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垃圾渗滤液水质特性及其处理技术探讨

2019-10-21张桐源

科学大众 2019年11期

张桐源

摘   要: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与水质特性及处理技术的选取存在密切关联,文章简要分析了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性,围绕吸附材料与人工湿地处理工艺、生物床+臭氧氧化+SBR法组合工艺、两级DTRO膜系统处理工艺3个层面,探讨了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及其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水质特性;膜处理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由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与雨水、污水等水分混合产出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呈黄褐色或黑色,带有刺鼻气味。近年来,我国垃圾总量的年均增速超出10%,其中有近85%的城市垃圾选取卫生填埋法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将产生对环境有害的垃圾渗滤液,因此,对其处理技术的优化提出了迫切要求。

1    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性分析

1.1  水质干扰因素较多

影响垃圾渗滤液水质的因素包含垃圾性质、雨水渗透量、垃圾填埋时长、处理技术过程与防渗方法等,其中雨水渗透量与垃圾填埋时长对水质的影响最为明显。伴随垃圾填埋时间的延长,渗滤液的颜色由黑色转变为褐色,说明初始阶段渗滤液的生物化学性良好,由于氨、氮浓度的不断增加导致其生化性能有所下降。同时,由于渗滤液由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重金属等多种成分组成,有机物占比偏大、至少包含90种,其中,小分子量的脂肪酸将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灰黄霉酸含量将逐渐上升,并且还会受外部水进入的影响,导致水质发生变化[1]。

1.2  化学需氧量与氨氮浓度关系

通常渗滤液中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數量达到数万,伴随填埋时间的延长,COD的减少速度将逐渐减缓,且当氨氮浓度增加至一定数值后,COD将保持不变。

1.3  重金属与色度关系

在生活垃圾与工业污水混合后,将导致渗滤液中的重金属颗粒含量增加,致使色度产生2 500~4 000次的变化,且渗滤液带有强烈的刺激性腐臭气味。

1.4  元素浓度差异较大

垃圾渗滤液中不同元素的分子比例呈明显差别,其中磷元素的浓度含量较低,氨、氮元素与有机物的含量较高。

2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及其具体应用探讨

2.1  吸附材料与人工湿地处理工艺

选取沸石、炉渣两类吸附材料,质量比为1∶1,将其作为中间基质层添加在人工湿地装置中。在人工湿地装置设计上,选取玻璃钢作为主要材质,将长、宽、高分别设为1.650 m,0.525 m和0.600 m,采用水平潜流式湿地,前后进水、出水配水区均为0.150 m,利用粒径为15~30 mm的卵石缓解渗滤液的冲击。基质层填充结构分为3层,底层选取粒径为15~30 mm的砾石填充,层厚为0.150 m;中间层选取粒径为5~15 mm的沸石与炉渣填充,层厚为0.250 m;上层选取粒径为1~5 mm的细砂与土壤填充,层厚为0.125 m,其上为污水层。渗滤液从配水区流经污水层到达基质层,再经由出水区流向清水区,通过控制液位控制管阀门的开闭即可实现对湿地床内液面的调节。在水力负荷为0.03 m3/m2·d的条件下使湿地装置运行45 d,可观察到其COD去除率达到60%,NH3-N去除率最高可达99%,TN去除率控制在80%~90%,证明采用炉渣、沸石吸附材料可将渗滤液中的NH4+被吸附在基质表面,利用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实现氮素的有效去除。与此同时,渗滤液中Cr,Cd,Ni,As,Hg,Pb等重金属的去除率也保持在80%~90%,说明湿地基质中的炉渣、沸石、土壤等物质对重金属发挥了有效的吸附、沉淀作用,且微生物对重金属颗粒也起到了富集作用。

2.2  “生物床+臭氧氧化+SBR法”组合工艺

选取三级填料垃圾生物床、臭氧氧化、SBR法联合处理工艺进行渗滤液处理,该装置的设计水量为400 m3/d,由以下4个处理单元组成:(1)厌氧池,平均有机负荷设为4~6 kg COD/m3,水力停留时间设为3 d,利用水解菌等专性厌氧微生物将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为无机物,提高出水的可生化性,降低渗滤液的污染物浓度。(2)三级垃圾填料床,将其水力负荷设为0.8~1.4 L/m3垃圾·次,进水频次设为2次/d,温度设为30 ℃,借助多种微生物群落使渗滤液在表层、中间层与下层分别发生好氧生物反应、兼氧生物反应和厌氧生物反应,实现有机污染物、氨氮、色度的有效去除。(3)臭氧氧化池,将臭氧实际流量设为262 mg/L,臭氧氧化时间设为30 min,pH设为7.51,温度设为15~25 ℃,用于降低渗滤液中COD质量浓度,提高BOD质量浓度与B/C值,借此增强渗滤液的可生化性、降低其毒性。(4)SBR反应池,将进水时间设为0.5 h,曝气反应时间设为5 h,沉降时间为2 h,排水时间为0.5 h,MLSS设为3.5~4 g/L,供氧量为2.5 mg/L,待完成反应处理后将剩余一定量的污泥,借助污泥泵使其回流至厌氧池,利用污泥消化池将剩余污泥经消毒处理后外运至废物处理站,达到排放标准[2]。

2.3  两级DTRO膜系统处理工艺

选取“调节池+气浮池+两级DTRO膜系统”处理工艺,工程设计进水流量为200 m3/d,其中以两级DTRO膜系统为核心处理装置,主要由以下3部分组成:其一是预处理系统,利用篮式过滤器将厌氧池流出的渗滤液进行过滤处理,阻挡固体颗粒的排出,随后采用过滤精度为50 μm的砂率器进行冲洗过滤,配合精度为10 μm的芯式过滤器防止出现硅垢、硫酸盐结垢问题。其二是两级DTRO膜,利用一级、二级DTRO膜系统分别进行浓缩液与透过液的处理。其三是吹脱系统,将从二级DTRO膜流出的透过液排入脱气塔中,脱除CO2等酸性气体,待其pH达到6后排入净水贮罐中,实现渗滤液的达标排放。

3    结语

垃圾渗滤液具有水质波动大、COD与氨氮质量浓度高、含有重金属颗粒、有机物质量浓度高等特点,采用传统物理化学法、生物处理技术难以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须结合具体的水质特性进行处理技术的组合优化,提高生化系统处理能力、实现菌株有效降解,更好地强化垃圾渗滤液处理实效。

[参考文献]

[1]王凯,武道吉,彭永臻,等.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及应用现状浅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8(1):1-12.

[2]伊李寿,金娟.试论垃圾渗滤液特点与处理技术比较[J].化工管理,2018(26):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