹在耳,惠州会馆门前刺杀廖仲恺的凄厉枪声仍然回响脑际,黄浦滩上、武汉三镇许多优秀共产党员的斑斑血迹展现眼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悲愤地吟道:“紫金山上中山月,照着中华烈士血。烈士之血为谁流?如斯代价空磨灭。月也无光一息间,新鬼烦怨旧鬼说。长谈惨恸江海中,波涛忽震河山裂。我向阴魂慰两声,君等怨仇必能雪。请看今日众苍生,革命高潮如火热。众志成城不可摧,弃之却之终自绝。回头忽见月重明,波涛声渺阴声歇。”

何香凝在南京作短暂停留后,为解决廖仲恺农工学校的经费和保释广州被捕的共产党员,又赶赴广州。她在广州住了约半个月,然后来到上海。11月,蒋介石派人请她做他和宋美龄结婚的证婚人,遭到她严词拒绝。

1928年初,蒋介石派朱霁青来上海,请何香凝到南京去。何香凝觉得这是最后一次劝诫蒋介石的机会,便不顾在港母亲病危,毅然带了随员刘天素和罗衡前往。到了南京后,她被安排住在牛皮巷军委会招待所中一栋中西合璧式住房里。有一天,宋美龄带着礼品来看她,谈了不到20分钟,就被何香凝高声训斥起来。当宋美龄红着脸走出来时,何香凝还跟着出来继续训斥。过了几天,蒋介石亲自来了。他穿着全副军装,显得很神气的样子。但也是没谈多久,就遭到何香凝的高声训斥。讲到激动时,何香凝还不停地拍桌子。蒋介石倒沉得住气,走到客厅时转过身来脚跟一碰,挺直腰板,举手对何香凝行了个军礼,悻然离去。何香凝余怒未消,对着蒋离去的背影,依然数落了好一阵。这次劝告未能奏效,几天以后何香凝便回到了上海。

1928年2月1日至7日,国民党中央在南京召开二届四中全會。为了使国民党当局回到孙中山的三大政策轨道上来,何香凝参加了这次会议。在会上,她提交了改善民众运动、切实扶助农工等包括7个方面内容的提案,她指出:“农工占我全国人口十分之八九,其所受之压追与痛苦独深。如农工之痛苦一日不解除,即革命一日无成功之望。”“故本党对于切实扶助农工一节,亦为目前刻不容缓之要图。”同年12月,在国民党中央的一次会议上,鉴于最高当局继续背离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为了表明心迹,她公开谴责最高执政当局说:“孙中山先生临终签字在遗嘱和给苏联的遗书上的时候,曾经说过:‘在我们旁边,四面都是敌人,所以你们一定要坚持与苏联友好,联合抵抗帝国主义。座中诸君,还有十六七人都是亲耳听到过这话的。在孙先生临终前,我既然答应过他,矢志遵守改组国民党的主张,遵守三大政策,联合苏联,共同打倒帝国主义,而且仲恺也曾为此付出了生命。我现在身负两大重责,我绝不能违背他们的遗志。你们这样反苏反共,我要辞去国民党内一切的职务,我要继续与共产党、苏联来往,国民党的法律不能制裁我,我是遵守总理的遗言,蒋介石也无权制裁我。你们反苏反共是你们的事。”此后,她拒绝参加国民党的任何会议,也不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的一文钱津贴,靠绘画、卖画为生,过着清贫的生活。(待续)

(责任编辑:张文军)

猜你喜欢

孙中山革命
孙中山的绰号
机械革命Code01
中国的出行革命
千万不可小看书生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孙中山待人有求必应
孙中山彰显气度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