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号桩油田沙河街组油气成藏规律

2019-10-21魏燕

科技风 2019年14期

魏燕

摘要:五号桩油田沙河街组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但油气控制隐私非常复杂。本文研究了沙河街组的储层特征,指出沙河街的油藏类型以及构造对成藏的控制作用,总结了油气控制因素与油藏分布规律,指出五号桩的勘探潜力,对指导其下一步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五号桩油田;沙河街组;成藏规律;勘探潜力

一、概述

五号桩油田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东北部的渤海之滨、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北靠桩西油田、西邻埕东油田、南与孤东、孤岛相望、东为长堤油田。构造上属沾化凹陷东北部的孤北洼陷的五号桩向斜,是一个以岩性油藏为主的中型油田。其中下第三系东营组、沙河街组之沙一段、沙二段、沙三段、沙四段都已发现油气藏。

二、地质特征

孤北洼陷为一典型的北断南超的箕状生油洼陷,四周以长堤、桩西、埕东、孤北几条边界大断层与周围的潜山相毗邻,孤北低凸起由南向北伸入盆地内,把孤北洼陷分割成东西两个部分,成为一个马踢形断洼。五号桩油田主要 被四条东西向、三条北东向、一条南北向断层切割成五个东部封闭而向西敞开的小断块,其中渤97鼻状构造由三个次一级的断块组成,即桩53、渤97、桩62断块,而桩62断块部位最低,该鼻状构造西北方向北倾明显,南倾微弱,沙一段沉积后仍有一定的继承性,而桩52断块、桩74断块主要受桩52断层的控制,顺断层东西向延伸,南倾、东倾明显,该断鼻沙三下第一套油层油气富集,沙三下第二套油层主要分布在桩52断层以南、桩57北断层以北是一个向西北方向抬高被断层复杂化的单斜构造,向北向南各有2个大的台阶,沙河街组及东营组中的暗色泥岩提供了丰富的油源,以扇形砂体为储集层,与南北向,近东西向二组断层的有利配合,形成了以岩性及构造为主的多断块复合型油气藏。

三、储层特征

(一)ES1段

在五号桩油田ES1段油气层主要富集在桩34井区,储油层为沙一段巨厚含螺白云岩,夹有少量薄层灰质泥岩,主要生物化石有螺和介形虫等。纵向为厚层块状,难以细分小层。平面上,利用地震资料特殊处理解释,桩34井区含螺白云岩层速度为38504000 m/s,厚度为1.3 m,孔隙度为10%~31%,沿埕东断层下缘呈北东向分布,长3000m,宽500—1000m,呈中间厚,西东薄的蝉蛹状。据桩34井32块岩心样品分析,胶结物为灰质,白云质,胶结类型为孔隙式,平均孔隙度20.1%。平均渗透率83.8×103μm2,属中孔隙度及中等渗透率储层。根据桩34井岩心观察可以看到:白云岩类的层理面呈直立产状,柔皱变形,含砾螺云岩呈高角度产状。

(二)ES2段

沙二段主要为生物灰岩和灰质粉砂岩储油。地层为西厚东薄,厚度5—20m,与上覆沙一段高阻油页岩区域性标志层呈假整合接触,且超覆于下部沙三段地层之上。沙二段储层纵向上分为3个小层,1小层只有低部位和南部局部发育,厚度2—3米;2小层分布稳定,为主力油层;3小层较薄,多为干层。主力含油砂体为2小层,西厚东薄,厚度2—8米,基本呈南北向分布,向东上倾尖灭,尖灭线南北均有钻井控制,中部以储层地震描述确定。岩性主要为生物灰岩、灰质粉砂岩、细砂岩、含砾砂岩等,为地层、岩性油藏。孔隙式胶结,胶结物主要为灰质和少量泥质。储层物性较好,根据取芯分析,平均孔隙度21.5%,平均渗透率321.6×103μm2。

(三)ES3上

沙三上段地层与上覆沙二段地层呈小角度不整合接触。储层比较发育,纵向上有多个砂组,油层集中在沙三上段底部。根据沉积旋回和电性特征划分4个砂层组,其中桩39块出油层段为3砂组,桩394.块、桩397块出油层段4砂组。3砂组储层基本呈南北向分布,向东,向西变薄,向南变厚,厚度5—20米。4砂组储层呈东南至西北走向,一般厚度2—15米,桩39—10井一带最厚,可达17米。沙三上油层岩性主要为细砂岩和含砾砂岩,岩性较疏松,含油物性好,为岩性构造油藏。根据岩芯分析,平均孔隙度20.7%,平均渗透率359.2×103μm2,碳酸盐含量0.7%,泥质含量3.0%。

(四)ES3下

ES3下I储层夹于第二与第三油页岩段之间,在五号桩洼陷内,它是五号桩油田的主要油层之一。ES3下I储层埋藏深度3250~3450m,它是一套深水湖相之中的大型粗碎屑浊积扇,砂体自南向北有桩76、75、52、661块广泛分布,該砂体南北向发育,厚度在40~50m,东西方向变薄至尖灭,平面上呈一长舌状。储层岩性为浅灰、灰白色含砾砂岩,中砂岩、粉细砂岩,成分以长石为主,石英次之,存在岩性构造、断块油藏。常见沉积岩、火成岩岩块,其母岩分析为中生界地层。砾为细砾,粒度中等,分选一般,胶结物主要为泥质、含灰质,胶结类型为接触——孔隙式或孔隙式。

四、油气藏类型及成藏规律

在渐新世湖盆发育时期,孤岛凸起被斜坡和长堤中生界潜山为浊积砂体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源,该砂体被巨厚的生油岩包围,有充足的油源,形成了极有利的岩性圈闭及油气聚集条件。[1]根据本区各层段不同砂组的储集层分布与含油性可见,砂体的成因和古构造形态控制了砂体的分布和岩性变化,而构造的高低和砂体的储集物性又控制了油气的富集程度,使本区的油藏既受岩性的影响又受构造高低和断层的影响,形成了以构造—岩性为代表的类型;而沙四和沙二段地层在孤北低隆起所形成的超剥带又可形成地层和油气藏岩性油气藏。

岩性对油藏的控制作用表现在:(1)砂岩的分布和横向变化控制了油层的分布和变化;(2)互不连通的砂体具有各自的油水系统;(3)储集层的厚度和物性影响着油藏的丰度,砂岩沉积最厚的地方,就是油层最厚的地方,砂岩上倾尖灭线附近,虽然处于构造高部位,但因厚度薄,物性变差,一般为干层。

构造对油藏的控制作用表现在:(1)单砂体的高部位油气最富集,而低部位一般为水层;(2)断层对储层的切割可以形成更多的断块,每个断块都可能自成圈闭而成藏。(3)断层对储集层的切割不仅可以改善其物性,也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2]

本区油气分布特点:(1)纵向上沙河街组具有多套含油层系:从沙四、沙三、沙二到沙一段均见油气显示。其中沙三下的“1213”、“9”砂组,是本区的主力含油层系。(2)平面上油气分布范围比较广,四个断裂带附近分布着多个“小而肥”的构造油藏,每一套大砂组都有多个小砂层组成,每一个小砂层都自成圈闭,具有独立的油水系统,油气横向变化快,在平面上成叠合连片分布;在孤北斜坡带也发现了多个油气富集块,主要分布在鼻状构造带的两翼,储集层相对发育的区带且油气一般在靠近断层或岩性的上倾尖灭带附近分布。

五、勘探潜力

在平面上,五号桩洼陷的勘探程度较高,而孤北西次洼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在纵向上,沙河街组勘探程度较高,占探明储量的50%,而Ed、Ng下、Mz及Es4、Ek、古潜山等层系勘探程度较低,还具有勘探潜力。受诸多因素控制的油气分布和油气富集特征,决定了对地下复杂油气藏的认识不可能一次性完成,还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过程。特别是随着隐蔽油藏的勘探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复杂带的认识会更清晰。

参考文献:

[1]王秉海,钱开凯.胜利油区地质研究与勘探实践.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2,1112.

[2]常子恒.石油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