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形势与对策研究

2019-10-21岳赵寒胡启龙

种子科技 2019年18期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形势对策

岳赵寒 胡启龙

摘   要:农业信息化是实现传统农业转型为现代农业的利器。从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入手,剖析了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展望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前景,认为农业信息化必定会迅速发展,先进的信息技术及智能化设备必然会运用到农业的各个领域。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发展;形势;对策

1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农业信息化是基于现代信息科学理论的支持,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实现的工具,进行收集、分析并整理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同时运用这些信息达到控制农业生产活动全过程的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专业知识为主体形成新型农业。农业发展必然朝着信息化方向前进,农业信息化将会在加快转变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必然会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变革,成为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我国农业信息化起步相对较晚,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化正走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2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形势

2.1   资金不足

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相对稳定、完善的机制,硬件建设方面和软件开发配套项目相对偏少,建设和运维存在明显的资金不足现象。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在认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方面还没有充分发挥出主导的作用。目前,许多相关部门对于农业信息化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只是将侧重点放在了建设基础设施和提高信息技术水平这两方面。然而,要完成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工作,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与此同时,还要转变农民陈旧的思想观念,改变耕作方式,这些都是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1]。

2.2   人才缺乏

发展农业信息化需要大批量、各种各样人才团队的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研究型人才能够快速推动农业信息化进程;农业信息网络人才能够快速、全面地收集和整理并分析相关资源,做好网络设备、服务器的维护工作,及时更新管理信息,准确地为民众提供市场信息;基层人员需要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农民群众。然而,相对于广大农民而言,无论哪种人才在当前都无法得到满足。政府资金不足成为了阻碍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资金不足导致待遇偏差,因此无法吸引到足够多的优秀人才[2]。

2.3   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完善

我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农机化和水利的发展都相对滞后,大部分农业发展仍处于依赖天气的落后生产方式。当前,国家对于农业信息化投入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网络通信手段。我国农业信息的相关网站虽然有很多,但是良莠不齐,相对孤立,不仅缺乏信息交流,也缺乏系统性的管理,因此对于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4   农民群众的信息意识亟待提升

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素质和信息意识相对偏低,计算机的使用和智能终端的运用能力偏差,导致了信息需求的主动性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3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形势下的对策

3.1   强化政策性引导

建立农业信息化发展制度和规划,体现政府的政策性引导。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高技术和高投资的社会福利项目,不仅需要做好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做好后期的运维工作。在整个过程中,若没有政府政策导向性和资金支持,则难以维持。为此,我国必须大力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必要时采取招商引资、融资等方式进行资金的注入,从而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3.2   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第一步,对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和从业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相关政府工作人员的农业信息化认知,增强其管理和协调组织能力,使其成为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排头兵,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第二步,要求高等院校增设相关专业学科,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第三步,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竞争机制,吸引优秀的国内外人才从事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3]。

3.3   加大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农业信息化实现的基础便是完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以建设为重点。完善农村现有网络设施和通信系统,实现村村通互联网、户户通电话,让农民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提升信息化意识。

3.4   强化农民信息化意识

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受益者是农民,必须让他们感受到农业信息化的好处,并从中受益,否则就会沦为空谈。因此,需要在加强对农民信息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对农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加以提升,做好农业信息化建设必要性的宣传,明确农业信息化将会带来的好处,让公众接受农业信息的概念,摒弃传统观念。同时,需设立专门的便民服务热线,为农民提供咨询服务平台,农民能够通过服务热线及时了解市场最新动态。

总之,尽管我国在农业信息化方面起步较晚,尚不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农业信息资源储备,但只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着重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再借鉴国外成功案例,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抓住市场机会,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机制,充分利用农业信息资源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研究和资金投入,就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持续发展。

參考文献:

[ 1 ] 杨艺,朱翠明,王霞.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发展对策研究[J].情报科学,2019,37(5):53-57.

[ 2 ] 黄景明.“互联网+农业”模式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实践路径[J].江西农业,2018(24):78.

[ 3 ] 宋小令,熊江,刘瑞东.面向“互联网+农业”以信息化促进重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路径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8(18):282-283.

(收稿日期:2019-11-10)

猜你喜欢

农业信息化形势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