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

2019-10-21廖艳瑜

科学与财富 2019年7期
关键词:抢救成功率心肌梗死

廖艳瑜

摘  要:目的:观察急诊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72例心肌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急诊护理模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常规急诊护理)与实验组(36例:优质急症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入院后心电图检测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急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97.22%)高于对照组相(88.89%),P<0.05。结论: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可影响患者预后,提升急诊护理水平可有效缩短患者急诊护理操作实施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急診护理;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预后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可促使冠脉血流发生动力学改变,心肌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从而最终发生心肌梗死[1]。本次研究比较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36例给予常规急诊护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36例给予优质急症护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情况,从而论证急诊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同意,实验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男(20例)女(16例)比例为5:4,年龄在42岁至75岁,中位年龄为(53.52±1.32)岁,发病至入院耗时最短为0.5h,耗时最多为15h,平均病程(5.14±0.12)h。心肌梗死部位:有20例患者为前壁梗死,也有10例为前间壁梗死,有6例为下壁梗死。对照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男(21例)女(15例)比例为7:5,年龄在43岁至76岁,中位年龄为(53.51±1.33)岁,发病至入院耗时最短为0.6h,耗时最多为15h,平均病程(5.14±0.13)h。心肌梗死部位:有19例患者为前壁梗死,也有11例为前间壁梗死,有6例为下壁梗死。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心肌梗死部位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急诊护理,患者由急救车送至医院后,急诊医师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护理人员根据急诊医师医嘱实施心电图检测、静脉采血、建立静脉通道,实施相关急救护理操作。

1.2.2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急救护理:(1)患者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后急救车救护人员根据患者提供的地址前去接诊,随车医师接诊后检查患者意识状态、呼吸,对于意识清晰的患者询问其心区疼痛持续时间及心区疼痛感觉,对于意识不清晰的患者快速测量患者心率、血压,争取在30秒内完成患者病情评估工作,并将患者一手资料向急诊科汇报,嘱急诊科开启绿色通道。(2)护理人员根据救护车随车医师患者病情初步检查情况做好ICU抢救准备以及药物准备,患者入院后急诊科护理人员马上实施心电图检测以及初步抢救操作,规定患者入院后各抢救治疗环节工作应控制在2分钟以内,血样采集时间应控制在5分钟以内。急诊医师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并确诊,而后给予患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对于病情危重患者通知手术室及相关科室做好手术准备。

1.3观察指标

(1)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心电图检测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急诊时间、住院时间。

(2)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率等于抢救成功例数与该组总例数之比。

1.4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1.0统计软件包,各计量数据以(          )的形式表示,统计学方法采用两样本均数间t 检验,各计量数据以(%)的形式表示,统计学方法采用两样本百分数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急诊护理资料,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者入院后心电图检测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急诊时间、住院时间上述急诊护理资料耗时均少于对照组。

2.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实验组有35例患者抢救成功,对照组有32例患者抢救成功,实验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22% VS 88.89%),χ2检验等于5.987,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典型临床诊断为短时间内出现胸痛,若未及时治疗可危机患者生命,因此临床急救护理干预对遏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常规急诊护理实施过程中护理操作单纯循临床医师医嘱,相关抢救护理操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优质急诊护理与常规急诊护理相比,急救车随车医师接诊后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并向急诊科进行反馈,可使急诊可做好急诊准备,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相关急诊护理操作时间,从而有利于患者症状改善和疾病控制[3,4]。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入院后相关急救护理操作实施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提升急诊护理质量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白丽云.急诊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9):109,112.

[2]田静.急诊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4):221-222.

[3]杨华,黄贵祥,曾俊等.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14(2):83-85.

[4]容玉佩,刘侃,王欢等.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1):108-109.

猜你喜欢

抢救成功率心肌梗死
急救护理程序在急性多发伤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创伤急救护理对严重创伤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分析
循证护理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
血液透析并发心血管急症的观察与护理效果探究
急诊对于急危重症患儿568例抢救效果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