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统一: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低原因分析

2019-10-21王慧

科学与财富 2019年7期
关键词:农村

王慧

摘 要:社会养老保险对于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十九大中更是明确指出要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但是,目前农村居民的参保率依然很低,造成这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农村居民对养老保险的认识不到位;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的影响;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低、受教育程度低;地方政府扶持不到位、激励机制不健全以及保障水平低这五方面。

关键词:农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研究背景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4亿,占总人口的17.3%, 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接近1.6亿,占总人口的11.4%[1]。一般认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达7%,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数据,中国人口老龄化正虎视眈眈,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对社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这需要我国必须加速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为日渐发展的老龄化人口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障。另一方面,我国婚姻和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我国大部分的家庭只生育一个孩子,家庭养老负担过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很难发挥作用,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有必要通过政府和其他方面来解决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为老龄化人口提供保障。

此外,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情况下,收入分配不公正,贫富悬殊,使得我国城乡间的养老保险水平差距明显。由于许多农村的经济不发达,农村居民的养老金数额较少,老年人基本上依靠后代养老,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农村依然风行,一个子女要养四个老人,造成子女压力过重。消除城乡居民之间养老保障的城乡二元分割状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经亟不可待。为此,2014年2月7日,国务院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结合,创建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全体人民都可以得到公正的待遇水平,都可以公平地享受基本养老保险。

但是,目前来看,农村居民的参保率依然很低,本文主要研究讨论导致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低的原因。

二、关于导致西潘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低的原因分析

雖然现在政府非常重视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但是农民自愿参保的农民人数还很少,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参保率依然很低。

(一)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识不到位

西潘村在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农村居民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认识不足、不到位,这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参保积极性。

一些村民对该制度的理解非常有限;一些有保障需求和有资格参与的村民不知道如何在当地处理此类保险;有些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村民,对于他们参加的保险类型、未来享受的待遇状况等实际情况的了解存在一些偏差;还有一些只是随大流,看见别人交自己也跟着交,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参加了何种保险;还有一部分人选择参加商业保险,里面有自己认识的人,不用害怕多交钱,也不用害怕被骗钱。总之,这些都削弱了村民的缴费积极性。

(二)传统家庭养老观念的影响

家庭养老就是对老年人的物质生活需要、精神方面的照料都由家庭负责。传统家庭养老文化根深蒂固,老年人更喜欢在家庭养老,享受天伦之乐。他们觉得在家里更舒服,喜欢儿孙满堂,有人气。而且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以及“叶落归根”,都使老年人觉得家庭养老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不是去靠什么养老保险。

相较于老年人,青年人大都觉得自己还年轻,考虑养老问题还为时尚早,所以也造成了年轻人参保率低的现象。

(三)村民的收入水平低,受教育程度低

西潘村的大部分村民都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初中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偏低。由于西潘村村民的文化素质低,很容易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受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的限制,被保险村民更有可能考虑当前的生存状况,无法实现从长远的角度看问题。这也导致根据自愿性的原则选择支付标准或者参不参保,大多数的被保险居民选择较低的付款水平,还有少数村民因自身条件不选择投保。参保居民也存在心理问题,认为15年后才可以领钱,时间久远,万一中间中断,之前缴纳的费用会不会还给他,这是他们最担心的一个问题。还有村民不大信任国家的养老政策,不愿意参保。

(四)地方政府监管不到位,激励机制不健全

在农村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主要还是依靠县里的社会保险服务机构。长此以往,一些贪污腐败、责任推卸、决策错误等一系列问题产生,造成政府本身的资金不到位,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是农民自己负担,在经济状况不好的情况下,参与社会保险的人自然很少,农民的参保率不高。

一些村民对于支付养老保险并不积极,在一定程度上与不完善的激励机制有关,虽然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居民具有一些优惠政策,如对于已经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的居民,每多缴纳一年,就多增发3%的基础养老金;也号召多缴多得,桓台县政府给予西潘村的被保险对象一定的缴费补助:缴100补30,300补40,500补60,600补60,800补70,1000补80,1500补100,2000补110,2500补120,3000补130,4000补140,5000补150。虽然缴费层次越高,补贴越多,但是比例越小。这些激励机制对村民来说作用不大,他们觉得缴满15年,时间太长,所以不愿意参加,再加上收入水平以及补贴比例的原因,更不愿意参加高档次的缴费标准。

(五)农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低

2013年,淄博市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始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淄博市提高了缴费等级,比之前多加了6个层次,一共有12个缴费层次:100、300、500、600等。西潘村的居民大多都是农民,基本上都会选择较低的缴费档次,如100、300、500。如果按每年缴500元计算,缴满15的话,100+500*15/139=154元,每月可领154元的养老金,而154元的养老金对于目前的物价水平显然不能满足村民的基本生活,这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缴费积极性。

三、结论

2014年2月7日,国务院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结合,创建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全体人民都可以得到公正的待遇水平,都可以公平地享受基本养老保险。但是,通过参与观察西潘村的实际缴纳养老保险的情况,发现西潘村居民的养老保险的参与率偏低,原因主要有五方面:农村居民对养老保险的认识不到位;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的影响;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低、受教育程度低;地方政府扶持不到位、激励机制不健全以及保障水平低等。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的禁锢,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多方面的支持,还得村民从根本上改变,即传统的思想观念,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02.28

[2] 赵丽娜. B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机构的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3]李海东.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在农村实施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14.

[4] 刘淑花. 全市农业经济稳步向好[N].朔州日报.2017,11-24(2).

[5]侯彦杰,张龄予.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4.

[6]刘昌平.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J].保险研究,2008(10).

猜你喜欢

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我们的新农村
我们的新农村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今日新农村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愿多出现这样的农村好报道
新天新地新农村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