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庆阳市北石窟寺群的佛教造型题材与风格

2019-10-18史旻

艺术评鉴 2019年17期
关键词:北魏佛像艺术风格

史旻

摘要:甘肃庆阳市南部地区的北石窟寺群,是甘肃省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总共有五个组成部分,包括楼底村一号窟、石崖东岸石窟、石道坡、寺沟石窟以及花鸨崖。北石窟寺群始凿于北魏,后期历朝历代也都曾在此地开窟造像,有着较为丰富的石佛造像遗存,彰显了我国陇东地区在古代时期高超的佛教艺术造诣。文章将简单阐述北魏时期北石窟寺各个窟龛中石佛造像的题材与风格,以通过文字的形式记录北石窟寺群佛教造型艺术的独特历史与文化价值。

关键词:北石窟寺群   佛像   题材   艺术风格   北魏

中图分类号:J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7-0185-02

甘肃省是我国古丝绸之路的必经要地,沿着这条古道多个国家进行了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密切交流与发展,也使得处于特殊地理位置的甘肃留存下了大量珍贵的古文化遗产,石窟寺便是其中之一,窟中的佛教造型极具浓重的历史文化价值,而因受当地地质因素的影响,甘肃省的诸多石窟中只有北石窟寺群的佛教造像为石雕,其余窟中的佛像均为泥塑或者是泥塑与石雕结合。如此看来,北石窟寺群的佛教造像则更显珍贵和特别。

一、北石窟寺群的地理位置以及发现简述

北石窟寺群地处陇东高原董志塬的西面始凿于北魏,目前发现的遗存包括北魏、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宋朝等各个时期的开凿,总共有309个石窟龛,其中165窟和北魏晚期的石佛造像,处于覆钟山的崖壁之上,覆钟山又地处蒲茹两河交汇之地,在蒲河的西岸,是居士沟,居士沟南部是闻名已久的鸡头山,居士沟北面又有大坡山,在这种地理环境中,北石窟真正是远离喧嚣、山水环绕,十分符合僧侣参禅。

宋朝以前多是造像,宋朝以后基本上是对之前造像的保护与修缮,但是石窟寺群内的各种佛事活动依然延续,例如盂兰盆会,以及明朝时期的佛灯贡献等。清朝时期,对165窟进行了修缮,在《重修石窟寺诸神庙碑记》中,对当时的修缮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录。然而在清末时期,因为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我国西北地区于1862年爆发回民起义,战乱波及董志塬北石窟,导致寺庙中的僧侣逃散避难,北石窟寺自此废弃。到1920年,我国宁夏地区又发生了地震灾害,北石窟寺地区受其震波影响,导致寺院部分石窟佛龛被滑落的崖体掩埋,北石窟寺也因此在人们的眼中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

二、北石窟寺群佛教造型的题材

北石窟的开凿与当时的政治文化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北魏时期的各代皇帝,均热衷修功建德,不管是皇亲贵胄,还是普通的黎民百姓,都受到僧侣的教化,崇尚佛教,贵族祈求“皇室繁荣、帝业永昌”。百姓祈求家人幸福安康,但不管是什么身份,他们开窟造像,都是表现了自己对佛祖虔诚的崇拜,也折射出当时人们的精神信仰。北魏时期佛教信仰以迦叶佛、释迦佛、弥勒佛为主要信仰对象,而这三佛又分别被称之为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从过去到未来的佛像继承,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是皇室的继承,彰显北魏皇室传统的永续。北石窟寺群的建造,比较多的石佛造像题材是七佛与三佛造像,这也体现出在当时环境下,七佛、三佛的宗教信仰,在当时非常盛行。另外还有一佛二菩萨的石佛造像,在北石窟寺群中也是比较常见的,并且这类造像题材,一直贯穿于整个北魏的佛教造像。

(一)北石窟寺中的七佛造像题材

“七佛”造像,源自于古印度的健陀罗艺术,七佛实际指的就是包括释迦佛以及释迦佛之前的六佛,在《七佛经》中有关于七佛的记载,其佛号分别为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俱留孙佛、俱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等。石像工匠师傅常常将七佛与弥勒或者是西方的无量寿佛进行组合造像,多为常见的是七佛与弥勒佛的组合,在这类造像组合中,弥勒有时候是佛装、有时候是菩萨装,与七佛共同组成八佛。

大约在公元2世纪,佛教艺术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在河西石窟以及克孜尔等地,都发现了关于佛题材的造像。北魏时期,在北石窟寺群的数百个窟龛中,有两处窟龛以七佛题材的石佛造像,一处是165号窟龛,另外一处是北1号窟龕。165号窟龛是以七佛为主尊佛造像,分别置于三壁处,在正壁有三尊石佛,南壁和北壁各立两尊,并且每尊石佛的身后都各自配备了两尊侍立菩萨。窟龛的西壁设计为窟门,窟门的两侧各立一尊弥勒菩萨石像,在165号的外窟,还雕刻了阿修罗与普贤菩萨的石像。总的来看,北石窟寺群中165号窟的石佛造像,主要以七佛为主,弥勒菩萨为辅,这种沿袭了古老佛教题材石佛造像,与健陀罗艺术以及河西地区的七佛相比,有了很多创新的地方,特别是8米高的主尊主佛,在之前的造像中是非常少见的,另外就是165号窟将七佛与弥勒菩萨的布局设置进行了改变,主佛设置为三壁三龛,弥勒菩萨则是放置于正壁的对面,弥勒菩萨的高度为5.8米,次于主佛,也是凸显弥勒菩萨的补处身份。

在北1号窟龛中,也有七佛题材的造像,在其中心柱上面的八面龛中,雕刻有八尊结跏趺坐佛,也可以说是八佛题材。在《北石窟寺论文集》中有对其论述:佛着通肩式袈裟,胸前有“U”形衣纹,两腿向外的平行纹,两腿之间有“U”形纹饰的圆形衣角。在其两侧面方位,各立一菩萨。这与北凉佛塔上的七佛像造像十分相似,区别也只是在两侧多加的侍立佛像。

北石窟寺群中的165号窟龛与北1号窟龛,都有七佛石像题材,这也就体现了当时当地的百姓对七佛的崇拜与信仰,究其原因,之所以在北魏时期盛行七佛题材造像,主要缘由首先是因在很多相关的佛教典籍记载中,有关于七佛的各种功德,这是吸引七佛信徒的主要因素。在《佛说观佛三昧海经》中的《念七佛品》中提到,观七佛造像,能够富贵荣华,死后有佛祖接引,来世再生还能有佛像或者是菩萨像,除此之外,还能祛除妖魔邪祟,治病救人等诸多益处。

(二)“三佛”造像与“一佛二菩萨”题材

三佛也就是三世佛的信仰,在公元2世纪左右就传入我国,特别是《法华经》、三昧婵法等对三世佛信仰的宣扬,使其在魏晋时期都极为盛行。北石窟寺也受三世佛宣扬的影响,在石窟寺造像中将三佛作为造像题材之一。第229窟就是三佛造像题材,东面正壁以及南北的侧壁各有一龛,均为一佛二菩萨石像,佛像均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姿势为结跏趺坐,两侧则为侍立的菩萨像。

在北石窟寺群的窟龛造像中,一佛二菩萨的佛教造型题材较为多见,165窟龛的七佛题材主尊都在其佛像两侧配有两名菩萨侍立,还有北1号窟龛的主尊、八面龛以及四方龛中的佛像,都是一佛二菩萨的造型,这些都可以被理解为一佛二菩萨题材的佛教造像。包括在113号窟、237号窟以及244号窟中的佛像造型,也都是一佛二菩萨,但是因为很多被风化严重,而且在造型上极为相似,所以很多佛像类型难以确定。

三、北石窟寺群佛教造像的艺术风格

北石窟寺群的佛教造像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由当时甘肃陇东地区的文化传统,以及不同阶段人民群众以及制作工匠的审美意识所决定,他们在塑造自己的信仰时,就是依照自己的情趣去塑造自己所需要的佛与菩萨。

首先是犍陀罗艺术风格的佛教造像。在北石窟寺群众开凿较早的窟龛北1号窟,其中心柱上端的八面龛中八尊佛像,其面庞方直,结跏跌坐,身穿通肩袈裟,佛衣衣批是对称的弧形排列,特别是通肩袈裟是犍陀罗艺术中最为普遍常见的样式。

其次,在第165窟的七佛石像的造型上,佛像面庞方直,略显圆润,双肩圆实,整体造像的身材显得健壮厚实,面部表情威严,带有一种北方人特有的坚毅、醇厚的形象特征,与当时同时期的云冈石窟中昙曜五窟中佛像面相特征較为相似。

再次,北石窟寺群的佛教造像风格,还带有南朝士大夫独特服饰与画风的影响,带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元素。服饰上,南朝的士大夫多喜欢宽襟宽袖、褒衣博带的装扮,这种装扮有一种说法是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相关,南北朝时期政治局面动荡不安,文人士大夫既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抱负,但是又因官场变化朝不保夕的时局,担心自己人生的起落浮沉,为了释放内心的苦闷,他们追求玄学,主张精神自由,体现在服饰装扮上就成了宽襟宽袖飘逸自然的褒衣博带造型。

北石窟寺群是甘肃省极具代表性的石窟遗存,相对于其他石窟来说,更加受到学者与研究人员的关注,我们期待更多的人参与到对北石窟寺群的研究中来,能够更加全面的探索北石窟寺群的文化艺术奥秘与价值。

参考文献:

[1]魏文斌,唐晓军.关于十六国北朝七佛造像诸问题[J].北朝研究,1993,(03).

[2]董华峰.试论北魏陇东石窟的八面体中心塔柱[A].北石窟寺论文集[C].庆阳市瑜华印务有限公司,2009.

[3]史苇湘.产生敦煌佛教艺术审美的社会因素[J].敦煌研究,1988,(07).

[4]王霞.“秀骨清像”、“褒衣博带”——论北魏石窟汉化造像样式的确立及成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2,(06).

猜你喜欢

北魏佛像艺术风格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17世纪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18世纪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庄重与理性
佛像面前的 菩萨
北魏通语的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探析
北魏乐籍制度考
浅谈北魏以来庄浪地区的石窟营建
孝文帝爵制改革后的北魏散爵封地
佛像面前的菩萨
欧洲的艺术风格派系与服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