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9-10-21胡倩楠

科技风 2019年14期

摘要: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需要大量的基础理论知识、涉及范围广,可以应用的范围也十分广泛的能够培养学生深厚的专业知识、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开阔性创新思维的专业。从这个专业毕业的优秀学生可以在微电子、测控等方向进行科研工作,也可以进入企业进行电路设计、测控仪器软硬件设计等工作,所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有良好就業方向和就业前景的专业。而如何在这个专业中培养出应用型的创新人才尤其值得研究、探讨。本文首先从当前国内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出现的现状和种种情况入手进行分析、提出目标,然后再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思路和实践想法进行讨论,提出具有实施意义的方案,最后做出总结。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新时代是一个大数据时代,信息科技都在急速发展中,而电子科学与技术则是信息科技发展的奠基石,技术的研究又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开发,所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加速大数据时代发展的核心内容。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出来的高端人才既可以在科研方面继续电子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探索,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也可以留在校园作为一名教师向下一届学子传授重要知识,为社会、国家不断培养出创新人才。还可以走向公司、企业,将自己所学投入到公司的发展、进步中,实现将技术的应用和技术的创新融为一体的能力。

一、当前国内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现状

(一)国内与国际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仍存在差距

虽然当前中国的电子科学技术以及相关的教学已经进入了蓬勃发展期,但是相较于韩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来说还是略微逊色了一点。导致国内的电子科学先进技术总是跟随着国外的步伐发展,没有自己本身的特色和创新,高校不能培养出更多应用创新性人才,导致科研成果的价值相比其他国家有所下降。在此专业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并使其学会广泛应用的教学水平就有所下滑,也减少了公司、企业的竞争力。[1]

(二)国内教育偏向“学术性”教育

从传统的教育模式来看,人们就一直更倾向于“学术性”的教育,因为理论知识是一切实践的基础,所以大多数高校都不断强调着要重视理论教育、要将学生的基本功打扎实,却在注重理论教育的同时忽略了让学生自己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更多东西。因为缺少实践,所以大多数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都难以在理论课中有自己的创新性想法、难以将其应用在实际的设计、生产和研究上。在实际的应聘岗位上,缺少实践经验和创新思想的学生也会因此占据下风。[2]同时,学生若没有创新实践应用的精神,也不利于国家的信息科技发展。随着大数据时代的进程,电子科学技术与有一定关系的材料学、信息学的界限都慢慢变得不清晰起来,若学生缺乏相关的实践,将会在真正需要进行实践的时候变得手足无措。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一)建立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师团队

要想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首先要建立一个具有相应能力却有很强责任心的教师团队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一个具有较强能力的教师团队里的教师首先自身就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可以通过去国外一流的大学进行学习交流,获取国外先进教育的经验、优秀的教学模式、开发学生思维的方法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式,或者去国内的高校进行实地考察,向具有应用型创新能力的人进行学习。通过阅读许多教学资料、看许多教育类的书籍,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可以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从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并从实践中获得新的灵感、新的思想,从而有新的创新。[3]有了许多优秀的教师还需要教师们相互配合一起合作,成立教研小组,共同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教学模式的再探索

传统的教学模式针对的是以往更注重“学术性”教育而设定的教学模式,而现在为了培养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上应用型的创新人才,也应该进行教育模式的再探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第一个改革是从学生教材入手。学生的教材对所学课程有着极大的作用——罗列课程所学知识、方便学生课前课后进行预习和复习、配合教师上课所讲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较强的逻辑性理解等。所以,教材的选择就需要极度严谨,要经过多次对比最后选择合适的教材。若有相应的能力,教师可以自己编纂教材,以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想要达到的培养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的进行编纂,使学生的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第二个改革是从课程的设置出发。改变以往以“学术性”为核心的教育,将课程的设置从多理论课变成多实践课,同时多开设选修课程,使学生既能在专业实践课中开发更多灵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一些与专业相关,能够帮助自己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的课程,全面多元化的发展自我。[4]

第三个改革是从教学方式出发。为了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运用以往上课总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单项输出的教学模式肯定是不行的,应该使课堂变为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的场所。这样能使学生对专业课程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更深入的思考,促进创新思想的产生。还可以通过课堂以外,例如,作业、实践活动、学术性报告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考核,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离不开学校管理模式、教师管理模式以及课堂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只要在这些方面做到科学、有效的改进,国内的电子科学技术将会越来越国际化。

参考文献:

[1]王艳锋.对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2):110111.

[2]张新跃,董世洪,周进其,等.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8(zl):122124.

[3]杨春春,刘俊萍.中外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2528.

[4]姚聪莉,任保平.国外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8(9):9194.

作者简介:胡倩楠(1988),女,汉族,河北廊坊大厂县人,从事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