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肩部中药溻渍联合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冻结期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2019-10-23王静军李宏英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15期
关键词:外展肩周炎活动度

刘 勇,王静军,李宏英

(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山西 大同037009)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是临床骨伤科常见疾病,是指肩关节囊及其邻近软组织出现广泛无菌性炎症,导致肌肉肌腱萎缩、粘连,致使患臂外旋、后伸、前屈及外展活动受限[1].肩周炎冻结期患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外旋显著受限,关节周围可见广泛粘连,关节囊挛缩严重等,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极大影响[2].目前临床治疗肩周炎方法众多,如手术治疗(麻醉下手法松解、微创关节镜)和保守治疗(局部痛点封闭、口服解热镇痛药及功能锻炼)等[3],可有效提高冻结期肩周炎患者治疗效果、恢复关节功能及改善生活质量.本研究采用肩部中药溻渍联合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冻结期肩周炎患者,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麻醉科收治的94例冻结期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40~58岁,平均(54.80±5.00)岁;病程2~16个月,平均(6.42±2.66)个月;左侧肩周炎16例,右侧肩周炎21例,双侧肩周炎10例.研究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41~60岁,平均(55.13±4.72)岁;病程2~15个月,平均(6.66±2.42)个月;左侧肩周炎18例,右侧肩周炎20例,双侧肩周炎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肩关节周围炎》中相关诊断标准[4];关节僵硬,肩周炎临床分期为冻结期;积极配合临床检查和随访.

1.3 排除标准 肩部骨折所致肩周炎;颈椎病、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及其他神经受损所致的关节活动异常;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或存在禁忌证.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记录肩关节外展、内旋、外旋范围;协助患者保持患侧肩部中立位,屈肘90°,依次进行上举、外旋和内旋,循序渐进,不断增加活动角度;水平牵拉上臂进行外展松解,外展至90°;掌心朝向背侧,进行背伸松解,不断扩大角度,尽量做到手掌触及第3腰椎棘突;使用摇肩法对肩部进行旋转运动.每日3次,每次每个动作至少3 min,7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周.

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肩部中药溻渍治疗.采用自制中药溻渍方,组成:红花100 g,延胡索100 g,海桐皮100 g,威灵仙100 g,透骨草100 g,川芎100 g,当归100 g,白芷100 g,防风50 g,桂枝50 g,半枝莲50 g,花椒50 g.将上述中药研为粉末置于20%酒精中浸泡7 d备用.治疗时取以上药酒浸湿纱布贴敷于患处,并予以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治疗,治疗仪距离照射部位20~30 cm,根据患者主观感受调节照射距离.每次30 min,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在纸上画一条10 cm长线,并标注11个不同刻度(0~10)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0分表示无明显疼痛,10分表示疼痛剧烈,评分越高表明疼痛越明显.②肩关节活动度:采用方向量角器测量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包括外旋、内旋和外展范围.测量时取肘部直立位及仰卧位,将角度测量仪器放于肩峰处,保持移动臂与上臂轴线间平行.固定臂与人体轴线平行,外展肩关节时所测角度为外展角度;最大外展位置下将肘部屈曲90°,当前前臂旋前及旋后所得角度分别为内旋与外旋角度.③肩关节功能:采用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MS)评估肩关节功能,量表内容包括三角肌肌力(25分)、关节活动度(40分)、日常生活能力(20分)及疼痛(15分)4项,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肩关节功能越佳.

3.2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肩关节功能、活动度及疼痛等进行评定.痊愈:肩关节功能评分>90分,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疼痛消失;显效:肩关节功能评分为80~90分,肩关节活动范围基本恢复至正常,疼痛较前显著减轻;有效:肩关节功能评分60~80分,肩关节活动及疼痛均较前好转,对日常生活及工作无明显影响;无效:肩关节功能评分<60分,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3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冻结期肩周炎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分,±s)

表1 两组冻结期肩周炎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6周 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 47 6.40±1.00 2.00±0.98△▲ 0.88±0.42△▲对照组 47 6.33±1.08 3.03±1.02△ 1.21±0.60△

(2)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冻结期肩周炎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s)

表2 两组冻结期肩周炎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外展 外旋 内旋组别 例数治疗前 治疗后3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3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 47 52.50±14.22 154.08±10.95△▲21.99±5.11 63.88±5.10△▲22.11±2.55 52.47±3.62△▲对照组 47 53.38±13.96 132.20±11.48△22.57±4.81 55.86±4.63△21.80±2.87 41.52±2.89△

(3)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冻结期肩周炎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冻结期肩周炎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 47 36.20±6.11 87.61±3.97△▲对照组 47 35.83±5.92 80.29±4.22△

(4)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0%(P<0.05).见表4.

表4 两组冻结期肩周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4 讨论

临床治疗肩周炎的目的在于恢复肩关节功能、活动度及改善疼痛,该病发展至慢性粘连并形成冻结肩时,需实施手法松解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5].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冻结期肩周炎具有疗效明显、周期短等特点,易被患者接受[6].但单纯麻醉下手法松解虽能有效解除粘连,改善肩周炎症状,但易导致局部组织发生二次损伤,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加重病情[7].中医将肩周炎归于“痹证”“肩痹”等范畴,常因风、寒、湿外邪入侵而发病,临床多采用拔罐、针灸、推拿、按摩、功法锻炼、熏洗及溻渍等治疗[8].卢朝霞[9]研究表明,肩关节镜下松解术辅以中药熏洗有助于提高冻结期肩周炎患者临床疗效,减轻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中药溻渍是一种特色的中医外治疗法,将制好的中药粉末外敷,并利用红外线进行照射治疗,进而发挥“热效应”[10].中药溻渍多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及颈椎病,且疗效满意[11].本研究使用的自制中药溻渍方中,延胡索利气活血;海桐皮通络止痛;川芎、红花行血活血;当归活血化瘀;威灵仙宣疏五脏;花椒散寒湿;桂枝温通经脉,发散风寒;白芷祛风散寒;防风祛风胜湿;半枝莲消肿散瘀止痛.诸药联用,共奏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祛风止痛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海桐皮能降低炎性物质聚集,加速血肿消退;透骨草中的山柰酚和豆甾醇能消炎、抗菌;威灵仙、防风和白芷均具有抗炎及镇痛的作用;当归可扩张血管,促进神经元代谢改善;红花和桂枝具有抗血栓及抗凝等作用[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及疼痛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王华东[14]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采用中药溻渍联合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冻结期肩周炎患者临床疗效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减轻疼痛.

猜你喜欢

外展肩周炎活动度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肱骨外展动作中肩袖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外展项目的运营和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