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展/表演范式及其相关研究综述

2019-10-18叶思齐

新媒体研究 2019年16期
关键词:观展日常生活

叶思齐

摘  要  受众研究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新兴媒介对人们生活的大量渗透,受众及其在日常生活实践当中的媒介消费愈发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观展/表演范式成为最有力的受众研究范式。文章主要梳理国内外关于观展/表演范式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  受众研究;观展/表演范式;媒介消费;日常生活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6-0026-05

1  观展/表演范式的提出和引入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受众的角色相应变化,对于以电视受众为主的效果研究,以及文化研究的《接收分析》受众研究范式的不足,学者们纷纷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其中,观展/表演范式最具理论系统性。

英国社会学者阿伯克龙比与朗赫斯特(N.Abercrombie and B.Longhurst)在1998年于《受众》一书中提出观展/表演范式(Spectacle/Performance Paradigm,SPP)[1],成为80年代霍尔提出编码/解码范式后,最重要的受众研究范式。两位学者以扩散受众、观展、自恋、表演社会等概念,构建观展/表演范式。该范式认为媒介影像大量进入日常生活,人人直接间接地成为受众,将自己呈现在他人面前,也同时想象他人如何看待自己,重视受众的媒介消费行为所展现的自我形象的搜寻与建构。

观展/表演范式将“消费与认同”的观点纳入受众研究,不仅将受众视为社会建构的产物,更重视受众在媒介消费行为中所产生的再建构过程,其研究焦点在于受众的主体认同[2]。

国内引入观展/表演范式来研究新媒体时代的受众行为始于台湾地区。黄光玉指出,随着当代学术社群研究与论述的焦点逐渐转向后现代、认同政治、全球化等方向,观展/表演范式成为当前受众研究的新趋势[3]。张玉佩则多次运用观展/表演范式来分析受众,在《中华传播学刊》《新闻学研究》等期刊发表受众研究的文章。她在2003年的博士论文《当代阅听人研究之理论重构:试论阅听人的思辨能力》中,以观展/表演范式分析网络社群,提出“网络受众”和“循环文本”的概念,认为网络受众可以在网络场域共建文本;并且探讨了观

展/表演范式对于研究受众主体性和思辨能力的启示,强调在当今的媒介景观中,受众的媒介消费行为包括“受众对媒介内容产生的再建构”[4]。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观展/表演范式从提出至今不过20年,目前国内外对于观展/表演范式的研究不多,且纯理论层面的研究较少,基本都以该范式作为分析框架来解读特定受众群体的媒介使用行为和主体认同建构过程;部分文章指出了范式存在的不足,对其进行补充和修正。

综合现有文献看,研究场域主要在网络空间,研究对象集中于粉丝迷群、青年群体、虚拟社区及平台用户等受众,分析特定群体如何通过具体的媒介消费和观展实践来构建主体认同。

2.1  不同受众群体的媒介消费和认同建构

2.1.1  粉丝迷群

粉丝作为最积极的主动受众,观展/表演范式成为解释粉丝社群的最佳理论,当前运用观展/表演范式来分析的最多的受众就是粉丝迷群。这类研究主要以观展/表演范式作为框架来观察、解读粉丝的媒介消费行为和认同建构过程,较关注粉丝在文本和意义的消费与再生产中如何进行自我展演和认同建构。在研究方法上,综合使用网络田野观察、访谈、问卷调查、文本分析等多元方法。

2005年张玉佩在《从媒体影像关照自己:观展表演范式初探》中以观展/表演范式为分析框架,研究了村上春树的迷社群在文学网站中通过媒介影像消费来进行自我主体建构的过程。张嫱在2007年的博士论文《新媒介环境中的受众研究——以虚拟社区中的追星族为例》中,以此框架分析了玉米(李宇春粉丝)的媒介使用和生产行为;提出国内迷群以网络虚拟社区为家,藉由观看和表演来建构自我认同,投射自我于偶像文本,将偶像视为家人的特殊媒介使用行为模式[5]。

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和媒介文本的丰富,新的迷群出现,其媒介使用行为和身份认同建构引发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部分学者以观展/表演范式作为研究框架,对中国大陆美剧迷的身份认同建构进行研究。文卫华最先研究该议题,张赛男在此基础上聚焦美剧迷具体的交流实践,通过文本分析来考察《生活大爆炸》粉丝在豆瓣小组内的交流活动中的表达、互动、想象等,以归纳美剧迷身份认同建构过程的最直观路径[6]。

另外,丁依宁对亚文化中的弹幕使用族群进行研究,以观展/表演范式来分析弹幕族群参与弹幕生产、消费的动因及其认同。研究发现受众通过弹幕构建了“观赏共同体”的想象,甚至形成一种“仪式”;弹幕促进了使用族群的认同与凝聚,但群体内部也出现了因年龄、知识背景差异而造成的分

裂[7]。关于亚文化中的认同建构研究还有Anderson用观展/表演范式来分析嘻哈文化,朱姝对K-POP迷的认同研究等。

2.1.2  青年群体

除了粉丝群体,另一大研究对象是青年。这些研究主要以观展/表演范式来分析青年在新媒体使用、网络社交活动、社会消费行为中的认同建構。大多直接借用该范式来解读青年的媒介消费行为,进而总结归纳其认同建构的路径,很少对影响青年的主体认同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目前仅发现佟菲做过相关研究。

佟菲主要通过量化研究,结合深度访谈,在观展/表演范式下考察青少年在新媒体使用中的自我认同建构。该研究首次厘清了影响认同建构的中介变量,发现少年自我认同与媒介素养、自恋人格、自我表露倾向、学习成绩等中介变量显著相关,与媒介接触时间、父母文化程度等中介变量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且,青少年的新媒介使用风格具有表演者、盗猎者和游戏者的特征[8]。该研究对于受众主体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史丹则聚焦青少年中的“非主流”群体如何在媒介影像中实现自我建构,探讨形成“非主流”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发现,“非主流”群体是扩散受众,他们是个性的、自我的、热爱表演的,却也在消费文化的鼓吹下沦为流行文化的附庸[9]。

韩春丽引入了时尚消费和性别文化的研究视角,以观展/表演范式為框架,研究青年女性白领的品牌消费和身份认同;通过对YOGA时尚社区中的三大论坛“shopping归来、美容护肤、品牌沙龙”的精华帖的文本分析发现,女性白领通过社区舞台的观展与表演,构建出“我是谁”和“我们是谁”的身份认同,但呈现的女性白领形象仍未脱离非理性消费形象,仍处于“被观看”的地位,未摆脱男权视角[10]。

沈宏芬关注中国城市青年劳动力身份塑形这一社会学问题,以观展/表演范式和后情感主义作为分析框架,指出情感和风尚消费正在成为青年劳动力身份建构的新形式,消费了劳动力身份的对抗性,是对城乡、阶层等传统的社会分层模式的补充[11]。该研究聚焦青年作为劳动力的身份建构问题,视角较为新颖,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但缺陷在于缺乏实证分析,说服性不足。

2.1.3  网络虚拟社区及平台用户

第三类研究对象是阅读、问答、视频分享、网络新闻跟帖等各类虚拟社区及平台用户,仍以研究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和主体建构为主。既有文献主要包括对Wretch网站、Facebook、YouTube等照片视频分享网站的使用者的研究,以及对豆瓣、知乎、跑步App等平台用户的相关研究。

台湾学者许琼文(Chiung-Wen (Julia) Hsu)首次对网络相簿分享网站——台湾的Wretch网站(中文名为“无名小站”)的使用者进行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和观展/表演范式分析了使用者对于Wretch网站的使用动机和独特的舞台展演现象;研究发现,随着虚拟社区和现实生活的边界逐渐消失,媒介的渗透、表演、功能和参考是“新”的满足形态,这与互联网上的“扩散受众”的特征相一致,并建议学者采用观展/表演范式来研究互联网用户在不同技术功能下的行为,如博客[12]。而后,Birol Gülnar,?ükrü Balc?和Vedat ?ak?r三位学者对Facebook、YouTube等个人照片视频分享网站的用户的使用动机进行系统研究,发现主要有自恋和自我表达、表演、消遣、娱乐等7种动机,每周使用频次是影响动机的最大因素,且使用动机中存在性别差异[13]。当时的Facebook和YouTube还是个人照片视频分享网站,尚未演变为社交媒体,但这篇文章对之后与社交媒体相关的受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朱悦琳在2016年的硕士论文《奇观展演范式下虚拟阅读社区的用户研究——以“豆瓣读书”为例》中,以“豆瓣读书”为个案,创新地将观展/表演范式用于虚拟阅读社区的用户研究,从用户在社区中的自我展演,社区中圈层的形成,以及社区用户与作者、出版商、渠道商的关系这三方面对社区用户进行考察,分析其活动心理,并对我国的图书营销策略提出建议[14]。史文妃关注受众对移动应用程序的使用情况,对跑步社群App及其用户进行研究,在《寂寞星球不寂寞:Nike+Running跑步社群成就跑者的展演荣耀》中用田野观察法对Nike+Running跑步社区受众的App使用、品牌传播管道和相关活动进行观察,论述了使用者如何通过使用App融入跑步社区,App相关功能如何满足消费者的自我展演、建构自我认同,如何增强用户对跑步社群的归属感,肯定其品牌社群营销策略[15]。两位通过特定平台的个案研究,总结出社群营销策略,反哺生产环节,体现社群经济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受众研究。

2.2  文化认同与想象共同体

当前也有部分研究主要运用观展/表演范式来解读相关的文化现象,分析受众对该文化的认同与建构。

例如,贺夏蓉在《观展/表演范式下女书及女书文化传承场域变迁与文化变异》中探究了女书文化如何在媒介影像、受众消费行为、政府在场等多元面向的新场域中跨越主流价值取向、构建认同并实现传承[16];蔡骐、谢莹在《受众视域中的网络恶搞文化》中分析了恶搞群体特殊的文化心理及自我认同的确立方式[17]。

值得注意的是,有学者以周立波“海派清口”现象为个案,分析受众对城市文化的想象与认同。朱剑虹认为这是城市文化的观展与表演,指出互联网参与式文化的兴起可能给受众创造新城市文化的可能,但也可能会因此遮蔽[18]。邬聪媛将观展/表演范式与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和媒介奇观等理论视角相结合,系统分析受众对上海城市想象共同体的认同建构,认为周立波“海派清口”现象的扩散是建立在周立波本人、传媒和迷群依托上海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而建构起的城市想象共同体的文化

认同[19]。

近年来,关于城市传播的研究逐渐兴起,随着媒介、城市、受众、日常生活的渗透和融合,观

展/表演范式或许会被更多地运用在受众对于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认同建构等研究中。

2.3  影响主体认同建构的因素

不同媒介、不同受众对于自我认同的建构自然不同,同一受众群体内部也有很多差异和个体异质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地球村”中的受众在媒介使用中还会受到不同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关于影响主体认同建构的因素,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媒介组织或生产者、权力、结构、意识形态这四点。

文卫华通过对大陆美剧迷的身份认同研究,指出生产者促成了粉丝身份的形成,粉丝本身的兴趣爱好、文化品位、媒介资源等结构因素会影响媒介使用和身份认同。强调在分析美剧迷的媒介消费和自我主体建构的过程中,要考虑生产者和迷群的影响,还要考虑到结构和权力的不平等,避免过于美化美剧迷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据此对观展/表演范式提出补充和修正,如图1所示[20]。

赖彦如在《解读、观展/表演与文化资本:探讨<台湾龙卷风>网络社群的差异》中分析了电视剧《台湾龙卷风》的两个网络讨论社群的意义生成,并探究“文化资本”是否为受众解读差异的社会因素。研究发现,两个社群受众在角色认同、观看态度和价值判断上都有所差异;受众的文化资本,也有高低之别;受众不仅在观展/表演中进行意义解读和自我的再建构,也延续了文化资本的差异;文化资本是影响受众解读差异的社会因素之一[21]。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观展/表演范式是一个相对年轻的范式,也是一个较适用于当前媒介环境的受众研究的范式,目前在粉丝文化研究和认同建构研究中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随着新传播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以及新旧媒体的融合,媒介消费全面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极大地改变了媒介、受众、文本之间的关系,受众角色也不断变迁,学者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增强观展/表演范式对于受众研究的适用性和解释力,进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受众。

参考文献

[1]Abercrombie, N. and Longhurst, B. (1998). Audience: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 London an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2]张玉佩.从媒体影像关照自己:观展/表演范式之初探[J].新闻学研究,2005(6):41-85.

[3]黄光玉.再探“主动的阅听人”之核心意涵:质化与量化的异同[C]//中华传播学会2002年会暨论文研讨会,2002.

[4]张玉佩.当代阅听人研究之理论重构:试论阅听人的思辨能力[D].台湾:国立政治大学,2003.

[5]张嫱.新媒介环境中的受众研究——以虚拟社区中的追星族为例[D].北京:清华大学,2007.

[6]张赛男.美剧迷的身份展演和认同建构——对《生活大爆炸》豆瓣小组粉丝交流活动的考察[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3(5):48-53.

[7]丁依宁.受众的表演与想象弹幕使用族群研究[J].新聞春秋,2015(4):87-95.

[8]佟菲.想象表演与自我呈现——“观展”范式下互联网使用与青少年自我认同建构[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9]史丹.“非主流”群体的自我建构——以观展/表演范式为框架[J].当代青年研究,2009(7):19-26.

[10]韩春丽.观展与表演:女性白领在消费网络社区中的形象建构与身份认同[D].上海:复旦大学,2009.

[11]沈宏芬.情感的权力参与:新世纪以来青年劳动力身份塑形的新形式[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4(5):80-83.

[12]Hsu, C.W. Staging on the Internet:Research on Online Photo Album Users in Taiwan with the Spectacle Performance Paradigm.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2007,10(4).

[13]Birol Gülnar,?ükrü Balc?& Vedat ?ak?r. Motivations of Facebook, You Tube and SimilarWeb Sites Users. Bilig - Turk DunyasI Sosyal Bilimler Dergisi, 2010,54(54).

[14]朱悦琳.奇观/展演范式下虚拟阅读社区的用户研究——以“豆瓣读书”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6.

[15]史文妃.寂寞星球不寂寞:Nike + Running跑步社群成就跑者的展演荣耀[C]//2013年“两岸三地五院研究生研讨会”论文集,2013.

[16]贺夏蓉.观展/表演范式下女书及女书文化传承场域变迁与文化变异[J].山东社会科学,2010(11):34-38.

[17]蔡骐,谢莹.受众视域中的网络恶搞文化[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3):78-83.

[18]朱剑虹.海派清口——城市文化的表演与想象[J].国际新闻界,2011(3):46-51.

[19]邬聪媛.表演·奇观·想象——周立波“海派清口”现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20]文卫华.想象·表演·认同——中国大陆美剧迷的身份认同研究[C]//2009年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1]赖彦如.解读、观展/表演与文化资本:探讨《台湾龙卷风》网络社群的差异[D].台北:台湾大学,2006.

[22]金云云.跟·贴:一个表达/表演空间的生成[D].杭州:浙江大学,2017.

[23]白一婷.“红色爱豆”的诞生:观展/自恋循环中的认同建构与微观权力网络[D].南京:南京大学,2017.

[24]Joshua Atkinson. Conceptualizing Global Justice Audiences of Alternative Media: The Need for Power and Ideology in Performance Paradigms of Audience Research.The Communication Review,2005(8): 137–157.

猜你喜欢

观展日常生活
云音乐:音乐社区中的观展/表演行为研究
云上观展
文明比观展更重要
参观美术馆
发掘特色 以美育心
浅析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初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