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

2019-10-21李春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运动训练高校体育教学协调发展

李春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体育教学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保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强调知识的全面教授,还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尤为必要。运动训练是体育教学实施的关键途径,不仅可以促进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还可以凸显训练的优势。本文从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入手,通过阐述与运动训练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性,探究两者协调发展的具体教学措施,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协调发展

当今世界处于全面、高速发展阶段,政治、经济、科技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的相互渗透与融合给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体育作为一个特殊领域,在人才培养上也逐渐提出了新的要求,迎来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但由于我国体育教学长期受“自然体育”思想的影响,部分体育教学工作者将竞技运动中的一些基本内容作为学生强身健体的手段,这一错误认识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削弱了发展体育教学的力量。竞技运动的基础是运动训练,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特別是随着我国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上取得的傲人成绩,运动训练社会功能的独特性越来越突出,再加上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激发了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之间的矛盾,人们逐渐意识到两者之间的差别。但体育教学离不开运动训练,运动训练又依托于体育教学,因此,两者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关系。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而言,如何协调与运动训练之间的关系,是体育改革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概念分析

(一)体育教学概念分析

体育教学是以实现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形式。往往按照大纲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项教育过程。以向参与者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增强体质,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为基本任务。要求参与者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完成基本学习任务,遵循认识事物的共同规律和人心发展规律。从中可以看出,体育教学是一种可控制的教育过程,主要活动是教学,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从事身体练习,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获得思维发展。笔者认为,“教学”相对于“训练”而言,是一种活动,而真正能够实现活动价值的是“训练”。因此,训练也成为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手段之一。

(二)运动训练的概念分析

运动训练是实现体育目的、完成体育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通常需要教练员的科学引导,为全面提升运动员竞技能力而精心组织的教育过程。运动训练包括身体训练、技术和战术训练、心理训练、意志训练等,具有多向性、系统性、针对性、应激性、计划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等特点。除了身体四肢训练外,还涉及自然力和各种辅助训练。由此可知,运动训练是一种专门的教育过程,基本形式是训练课,受教学、比赛的影响。在具体实践过程由两方面需要所决定,一方面是文化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是竞技运动专业的需要。相比教学中的技术,战术上的“训”与“练”是辛苦漫长的,而且贯穿运动员成长始终。

二、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在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面对新的教学形式,改革历程中所受到的传统教学理念与方法的阻碍也逐渐凸显出来。现阶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下现状。

其一,教学理念比较陈旧。当下大部分高校教师在体育教学认知上一直处于不强调、不作为的状态,完全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课时任务,对学生的训练也以演示——自主练习为主,教学组织创新意识有待提升。其二,教学模式比较落后。特别是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教师仍以学生身体素质锻炼为教学重心,对于专业能力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关注比较少,没有与运动训练有效结合,导致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教学氛围比较枯燥,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其三,教师师资力量比较薄弱。随着高校体育改革的深入,不仅课程设置越来越丰富,教学方式也逐渐追求多样化。在此背景下,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水平。但目前高校在体育教学师资力量上的投入明显不足,很多体育教师身兼多职,容易造成体力和精力的透支,无法更好的进行体育教学,影响整体教学质量。

三、体育运动训练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运动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专业技能和运动水平,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坚持全面性原则。该原则主要指在进行运动训练时,要将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有效结合,根据项目自身特、运动员运动水平和阶段性训练目标,协调训练安排,做到面面俱到而不是盲目性训练。身体训练指通过借助科学的练习方法,强化运动员身体素质,为接下来的专项训练奠定身体基础。专项训练是为了获取某种技能或针对某种专业性体育项目开展的持续性的专业性训练。两者在最终目的上具有一致性,主要的区分在身体机能变化上,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区别对待性原则

所谓区别对待主要指充分考虑运动员身体素质、项目类型、运动员水平等,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制定针对性训练方案,满足不同运动员的训练需求,确保不同运动员能适宜训练负荷,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训练方法。由于不同运动员个体发展更具有培养性和代表性,因此,运动训练中越来越关注个人训练,比如在排球训练中,有的运动员扣球技术不成熟,有的运动员接球不熟练等,这就需要教练员安排针对性的个人训练,帮助运动员获得成长。由于高校学生多,教师少,为了提高训练的有效性,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实施区别对待原则,不断提高运动员专业体育技能。

(三)主体积极性原则

在新教育改革形势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高主体积极性贯穿教学始终。在体育运动训练中也一样,教练员必须明确告知运动员的训练目的,激发运动员主动训练意识,调取积极性。把运动员看做体育运动训练的主体,训练过程中改变运动员的训练思想,从“要我训”转变为“我要训”,从主观意识上提高对运动训练的重视程度,进而唤醒运动潜能,实现“授人以渔”的知识传授过程,培养运动员吃苦耐劳、勇于创新、深入思索的品质。

四、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之间的差异

作为一种人类活动,体育运动真切的反映了人类本能运动需要和社会对人的塑造,既可以满足生理和心理需要,又能够环节人精神上的压力,从而完善人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财富创造提供保障。体育运动正是具有了此种功能才逐渐受到大众的喜爱,在高校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运动训练作为体育教学的一种形式,与体育教学在自然功能上具有相似性,但在社会功能上却具有很明显的差异性。就自然功能而言,与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大致相同,即共同谋求人的健康美,两者就这一点是可以相互学习与借鉴的。就社会功能而言,运动训练的目的在于创造出更好的运动成绩,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增长的需要;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未来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此种差异化也决定了人在体育活动中行为方式和手段上的不同。从人的承受能力来看,体育教学活动对人的体力和精神发展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不会涉及承受能力之外的内容;而运动训练则以突破人体生理正常功能和心理承受力为代价,为了取得竞技的胜利。但这两项功能在关系上绝对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有着广泛的联系与影响。也正是此种差异折射出了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相似点。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要与运动训练协调发展。

五、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之间的相互关系

结合上述对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叙述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关系。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赛事的具体表现,在规定的体育任务中完成预期体育目标,取得体育赛事的胜利。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训练是以提高大学生或运动员体育成绩为目的,在专业教师或体育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的专业化训练过程,一般包括身体训练和战术训练两部分,不需要进行较強的教学过程。在此种活动训练中,学生通过反复、繁琐的身体练习活动,完成训练目标。此种训练方式受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具体包括训练场地、教学水平、学生身体素质、日程安排等,这些都需要体育教学的合理组织。从理论角度来看,体育训练作为一种教学形式,有很明显的教育本质,对学生成长有着积极作用。其一,可以强化学生文化素养,学生在接受体育训练的同时也在受到专业体育技能和体育文化的熏陶与教育,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协调发展。其二,运动训练作为竞技体育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即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可以更加专业化。由此可见,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可以协调发展,两者在指导思想、最终目的上具有一定交际,可以互相促进。

六、高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可借鉴性

根据上文相关叙述可知,运动训练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中,并没有充分将运动训练作为全部教学内容,只是从运动训练中学到了一些比较有效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但还没有具体落实到教学实践层面。虽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隶属于两个范畴,在结构上上存在差异,但不可忽视的是体育教学追求的人体健康与运动训练达到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功能的完善效果存在一致性,可见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在的生理原理是相通的,运动训练中也包含着教学的因素,在方法和原则上也套用了一些教学的方法与原则,这也是运动训练的“教育性”体现,因此,从中可以反映出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之间有可以借鉴的余地。

其一,体育教学可以借鉴运动训练的先进知识和科学技术,满足育人需求。其二,体育教学可以借鉴运动训练的专业方法,不断提高教学的专业性,丰富教学手段。其三,运动训练可以借鉴体育教学中的一般规律,以提高运动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其四,运动训练可以总结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经验,从而提炼出更好的教学手段,促进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升。

七、高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协调发展的策略分析

(一)树立协调发展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思想指导。在高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协调发展中,教师首先要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之间的差异性与互通性,找准教学的契合点,为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提供思想保障。首先,对教师群体而言,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协调发展理念的树立将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甚至会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学习态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二者的相互结合,借助体育教学引导体育训练,通过运动训练完善体育训练。其次,作为学习主体,也要培养学生协调发展理念,让其充分了解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之间的关系,能够积极主动地通过在体育教学中参加运动训练,发现体育学习的魅力,培养体育学习兴趣,传承体育运动精神。

(二)建立强大的师资队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是教学活动的的组织者、实施者与参与者,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与教学过程的优化与教学方法的实施息息相关。在学生眼中,教师是知识的综合体,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但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无法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途径进行传播;有的教师学历很高,但在教学过程中找不到有效连接知识、学生、教师的纽带。面对此种情况,高校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和提高教师各项教学水平,建立强大的师资队伍,为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提供教学保障。其一,可以积极引入高专业水平的体育人才,此类人才不仅具有丰富的体育知识,还具有较强的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融合能力,能够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体育竞赛,自身具有优秀的体育精神。当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退役运动员,或邀请现役运动员来校开展主题讲座、学习等活动,带动大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其二,高校要为在职体育教师提供进修的机会,鼓励他们走出去,学习与借鉴优秀教学经验,积极参与各种学习、函授活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率,获得学生的认可与肯定。

(三)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

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设置,习惯于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整合。但在高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需要考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身体素质发展方向,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内容和训练项目,让学生全方位感受体育学习的激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首先,要以阳光健康为体育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运动训练,不蛮干、不赌气、不盲从,科学选择学习内容。其次,关注学生体育兴趣,除了基本的走、跑、投、跳外,还要选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体育自信。比如在已有的体育项目中增加羽毛球、排球、网球,又或者开设具有趣味性或挑战性的项目,像瑜伽、健美操、游泳、野外生存、攀岩、空竹、台球等项目。此外,从性别角度考虑,为了照顾女生体育运动学习兴趣,还可以引入一些形体培训、礼仪培训等课程,实现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凸显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协调发展的价值。

(四)创新高校体育教学手段

结合上文叙述来看,在高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体育教学可以充分借鉴运动训练的专业性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组织过程。以往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将重心放在“教”上,一味地满堂灌和机械式练习,忽视了学生实践主体,甚至会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会削弱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激情,出现厌课、逃课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协调发展中的出现,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让其感受到不一样的体育学习过程。比如在田径教学中,可以按照田径运动训练的形式,组织田径队,对学生进行队员选拔,并在接下来的实践中严格训练。为了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可以引入过山丘、跨洪沟等障碍游戏,缓解机械跑的枯燥性,同时还可以释放学生压力。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组织小组之间开展PK,以竞技的形式强化学生体育学习向心力,培养学生竞技意识,充分实现在运动训练中完成体育教学,达到两者的协调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学生身体素质,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关键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既要注重教学优化,也要适当的融入运动训练,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促进二者协调发展,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体育学习能力,培养体育运动精神,实现全面发展,为培养竞技型体育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于俊振.探究高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J].陕西教育(高教),2019(02):23-24.

[2]倪振华,龚慧敏.浅谈如何提升高校体育运动训练的有效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3):85+87.

[3]张国俊.简述高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6):1-2.

[4]吴宝璋.如何将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融合[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11):114-115.

[5]程少宇.浅谈高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协调发展[J].新西部(理论版),2015(12):154-155.

猜你喜欢

运动训练高校体育教学协调发展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浅谈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浅析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
试论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策略
浅谈田径短跑项目运动员训练后的恢复方法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