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浪县旱地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2019-10-21牛小凤

种子科技 2019年18期

牛小凤

摘   要:马铃薯作为一种营养全面丰富的农作物,成为古浪县最重要的粮、菜兼用型农作物。由于马铃薯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种植作物之一,因此加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力度,对于古浪县旱地马铃薯种植产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就古浪县旱地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旱地马铃薯;高产栽培;种植技术

近些年,古浪县的很多农户都通过种植马铃薯增加了农业收入,并赢得了良好的市场信誉,且已经逐渐成为古浪县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古浪县采用的是规模种植全膜垄作马铃薯,这种栽培技术如果实施不当,易导致马铃薯的产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也会制约马铃薯的品质提升。

1   旱地马铃薯种植地块及种薯选择

马铃薯在种植时,农户最好选用之前种植过玉米或者谷子的地块,同时,还可以采用深松机进行土地的深翻。经过长期实践发现,马铃薯具有土壤适应性较强的特点,古浪县土壤透气性好,有助于马铃薯根茎的生长。一些地势较为平坦以及土质较为疏松的地块作为首选地块,马铃薯一般土层15~20 cm,土层要求较为疏松[1]。所以在土地选用前,应采取深耕细耙的方式进行土壤处理,为马铃薯的种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选择马铃薯品种时,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以及自然条件,选择抗病性强、品质优良的品种,才能达到促进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稳步提升的目的。

2   中耕除草培土

经过长期的实践发现,古浪县种植旱地马铃薯采取的是夏播种植方式,应用在马铃薯全生育的中期,要求中耕、除草以及培土的次数不能少于3次。其中,在马铃薯进入发棵期后必须及时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以及培土。而3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则应该是:苗期采取深中耕、浅锄草的方式,加快马铃薯根系下土壤中下扎的速度;现蕾开花期则应该采取浅中耕、多培土的方式,促进结薯数量的增加;封垄前则应该采取浅中耕、高培土的方式,促进种植产量的增加。为了避免对马铃薯的块茎膨大和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封垄前深耕培土后不宜再进行中耕培土。另外,为了确保旱地马铃薯种植的品质和产量,在旱地马铃薯高产栽培时,应尽可能避免使用除草剂除草,可以采用黑色农膜覆盖的方式减少杂草数量。

3   播前准备

在马铃薯进行播种之前,应当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施肥处理。首先可以选用无机肥、有机肥或者底肥、种肥、追肥搭配的原则,另外马铃薯是喜钾作物,应格外注重钾肥的施用,肥料选择旨在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充分的能量。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市场上常见的多功能薯类起垄铺膜播种机不仅应用效果显著,而且可以在播种前根据播种密度的要求进行种植株行间距和深度的调整。另外,为了促进马铃薯种植的质量,种植人员必须在播种前13 d左右进行种薯的晾晒、挑选,避免因为薯种出现病虫害或者腐烂等问题,而影响到马铃薯产量的提升。在种植前2 d,种植人员应该将薯种切为40 g左右的块状,同时确保每块上有1个或者2个芽眼,确保薯种种植后的发芽率。

4   机械播种

严格按照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马铃薯播种。一般情况下,马铃薯的种植时间应该选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中旬,当室外温度达到5~7 ℃后,则可完成马铃薯的播种。在播种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机械应用的实际情况,实施更换地膜、添加种子、施肥以及施药等操作,才能在机械匀速前进的同时,确保播种的顺利进行。播种完成后,应及时使用除草剂、杀虫剂等进行虫害以及草害的预防,避免因为虫害或者草害的发生而影响到马铃薯种植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5   田地管理

马铃薯播种结束后5~7 d,种植人员应该及时进行膜上培土作业,不仅确保了幼芽顺利顶破地膜出苗而不至于出现烧苗的现象,同时培土作业完成后,膜下杂草也因为缺乏阳光照射而不能破土,从而达到有效防止杂草的目的。另外,由于古浪县采用的是夏播种植方式,如遇干旱天气,水分无法及时满足马铃薯的生长需求,所以在培土时,应该采取在垄上打2~4排小孔的方式,使雨水能够及时深入到垄内,确保马铃薯生长水分的充足[2]。

6   病虫害预防

经过调查发现,蛴螬是为害古浪县马铃薯产量的主要害虫,应针对蛴螬的特性以及以往马铃薯种植过程中虫害的出现率,选择符合要求的药剂,从而达到提升虫害防治效率的目的,为马铃薯后期的生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夏播种植施肥的要求,将20%的辛硫磷制成毒饵诱杀蛴螬和各类害虫,确保马铃薯的正常生长不受影响。另外,由于每年7月进入雨季后是马铃薯早晚疫病的高发期,在此阶段种植时,应使用代森锰锌、甲霜灵、金雷多米尔、阿米易迈、瑞凡、银法利等药剂喷洒大田,从而达到预防疫病发生的目的,为马铃薯产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7   收割

依据种植经验来看,马铃薯植株如果出现变黄或是枯萎现象,其茎块一般就停止生长,此时应当及时收割。尽可能选择天气晴朗时,在田地中迅速完成马铃薯收获、筛土以及装车,以此提升马铃薯的收割速度。而在选用机械设备收获马铃薯时,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将损伤率控制在2%以下,才能降低机械收获对马铃薯种植产量的影响。

总之,马铃薯不仅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同时也是最具生产优势和开发前景的粮食作物之一。所以,加强旱地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力度,不仅实现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目的,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同时也为古浪县旱地群众的脱贫致富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 1 ] 彭强.山旱地全膜马铃薯垄上微溝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20):83,85.

[ 2 ] 任亚廷,任冠峰,程伟,等.山旱地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世界,2018(8):45.

(收稿日期:201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