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高考天津卷文科综合历史第12题解析暨新课程新高考的思考

2019-10-21郑晓峰孙熙隆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高考思想核心素养

郑晓峰 孙熙隆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改论,“大一统”思想,高考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 2019 )15-0023-06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实践经验。滥觞于先秦时期的“大一统”思想,在秦汉时期终于转化为实践,其成败之经验与教训为古代先贤不断发展、完善,终成为千百年来深人人心的思想观念,演变为国家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重要思想基础。2019年高考(天津卷)文科综合历史第12题以此为立意,突出学科综合能力考查,蕴含核心素养目标,给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以积极启示。试题如下: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据《论语》《孟子》

(1)依据材料1,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

材料2:“万承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

“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2)依据材料2,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

材料3:董仲舒说:“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

(3)材料3中,董仲舒看到“至今不可善治”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春秋大一统”。依据材料1、2、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董仲舒“大一統”理论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1)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礼乐制度。孔子主张复兴周王朝;孟子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战乱,民心思定。春秋时期,周王室仍有影响力,孔子对周天子抱有期望;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孟子对周王室不再抱有幻想。

(2)强调法、术、势的作用;主张以法治国、法随时变;宣扬君权至上。秦奉行法家思想,富国强兵,进行统一战争结束割据局面,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朝推行严刑峻法,实施暴政,迅速灭亡。

(3)适应时代需要,发展了大一统理论,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一、试题解读与相关史料、课程资源分析

试题材料1选取内容出自先秦文献《论语》《孟子》。应该是基于控制难度及阅读量考虑,试题对相关材料进行了适度摘编。该小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历史文献研究历史、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孔子、孟子所生活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在这一“礼崩乐坏”、争霸战乱频仍的时代,百家诸子虽各有思想主张,但又有着趋同的政治追求,那就是天下一统、息兵罢战。孟子的“定于一”、墨子的“尚同”、韩非子的“兼天下”等都含此意。包括对战国乱世悲观失望、专注于自身精神解放的庄子也说:“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强调君主统治“人卒”的重要性。当然,在具体如何实现统一和统一后的治国方式上,各学派又有着不同主张。依据材料,学生能够看出孔子和孟子思想的相同点都是实现天下统一,且恢复“礼乐征伐白天子出”的盛世也是他们共同的主张,也就是恢复西周礼乐制度。而孔、孟不同之处在于,孔子的“一匡天下”是希望天下一统,且一统于周王室;孟子则主张由解民于倒悬的“万乘之国”的新王来完成“定于一”的历史使命。这里需要学生调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内容,对比判断、分析归纳,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答案。在此基础上,试题提升考查力度,进一步追问孔子、孟子主张异同的原因。相同点如上所述,不再赘述;相异的原因,所给材料中未见明确表述,要求考生要运用历史学习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加以思考,即任何一位思想家的理论都脱离不开其所处的历史时代。正如丹皮尔所说:“一个人不管愿意不愿意,总是当代思想界大军的一分子,他只可能比这支大军的行列走得稍微远一点。”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周王室虽已衰微,但影响尚在,孔子亦对周王室心怀留恋,因而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之语。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周王室沦为附庸终至被废,因而孟子虽延续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继续主张实行西周以来的礼乐制度,但在一统天下方面却已寄望于“新王”。对此,萧公权先生早有论述:“孟子黜霸,其意在尊王而促成统一。然所尊者非将覆之周王而为出之新王,所欲促成者非始皇专制天下之统一,而为先秦封建天下之统一。简言之,孟子之意在乎立新政权以复旧制度。其留恋封建之情绪,拥护封建政治之主张,皆略同孔子。相异者所循之途径而已。孔子欲存姬周以复兴封建。孟子则图于移朝易姓之后,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之盛世。”本小题设置,貌似平淡无奇,但在提取信息、归纳比较中,包含了对历史思维、逻辑推理等方面能力素养的考查功能。

材料2延续着“统一”这一主题,通过法家思想在“兼天下”主题下的政治主张及其实践,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材料内容均出自先秦文献《韩非子》。设问为“依据材料2,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兼天下”本身即为天下一统,与材料1的主旨相同,故不属于思想特点。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即可提炼概括出其特点在于“强调法、术、势的作用;主张以法治国、法随时变;宣扬君权至上”。对于法家思想,吕思勉先生曾这样评价,“法家之学,在先秦诸子中,是最为新颖的。先秦诸子之学,只有这一家见用于时。而见用之后,居然能以之取天下,确非偶然之事”。有鉴于此,试题紧接着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其实这是在引导学生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带来的历史结果。根据所学知识,学生可以概括出秦通过商鞅变法实现富国强兵,兼并六国,进而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新时期。若依据教材具体内容,解答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统一度量衡、郡县制等,想必也可适当得分。这些都属于法家思想实践的成功所在。而秦统一后不知更张,继续沿用法家理论来治国,过于强调严刑峻法,以至暴政,旋踵而亡。“秦始皇既并天下之后,还不改变政策,这是秦朝所灭亡的大原因。这种错误不是秦始皇个人的过失,也不是偶然的事实,而是法家之学必至的结果”。通过这一设问,可以考查学生对于法家思想辩证的和批判性的思维,认识历史发展的复杂性、曲折性,同时“由此引导同学更深刻的认识秦朝大一统的进步性和国家治理方面的局限性,汲取秦朝暴政的历史教训,突出历史的镜鉴价值”。

本题材料3及设问,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命题思路及呈现形式。按照一般的试题设置,这里应要求学生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时期,汉依然不能实现“善治”的具体表现,即教材所述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等。然后再设问为解决这些问题,董仲舒提出了哪些新的思想主张,而学生可依据教材归纳为董仲舒汲取各家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并提出“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以及三纲五常等。但本试题在此回避了对这些常态问题的设置与内容考查,而以陈述句的形式对相关内容作出概述,为后面的问题提供过渡与铺垫。这样设计,大约出于以下考虑:一是本题主旨在于考查“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和完善过程,材料1已经设问历史背景,此处再设问汉代历史背景,既显重复又冲淡了试题主题;二是董仲舒思想是教材重点,一般学生都能掌握,此处若再设题考查,就指向了僵硬的知识点考查。因此,第3小题以材料3和陈述句叙述为铺垫导引,将考查的点落在董仲舒“大一统”理论的历史意义之上。这样的设问凸显了试题情境的新意。依据材料1、2、3,结合所学知识,学生应该能够概括出董仲舒的“大一统”理论:适应时代需要,发展了大一统理论,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至此,试题以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过程为情境依托,综合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综合能力。

“大一统”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汉书·王吉传》:“《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辞海》解释为:“大,谓重视、尊重;一统,指天下诸侯统一于周天子。后因称统治全国为一统。”“大一统”的思想观念在我国思想文化史上源远流长、影响重要。《诗经》中“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这一观念的初步体现,此后历经春秋战国的社会动荡与变革,至汉代董仲舒臻于完善。此后,“大一统”的观念深入人心,成為古代中国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观念,经年累世,铸就了中华民族日益强大的凝聚力,也使华夏文明延绵不断历久弥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华民族历经乱世而终为一统,政治上有中央集权制度的保障,思想上亦基于“大一统”观念,使人心思定而“定于一”。“大一统”所形成的凝聚力不是封闭、狭隘、单一的民族观念,而是包含着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丰富具体的内容。随着历史的沿革、变迁、发展,其内涵也更加丰富多彩。“华夏文明照耀天地间,使人们具有自豪感和自信心,因而是无比的精神力量。它要求人们统一于华夏,统一于中国。这华夏与中国不能理解为大民族主义或者是强大的征服力量,它是一种理想,一种自民族、国家实体升华了的境界。这种境界有发达的经济、理想的政治、崇高的文化水平而没有种族歧视和阶级差别,是所谓‘大同。有鉴于此,根植于我们每一位华夏子孙心中的家国情怀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强意志也就找到了其历史根源。

二、试题启示暨高中新课程、新高考的思考

高考的核心功能在于“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研究高考动态能够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分析讨论本试题,思考当前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与考试改革,我们可从中得到如下启示。

(一)善于引导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过“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教师在我们的历史课堂中要善于对我国历史思想文化方面进行挖掘和升华。我国文明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以及后世的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在治国理政、核心观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等方面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今年天津卷第12题所选择的“大一统”这一切人点,在现行的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体现为由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但课程并未深入展开。作为常规教学,我们可点到为止,但若在文科班或此后的等级考班级教学授课中,我们就应围绕这一主题,探究董仲舒“春秋大一统”思想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及其现实意义。进而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思想和政治传统,各民族交融的历史经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及以人为本的古训,是先人留下的优秀文化传统。正是这些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使我们在面对近代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时,可以长久支撑,不屈不挠,汲取新知,革故鼎新,终于改变了近代中国社会向下沉沦的屈辱局面,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社会的上升”。这是历史课所特有的德育功能,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和引导,家国情怀的养成就不会流于形式,也不会成为空谈。

(二)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随着2017版高中新课标的颁布,通过核心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成为指导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依据。尽管当前高中教学仍在使用原有的模块教材,但这并不能成为落实核心素养要求的障碍。通过深入研究学习新版课标的目标要求,掌握新课程理念,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利用我们所熟悉的现有教材,充分发掘其内涵,也能够很好地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今年天津卷第12题所呈现的考核要求,基本上涵盖了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唯物史观下的历史发展演变、时空差异下的思想变化、一手史料的史料实证、对“大一统”思想历史地位的理解认知与归纳阐释,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无不契合着学科素养的相关要求。当然,就目前而言,这种对照尚处于浅层次,在今后的历史教学或考试评价中,学业质量水平的四个等级划分才是关键参照标准。

(三)用学业质量水平要求指导教学和评价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后,一线教师首先面临的一个困惑,就是在备课中如何设定教学目标。前期,通过大面积的新课标培训,老师们都能理解原有的“三维目标”与现在的学科核心素养并不矛盾,也知道学科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凝练与整合,进而明确学生在课程学习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些理念一线教师普遍接受,但到具体设计备课和教学实施环节,往往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仍感到无所适从。部分新课改年级的教师,在撰写教案时仍然沿用“三维目标”,这就违背了本轮课改的基本要求,偏离了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方向。其实,相对于实验版课标,2017版新课标最大的优点就是在教学实践层面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其具体表现就是学业质量水平标准的划分。

“历史学科学业质量代表着历史教育质量的国家要求,是连接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考试评价的桥梁,对历史教学、评价及考试命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版课标中,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将学业质量水平划分为4级,在考试评价体系中,学业水平2是高中在本学科应达到的合格要求;学业质量水平4,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因此,在教学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不是简单的对照和呈现5个核心素养,而要依据不同年级,按照学业质量水平加以确定。高一年级针对合格性考试的历史教学应以水平1、2为目标,而高二针对等级性考试的课堂教学,就应以水平3为基础,努力达到水平4的要求。2019年天津卷第12题设问1为比较孑L孟主张的异同并分析原因,就体现了“时空观念”水平4的要求:(1)在独立探究中,将问题置于时空框架下;(2)能够选择时空尺度做出合理的论述。同时也体现了对“史料实证”水平4的要求:(1)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2)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史料;(3)在评述历史时,能够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取舍;(4)能够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论述。而对孔孟主张不同的原因分析,还体现了“历史解释”水平4的要求:能够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假说或提出新的解释。至于“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在试题中也均有体现,不再赘述。因此,建议老师们在设计教学时,要根据所在年级的学业质量水平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规划具体的教学过程,在每一节课中努力达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要求。

(四)对教学资源的适度拓展

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自主构建课程内容结构、开发拓展教学资源已经成为一线教师的共识,照本宣科的情形越来越少。尤其史料教学,已为课堂教学常态。但是,在教学资源的选择和使用上,尚存在不足和欠缺。有的课堂,史料堆砌过多,缺乏主题;有的史料运用仅用于证明教师或教材的观点与结论,缺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考量与意识。实际上,在课程资源的使用上,首先要紧紧抓住教材这一根本的教学资源。首都师大赵亚夫教授在给天津高中教师的培训中,就多次强调了要以教材为基础,以教材为最重要的资源开展教学,对此笔者也深感认同。吃透教材内容,在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史料、图片、地图的基础上,再有选择地补充其他教学资源。今年高考天津卷客观题第1题,所选择的两幅青铜器图片,一幅为人教版必修教材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课的原图,三星堆青铜礼器(羊头罍);另一幅为人教版必修教材配套地图册中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鎏金铜面罩人头像。教材没有展示闻名遐迩的司母戊鼎或四羊方尊,偏以三星堆青铜器示人,恰恰要突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这一基本特质。教学中如能稍作停顿,加以介绍,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其次,还是要根据所在年级的学业质量水平要求来考虑教学资源的拓展。作为合格性考试的高一年级,应尽量以教材为依托,完成合格性的教学任务,达成基础素养目标。而在等级性考试的课堂教学中,就应该围绕核心素养的较高标准,在教材基础上拓展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眼界,提升关键能力,完善必备品格,形成正確价值观。在这方面,历年的高考试题都有着很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五)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一轮的教学改革

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也相继开始了新一轮的高中课改。选课走班、核心素养、新版课标以及即将使用的新版高中教材,让很多教师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其实这是每一次改革都必有的一种心理反应。回顾天津2006年开始的高中课改,当老师们第一次拿到必修模块教材时,同样对课堂教学感到无所适从。但是十多年走过来,老师们逐渐适应了模块教学,熟悉了“三维目标”,更是形成了以学生为本、加强素质教育的课堂理念,谁也不会否认上一轮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时至今日,当新一轮课改开始后,很多老师对现行教材心生留恋,对新教材有一种不自觉地抵触。其实大可不必,做为历史教师应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从更为宏观的现实背景中认识和体会本轮新课改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新的课改在实践中会面临很多困难,课改本身也存在不足,需要改进,但是,我们仍要主动去了解、熟悉、掌握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新一轮的改革。历史发展中从不缺乏批评者,但是能够推动历史进步的往往是那些行动者和建设者。

2019年全国高考天津卷是现行高考模式下的最后一年,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明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将实施新的高考方案。主动研究全国及自主命题省市的高考试卷,把握高考导向,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高考思想核心素养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
阿吾(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