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隋朝墓志书法风格

2019-10-21王鑫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7期
关键词:墓志楷书

摘 要:隋朝由分裂走向了统一,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发展也走向融合发展。其中,隋朝书法的历史贡献精要概括为“上承六朝,下启三唐”。由于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隋朝融合前代书法特点,其书法种类繁多,风格多样。文章把隋朝书法中的墓志作为研究对象,从墓志的发展历程和墓志作品来阐释隋朝墓志书法特点以及分析隋朝墓志书法风格,从而对隋朝石刻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隋朝;墓志;楷书;书法风格

一、墓志的形成与发展

书法发展伴随着文字的产生而发展,文字需借助载体达到传播与保存的价值。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文化差异、经济生活等存在的差异,文字载体也呈现出多种面貌。先秦石刻较少,多是在天然石上镌刻而成。东汉摩崖刻石居多,其代表作为“汉三颂”:《郙阁颂》、《石门颂》、《西狭颂》。这一时期是中国书法史上石刻书法的第一个高峰。东汉时期碑文化发展迅速,碑文内容多样,形制完善,汉隶发展走向成熟阶段。北朝墓志兴盛,主要记载墓主信息及生平事迹等,置于墓中。墓志经过发展演变,虽有特定的格式,但风格多样。墓志发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有重大联系。东汉以后,士大夫好功名,希望死后名流千古。由于魏晋禁碑政策以及佛教思想影响,墓志盛行,且便于保存。这一时期是刻石书法的第二个高峰,为楷书的成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准备。

墓志发展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的刑徒砖。《秦始皇陵西侧赵背户村秦刑徒墓》被认为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墓志。秦代刑徒砖内容少,书写草率,形制多样。汉代刑徒砖记载死者的详细信息,以便于家人安葬。秦汉刑徒砖虽与墓志有较大差异性,但目的与作用是一致的。西汉画像石、东汉时期的封门题记等石刻文字虽然与成熟化的墓志相差甚远,但它们的目的是一样的,对墓主人的身份识别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成熟后的墓志形制統一稳定,多方形,平卧放置,墓志身上有盖,通常放在墓门口和墓室之中。汉代重视厚葬,树碑之风产生。西汉石刻立碑的形成尚不完善。东汉碑石林立,墓碑记述墓者信息,追述宗祖,扬功颂德,与后来出现的墓志十分相似,可以看作墓志是从碑文逐渐演变过来的。魏晋时期,禁碑政策为墓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初期墓志形制与碑相近,但由于墓中的空间限制,由长方形竖式改为正方形卧式。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墓志形式更加精致。隋唐是石刻书法的第三个高峰期,墓志雕刻精致,数量众多,内容丰富,书法风格多样,对分析隋朝书法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隋朝墓志发展概述

墓志是汉魏南北朝以来将墓主人的信息写刻在砖、石、木等载体之上的,然后埋葬在墓中的一种袝葬品。魏晋南北朝时期,墓志逐渐成为“王公以下,咸共遵用”的丧葬品。墓志在发展过程中,形制不断变化,方形、碑额、墓志铭等各要素发展更加完善,其形制及内容也多为后世所承袭。

南北朝时期楷书形成,但由于时间较短,楷书中仍存在隶书特征和别字杂糅现象,楷书规范化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隋朝大一统彻底消除了南北朝文化交流的局限性,有力的促进了南北书风的融合。在融合过程中,呈现出从尚韵书风到尚法书风转换的变化。隋朝处在魏晋南北朝和唐之间,其书法风格与审美观念正处在从尚韵到尚法的过渡环节,隋朝楷书逐渐趋向法度化,这正是北碑向唐碑的过渡阶段。

隋朝书法融合性与过渡性的特点是发展的必然结果。晋朝时期在书法创作中更具有自由性。唐朝尚法度,讲究规则。尚韵与尚法体现出了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果某一方向被推崇到极致,则会导致严重的混乱,影响书法发展进步。经过隋朝书法的过渡发展,至唐时,楷书发展到了新的高峰。隋朝楷书墓志数量众多,艺术风格多样,多出土于河南洛阳。隋朝墓志中,楷书居多,充分体现出隋朝书法的过渡性和融合性的特点。以“二王”为代表的南朝书风清新典雅,但随着不断发展,呈现出一种阴柔美。因此,在隋朝稳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下,借助北朝的阳刚之美来弥补和改变南朝书风的短板。北朝书法虽然不像南朝书法那样柔弱浮华,但是却缺少严格的规范,文字使用混乱的现象依然存在,带有明显的隶书痕迹。在隋朝大一统的社会环境中,隋朝书法在南北书法的自然融合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了包含南朝书法的典雅庄重和北朝书法的刚健朴实的新书风,促进了楷书法度化的发展,为尚韵到尚法的转化提供了现实条件,隋朝书法在南北书法的融合过程中体现出的过渡作用正显示了其历史地位与价值。

隋朝楷书墓志众多,隶书墓志也有一定的数量。隶书产生于战国时期,汉朝发展兴盛,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衰落,隋朝时期很难看到隶书的使用。北朝后期出现了复古潮流。周文帝实行全面复古政策,内容涉及政治、官吏等内容,其中也包含文字的使用方面。南北朝时期楷书的广泛发展与运用,使人们对秦汉文字有所生疏,以至于不能准确识读秦汉古文内容,但同时帝王政策的实施对楷书的稳步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篆隶楷三体杂糅现象,虽阻碍了楷书的发展,但也逐渐形成了书写隶书的新风气,对此后篆隶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三、隋朝墓志书法风格分析

南北朝以及隋朝时期,世家贵族大都集中在河南、河北等地区,因此这时的墓志大都保留了前朝的书法风格,隶书笔意仍然存在。此时,世家名人在文化认识与发展方面也相对具有保守的特征,整体风格质实朴茂,楷书发展相对来说较为落后。隋开皇二年的《高潭墓志》,志文兼具隶书和楷书特征,这与北朝后期推行的文字复古政策密切相关。借助楷书端正的架势,同时具备隶书的显著特征,整体显得有些过于拘谨规整,缺少生动感,却也体现出一种高古风气。

隋朝南北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南北书法风格的融合代表了时代的新风格,同时反映出隋朝文质兼备的新书风。隋开皇十七年葬的《张通妻陶贵墓志》字势平正,结构疏朗,线条挺拔,富有弹性,灵活且稳重,平淡中体现着法度的严谨化,很好的体现出南北书风融合的结果。隋大业十一年入葬的《伍道进墓志》字形偏长,严禁规整却不死板,主笔挺拔,笔画爽利,搭配协调,在北碑基础上楷法进一步得到提高。隋开皇十七年的《董美人墓志》,字距、行距间隔较大,整体具有端庄脱俗之感。结构严谨,字势平正,主笔舒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隋朝墓志在凿刻过程中,由于工匠水平的差异,书丹者的笔画形态或多或少会受到一定影响,隋朝工匠精湛的刻工技术将隋朝楷书推向更加成熟的发展方向。南朝书法流畅自然,崇尚妍美;北朝书法朴素刚健,崇尚质朴。隋朝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南北文化交流更加深入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南北融合的审美观念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具有妍质之美的隋朝书法促进了楷书的成熟发展。

隋朝墓志或经过精密的安排,经过书丹以后,再由工匠刊刻,整体匀称整洁;或者直接在墓志上凿刻,整体单调粗糙。隋朝楷书风格多样,逐渐走向成熟,开成熟楷书的先河,唐朝楷书在此基础上发展到新的历史高峰。

结论

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经过南北分治以后,隋朝建立,实现了统一。南北朝文化融合之后,隋朝书法也在南北书法的基础之上更加深入的融合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隋朝墓志中楷书数量众多,楷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质的发展变化,逐步走向法度化,为成熟楷书的发展树立了典范,还出现了总结楷书的理论文章,开唐朝尚法书风之先河,在中国书法史上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地位。

作者简介:

王鑫 性别:女-1994-12 籍贯:山东省淄博市 职务:硕士研究生 学历: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书法艺术研究。

(作者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墓志楷书
楷书的教与学
《兰亭序》对初唐楷书风格构造的影响
墓志文体起源研究综述
浙江宋元墓志漫谈
楷书
图说书法(七十九)
楷书
楷书
隋唐墓志伪刻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