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壬辰倭乱中朝日双方火器及其使用的对比

2019-10-21张正阳

科学与财富 2019年7期
关键词:火器朝鲜日本

摘 要:与大多数人传统印象中单纯使用冷兵器的古代战争不同,壬辰倭乱时的军队已经进入了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在战争中,火器的使用已经普及,并对双方的战术乃至战略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史料我们可以得知,明军火炮先进而日军善用火枪。那么,作为参战方之一的朝鲜,火器的技术特点以及与日军的火器对比又有什么特点呢?在于日军的对抗中又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当前我们对壬辰倭乱战争的回顾通常集中于“庙堂之上”的军阵攻伐,以及政治外交的博弈。现在,不妨让我们把视线集中在士兵手中的兵器上,感受其中的魅力,思考其对当时乃至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壬辰倭乱;火器;朝鲜;日本

朝鲜的火器

朝鲜制造火器由来已久,早在1377年高丽王朝时期便设立了专门的制造机构——火筒都监。在高丽王朝统治末期,为了抵御倭寇对朝鲜沿海区域的掠夺入侵,将领崔茂宣临危受命,就任火筒都监总管,立即防治了大批明朝的各式火器。最后在1380年,100艘装备了火器的朝鲜战船在镇浦附近摧毁了来犯的由500余艘战船组成的倭寇舰队。

在李氏朝鲜建立后,改设置军器监继续制造各式火器。因为与明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在朝鲜的火器上我们或多或少可以看见一些明朝火器的影子。比如“火车”就与明朝火器“一窝蜂”类似。这里说的“火车”并不是我们现在所指的交通工具,而是一种火箭发射装置,即通过火药的反作用力将箭矢推出杀伤敌人。可以比喻为古代的火箭炮发射车。1451年朝鲜造出了能一次性装载100枝神机箭的火车,并在壬辰倭乱中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可以搭载胜字号铳筒15具。据史料记载,这种新式火车曾在幸州山保卫战中被使用,给予了日军较大伤亡。

朝鲜的火器另一个特点是呈系统化。朝军将火炮以及铳筒都按口径的大小分为了天、地、玄、黄几个等级。按当代观点看来,有一种将火炮按不同口径进行军属火炮、师属火炮进行划分的意味。此外还有胜字号铳筒,据史料记载其基本口径为16毫米至18毫米,铳身长55厘米到60厘米,射程约为200米。按照尺寸来说胜字号铳筒已经可以划分为单兵武器,其重量轻,携带方便,火力强,在近距离战斗中的优势较为明显。此外,朝鲜的铳筒不同于传统的火炮发射弹丸,还可以用来发射箭矢。按照《国朝五礼序例》记载,这种特殊的“炮射箭”以原木或竹子制成,末尾加有铁片,发射时箭的大部分露与炮管外,利用火药的反作用力将箭射出。这种武器在海战中发挥了其强大的威力,可以说是古代版的“反舰导弹”。壬辰倭乱之时日式战船不同于中朝联军的战船,其战船是由几段结构拼接而成,船体并不结实,一但被这种“炮箭”命中龙骨位置,整艘船的覆灭便在旦夕之间。

日本的火器

在壬辰倭乱期间,日本火器存在着轻武器(铁炮)强悍无比,而在重炮领域却遭到中朝联军碾压的特点。在明军攻克平壤的过程中调集重炮轰击城墙给敌对双方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日军精良的轻武器又屡屡给中朝部队造成了较大伤亡。

由于日军在火炮领域实在是乏善可陈,其最具有代表性的火器便是被称作铁炮的火绳枪。最早在1543年,一艘葡萄牙商船漂流到了日本九州岛南部的种子岛,当地领主对随船携带的火绳枪很感兴趣,并命令仿制,与第二年仿制成功,随后火绳枪,或者可以称呼他的日本名字铁炮,就这样乘着日本战国时代的大潮,传播到了日本的每一个角落,在列国的纷争中大放异彩。

铁炮作为热兵器,相对于传统武器而言其优点毋庸置疑。在其有效射程内可以给士兵造成巨大的杀伤,铁炮的出现让尊贵的日本武士身上华丽的铠甲成为了可有可无的无聊玩具。

但是,铁炮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铁炮作为火绳枪,激发需要明火点燃火药,而作为引信的火绳在雨雪天气中又及其容易受潮,铁炮就将无法使用。而且铁炮的装填再发射过程也极为缓慢,训练有素的射手再发射下一发也要折腾1分钟。此外,铁炮的射击精度也不高,在日本战国时期由铁炮造成的杀伤大多是范围射击或者是流弹致死,而不是精确的狙击。

因为铁炮存在的这着以上的特点,为了尽可能的扬长避短,日本大名織田信长创造了一种叫“三段击”的战术,即将铁炮部队分为三列部署,依次进行射击、装弹,从而提高了火力延续性。日本战国时期最令火绳枪大放异彩的是1573年的长筱会战中,织田信长利用3000铁炮兵将号称“战国第一雄兵”的武田胜赖的甲州骑兵团打得尸横遍野,武田家七成以上的将领战死,此役彻底改变了战争的格局,从此铁炮名扬天下。

到了壬辰倭乱时期,铁炮已经成为了日军的主要武器之一,在铁炮部队掩护下,步兵骑兵的混成部队发起冲锋成为了日军的主要进攻战术。战争初期,而射程远,穿透力强的铁炮更是一度占据了上风,给朝鲜军队造成了重大伤亡以及心理上的威慑。

但是到了海战中,日军对铁炮的依赖则成为了其劣势。海战中两军舰队往往相距较远,铁炮在远距离攻击时就会暴露出攻击距离与威力不足的特点,而朝鲜海军则装备了大量火炮以及各式火器,可以在远距离上有效的攻击日本舰队。日本海军屡次被李舜臣将军率领的朝鲜海军击败,不得不说有双方武器差异的因素。

本文简单介绍了朝鲜语日本双方的火器以及在使用上的各自的特点。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朝鲜的火器传承自中国,在火炮一类的重火器上更加突出,所以在整个战役层面以及海战中更占优势。而日军在火炮层面则是劣势,而其单兵则依靠铁炮占据了一定火力优势,导致其在小规模冲突占据着优势,在更大额战役层面以及海战中则处于劣势。双方火器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场战争的走向。希望本文可以给对壬辰倭乱这一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以启迪。

参考文献:

[1] 崔官,壬辰倭乱——四百年前的朝鲜战争,2013年

[2] 柳成龙,惩毖录

[3] 柯胜雨,万历东征,2017年

作者简介:

张正阳(1997-)男,吉林省四平市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朝鲜语笔译。

猜你喜欢

火器朝鲜日本
着火了!快拿灭火器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朝鲜国庆"轻松"阅兵显自信
高空灭火器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朝鲜平静度过“金正恩生日”
韩要求朝鲜为泄洪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