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危人群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后的防控效果研究

2019-10-22杨旭辉张术华艾德惠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7期
关键词:交叉感染平板耐药

杨旭辉 张术华 刘 峰 王 鸿 艾德惠

(1重庆市东南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重庆 401336;2 重庆市东南医院检验科,重庆 401336;3 重庆市东南医院重症医学科,重庆 401336;4重庆市东南医院呼吸肿瘤内科,重庆 401336)

定植和感染的多重耐药菌患者是医院内MDRO的最重要宿主,然而定植患者没有感染征象,常不易被发现,可能将定植的MDRO传播给其他患者或医护人员,是一个潜在的导致交叉感染的高危因素。在免疫力低下、浸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等情况下,定植的MDRO可能会引起患者的感染,给患者进一步治疗带来困难。为调查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后的防控效果,本文对500例患者的痰、咽试子、鼻试子、尿等标本进行多重耐药菌的主动筛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在院患者中的高危人群(上级医院转入患者、入住ICU患者、ICU转出患者、手术患者、老年患者、肿瘤患者等)标本(痰、咽试子、鼻试子、尿、肛试子等)500例,进行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

1.2 试剂和仪器:多重耐药菌显色平板由法国科玛嘉公司生产,血平板由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鉴定药敏板条为珠海迪尔公司生产,隔水式恒温培养箱为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3 方法

1.3.1 标本采集:按标本采集手册规范采取痰、咽试子、鼻试子、尿等,取材后立即送检。

1.3.2 多重耐药菌筛查:标本迅速接种于多重耐药菌显色平板,在35 ℃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孵育24 h。多重耐药菌菌落在显色平板上呈现相应颜色。

1.3.3 细菌鉴定及药敏复核:可疑菌落分纯至血平板,用珠海迪尔鉴定药敏板条复核,按说明进行操作,根据CLSI标准判读结果,并以粪肠球菌(ATCC2921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作质量控制。

1.4 数据处理: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500例标本共检出多重耐药菌75株,检出率为15%。标本类型及检出多重耐药菌情况见表1。

表1 标本类型及检出多重耐药菌情况

2.2 检出的多重耐药菌种类统计情况:见图1。

图1 多重耐药菌统计图

2.3 通过多重耐药菌的主动筛查,更早的发现了定植患者,更好的做到了早隔离,避免了交叉感染,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无多重耐药菌导致的院感聚集或暴发事件的发生。

2.4 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也得到了明显的降低(计算公式: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总数×100%),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多重耐药菌发现率统计情况见图2。

图2 2015年至2018年10月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统计图

3 讨 论

定植和感染的多重耐药菌患者是医院内MDRO的最重要宿主,然而定植患者没有感染征象,常不易被发现,可能将定植的MDRO传播给其他患者或医护人员,是一个潜在的导致交叉感染的高危因素。在免疫力低下、浸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等情况下,定植的MDRO可能会引起患者的感染,给患者进一步治疗带来困难。张艳青等[1]报道的入住SICU患者MDRO检出率高,随着住SICU时间的延长,MDRO的检出率不断上升。医院应开展主动筛查,及时发现MDRO定植患者,通过实施有效的隔离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因此本项目研究团队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2],对其所列监测MDRO(CRE、MRSA、VRE、CRABA、CRPAE),开展了主动筛查后的防控效果研究。

本项目主要对高危人群(上级医院转入患者、入住ICU患者、ICU转出患者、手术患者、老年患者、肿瘤患者等)进行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并对筛查出MDRO的所有患者及时执行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必要时实施去定植治疗,防止多重耐药菌交叉感染,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减少和避免由于MDRO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收集了500份(项目计划500份)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筛选多重耐药菌,对筛选出的多重耐药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复核,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一共检出75株多重耐药菌,阳性率为15%,其中检出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33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19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4株,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9株,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如图1所示。从表1可看出,以痰和尿标本中筛查的多重耐药菌为主。

我院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的综合干预措施[3]:①建立多重耐药菌登记和报告制度,将多重耐药菌纳入危急值管理;②主管医师及时开出“接触隔离”医嘱,并告知全科医护人员;③责任护士及时张贴标识,进行患者隔离;④在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并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⑤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⑥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人员及时到现场指导并督查隔离措施落实情况;⑦床单位相对固定,仪器(如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专用,每日消毒处理,床旁仪器使用后必须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⑧医院病房环境及物表加强清洁,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适当增加消毒频次;⑨联合临床药学科指导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临床科室对筛选出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实施接触隔离措施,单间隔离或者同种多重耐药菌安置在同一个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科对筛选出多重耐药菌的每一例患者隔离防控情况都进行了追踪和督导。未解除隔离前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周持续督导。

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统计图2可以看出,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通过多重耐药菌的主动筛查,及早发现了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尽早严格实施隔离措施,从而降低了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发现率,避免了多重耐药菌导致的聚集或者暴发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多重耐药菌定植者是医院重大的细菌储存库,是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潜在威胁[4]。对患者进行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可及时发现定植患者,及时隔离并实施最佳的预防控制措施,避免交叉感染,对降低医院感染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交叉感染平板耐药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Ibalizumab治疗成人多耐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属于你的平板电脑
超级耐药菌威胁全球,到底是谁惹的祸?
出彩的立体声及丰富的画面层次 华为|平板M6
折痕
10%平板电脑市场销量下滑
小儿会阴烧伤护理中食物保鲜袋接尿的应用价值评价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肝炎病毒交叉感染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