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年,那些人……

2019-10-18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9年34期
关键词:师专老赵剑桥

时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东西?为什么能改变一切、带走一切,更可留下一切?昨天仿佛还在眼前,今天却悄然过去,我们的生命总是那么有限。那些属于我们的时光亦是如此缥缈,拥有时毫无察觉,待往事呈过眼云烟时,方才大梦初醒……

【浓浓师恩】

小橡皮,你试试

我上高二的时候,学校来了一个女老师,说要接我们班,当班主任。大家都很激动,坐着静等。

她给我们开班会,一开口,居然说的是侉子话,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多少有些惊愕。那么多年,我们都生活在方言的荒山野岭里,那天,她的声音,像突然绽开在眼前的一朵奇葩,让我们惊艳叫绝。直到多年以后,我们才明白,她说的不叫侉子话,叫普通话。

她教生物,我的生物成绩很好,我们班的生物成绩都很好。我们都喜欢听她讲课。她的普通话中,还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到底是什么味道,隔着十几年的岁月风尘,一直想到今天,我也没有想清楚。

她的丈夫在县里的广播站,是个领导。有一次,她说,小橡皮(她总是喊我“小橡皮”),你试着给广播站投投稿吧。我稀里糊涂写了一篇,寄去了。一个周六的中午,我们正在宿舍前面洗衣服,同学喊我的名字,说:快听,广播里正在播你的稿子。我的心咚咚乱跳,说不清是激动还是害怕。我屏住呼吸,静听,那天正午的风好像故意跟我作對,大得癫狂,刮得广播音东西乱窜,我只断断续续听了个大概,居然听出了一头汗。我写的稿子,全城的人都听到了。为此,我激动了很长一阵子。

高三的元旦晚会,班主任老师从广播站为我们借来了一套设备,让我们大开眼界——一个大录音机,还有一个可以别在衣领上的无线话筒。这在上世纪80年代末,是个稀罕玩意儿。那天,班主任喊住我,说:小橡皮,你试试,当当主持人。我别着话筒,听着录音机喇叭里传出来的怎么听也不像自己的声音的声音,穿针引线,竟然成功地主持了班里的晚会。

晚会结束的时候,老师摸了摸我的头,极为赞赏地说:小橡皮,你主持得不错。

班主任家住在附小的对过。傍晚的时候,我们到附小的小操场去背书,经常看到她在几间平房里出入。高考前一个春天的傍晚,她遛弯的时候,叫住了我,鼓励我好好学。那一个黄昏,凉风习习,风吹起她额前的刘海,一起一落的,像跳跃的黑色丝绸,漂亮极了。她说了些什么,说了多长时间,我统统忘了。只记得我要回学校的时候,她和我招手的姿势,是那么温暖,霎时,仿佛地老天荒。

我当时学习并不好,而同桌李建宇总是班里的前三名。有时候,我会不间断地盯着李建宇看,然后便不停地问自己,除了他会气功,我们俩到底差在哪里呢。一遍遍地问过,又一遍遍无法抑制地自卑。好在我的这个说普通话的班主任老师,眼睛并不总盯在几个学习好的同学身上。她常常笑眯眯地对我说:小橡皮,你可以试试……

那个春天过去,河开了,草绿了,短袖上身了,高考已经很近了。然而,猝不及防的是,班主任老师随着丈夫一起调走了。她站在讲台上,只是简单地和我们交待了几句,然后,她,以及她好听的普通话,就像一朵云彩,飘走了。

我怅惘了很长很长一阵子。也许,老师并不知道,一年的时光,我心中的荼蘼花,因她开得正烂漫。然而,一低眉,一转眼,所有的花事,随着她的离去,零落殆尽。

现在还常常想起她。想起她的时候,耳畔就会暖暖地回响起一句话:小橡皮,你可以试试。

(作者马德,选自《当代青年·我赢》2014年第12期,有删节)

赏读品析

选文以“小橡皮,你试试”这一人物话语为线索,将班主任老师关爱、鼓励“我”的几个故事巧妙地串连起来,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一位温柔善良、鼓励学生的好老师形象。

【书摊风景】

书贩子赵叔

我的师专真是魅力无穷,连外面的人也愿意玉成师专就读的学子们。瞧,走来一个拎着两个大黄旅行包的中年男子,他呀,是售书人老赵——

听说老赵是从效益不错、旱涝保收的国营单位辞了职,提着两个大黄旅行包做起了书贩子。老赵的书,全是正版名著,又都是半价。那年头,“打折”这个词语还没有进入生活,老赵就给清贫又喜欢读书的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

老赵自己更快乐,他幽默地说,挣钱多少是小事,俺是贩卖知识的,图个品位,——俺是不是和知识一样的金贵?

如果说卖书真能为老赵带来些许效益的话,那他还从事一项纯粹体力劳作,仅仅是为了方便我们的工作,——义务进行图书交流。你不想保留《三国演义》了,想换本《水浒传》,他就帮忙找人换书。

那时,每隔一阵,我们就问,老赵几天没来了?——老赵几乎等同于我们共同的亲戚!老赵曾说过,我就爱看娃娃们看书的样子。

想起老赵,我就想起剑桥大学的旧书商台维。1896年,这位旧书商来到剑桥,摆了一个小书摊,从此一待就是40年,直到1936年去世。剑桥的老师宿儒为了表扬他对剑桥的贡献,共同为他举办了一场大型餐会,以台维先生为上宾。台维去世后,剑桥人为他出版了《剑桥的台维》一书!

老赵像台维一样可敬,他把卖书这件事做得庄严而伟大,以自己的绵薄之力播撒着文化。只是遗憾的是,我的师专却没有为这样一位默默奉献者撰文以正名。

推算一下,老赵大叔如今也怕六十多岁了,您过得可否安康?每一个帮助过我们的人,都应该铭记在心的。

(节选自张亚凌《我的师专》,题目为编者加,有删改)

赏读品析

在作者眼中,书贩赵叔经常背着大包,穿梭在各个宿舍楼间,给学生们送来丰富的精神食粮,这也让学生们十分期待他的到来,甚至由书贩赵叔联想到了剑桥大学的旧书商台维。赵叔、台维,他们都有着同样的特质,用书籍温暖了很多学生的心!

结构上,本文虽平铺直叙,却于旧记忆中重拾那个鲜明的小人物,使他的身影在一路书香中,变得更加清晰。

猜你喜欢

师专老赵剑桥
拉萨师专?马云教育基金启动 : 捐资一亿,十年赋能3000名西藏一线教职人员
Cambridge Audio(剑桥)CXA80解码/放大器一体机
行走在涵养“童心”的教改路上
——江苏省连云港师专二附小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实践
剑桥能源周的启示
拉萨师专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的调查与分析
老赵印象
随身带着救命钱
老赵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桐城师专为例
赵会计做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