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老年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生活质量评价

2019-10-22岳琳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7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状况个性化

岳琳娜

(辽阳石化总医院肿瘤科,辽宁 辽阳 111003)

老年肿瘤患者发病后,病痛会一定的影响其心理状况,再加上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存在,使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负性情绪的存在使临床治疗及康复均受到影响,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应尤为关注老年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往,护理人员护理老年肿瘤患者时,并未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导致治疗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研究显示,老年肿瘤患者护理中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后,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院护理老年肿瘤患者时,即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效果较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老年肿瘤患者130例,男69例,女61例;年龄55~84岁,平均(62.8±3.4)岁;合并症:高血压34例,糖尿病26例,冠心病12例。纳入标准:①均为恶性肿瘤;②无意识障碍;③智力、语言能力、精神均正常;④无严重并发症;⑤预计生存期至少6个月;⑥对本研究知情同意。随机分为2组,A组与B组各65例,两组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A组护理依据传统方法开展,包含入院时常规告知患者规章制度、简单讲解疾病知识等。A组基础上,B组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法如下:

1.2.1 评估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主动询问患者年龄、文化水平等,并了解患者的社会背景、家庭状况,以此来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找出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之后以此为依据,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措施。

1.2.2 实施心理干预措施: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知识,语言要通俗易懂,符合老年人的接受特点,增加患者对疾病认知,缓解因不了解疾病而产生的不良情绪严重程度。针对心理障碍评估结果,给予患者个性化的心理护理[1]:①对于躯体化心理障碍患者:护理人员要积极的与患者沟通、交流,获取患者信任,形成和谐护患关系,实施护理操作时,以和蔼的态度面对患者,时刻尊重患者人格,患者提出问题后,要耐心、详细的解答,使患者疑虑心理消除,整个护理过程中,服务态度要不断的改进,并以患者需求为依据,适当调整护理措施;②对于恐惧、孤独、焦虑型心理障碍患者:要注意宣传医院及科室的医疗水平,并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病房环境,使患者陌生感消除,指导患者家属多陪伴、关心患者,减轻患者的孤独感,避免加深患者的心理障碍严重程度,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③对于偏执型心理障碍患者: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密切观察,及时的劝解、诱导大幅度出现心理波动的患者,使患者情绪尽量的处于平稳状态,语言冲突或肢体冲突禁止出现,以免刺激患者的不良情绪。老年肿瘤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要坚持动态性,即定期评估,结合评估结果适当调整,保证心理干预效果。另外,老年肿瘤患者发病后,也会影响到家属的心理状况,护理人员还需要针对性的引导患者家属的心理,使患者家属能够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支撑及精神支持,进而进一步的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

1.3 观察指标: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评价患者心理状况,使用工具为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SAS<50分表明患者无焦虑情绪,SDS<41分表明患者无抑郁情绪;患者出院时,评价其生活质量,利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进行,内容共4项,分别为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各项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AS、SDS评分比较:入院时,两组SAS、SDS评分基本相同,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时,B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见表1。

表1 A组与B组入院时、出院时SAS、SDS评分比较()

表1 A组与B组入院时、出院时SAS、SDS评分比较()

注:与A组相比,*P<0.05

2.2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B组经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A组与B组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表2 A组与B组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注:与A组相比,*P<0.05

3 讨 论

老年肿瘤患者发病后,因个体差异的存在,导致患者产生的心理障碍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大量研究显示,老年肿瘤患者的心理障碍类型主要包含躯体化心理障碍,抑郁、焦虑型心理障碍,恐惧型心理障碍,偏执型心理障碍4种,不同心理障碍类型对应不同的患者性格、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护理需求,因此,护理老年肿瘤患者时,要能根据患者具体的心理障碍类型,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以能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2]。个性化心理护理是护理领域不断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新型护理理念,主张针对患者的个性特点、心理状况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理状况。老年肿瘤患者中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后,护理人员会在患者入院时主动评估患者的心理障碍类型,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有计划的实施,减轻心理障碍严重程度,促使患者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3]。另外,个性化心理护理中,还针对患者家属实施了相应的心理干预,使患者家属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患者,并能在精神上给予患者支持及鼓励,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4]。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出院时的不良心理状况明显轻于A组,而生活质量则要优于A组,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老年肿瘤患者中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后,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状况个性化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数据挖掘技术的心理障碍预测模型研究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安全感,你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