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学视域下中日“佛系”文化差异的探析与反思

2019-10-18胡莹

视听 2019年10期
关键词:佛系群体日本

□胡莹

2018年12月3日,词语“佛系”被《咬文嚼字》公布为2018年中国十大流行语①。早在2014年“佛系”一词就传入了中国,直到2017年12月11日,某微信公众号发表了《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佛系”一词才迅速刷爆朋友圈,引起了人们关注。这篇文章将90后的佛系生活进行了细致梳理,编者将“佛系”扩展为“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的态度。

一、中国的“佛系”文化和走向

2017年年底,“佛系”引发了网友们的跟风,许多年轻人自称“佛系青年”,之后与“佛系”相关的词汇也应运而生。实际上,在佛系文化风靡之前,社会上的青年亚文化症候已经逐渐被感知。所谓青年亚文化,是“青年群体基于共同兴趣和价值来表达自我,介入和影响社会的文化实践”②。而佛系文化只是其表现方式之一,从20世纪末的无厘头到2012年大热的“屌丝”一词、这几年兴起的“葛优躺”,再到“丧”文化的流行,都反映了中国社会“生活热情低下”的青年亚文化特征。“佛系”风靡网络之后,关于其是否会继续发展还是会被取代的问题,笔者还对过去一年半的人民网、新华网和搜狗搜索的新闻标题中“佛系”出现的频次做了如表1的统计分析。

?

通过表1我们可以发现,“佛系”的热度没有完全降低,反而一直活跃在各大网站。媒体的连续报道营造出“佛系”无处不在的“拟态环境”,人们害怕被群体孤立,都不自觉地自我标榜为“佛系青年”。但无论如何,网络流行语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折射着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发展③。“佛系”反映了年轻一代真实的想法,这与社会的主旋律相冲突,只是部分青年的短暂狂欢,加之网络用语的随意性、不确定性,“佛系”迟早会被新的网络文化取代。

二、日本的“佛系”文化

“佛系”一词源于日本。2014年3月,日本女性杂志《non-no》报道了日本男性的变化,介绍了一种新的“仏男子”形象。该杂志指出“仏男子”最明显的特点:永远把自己的兴趣爱好放在第一位,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想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节奏去做④。这与中国的佛系青年有相似之处,但“佛系”却直接被套用过来,中国人称之为“佛系男子”。

(一)日本“佛系”文化的发展

“都行”“可以”“没关系”已成为最受欢迎的佛系口头禅。江户时代,“御宅”是对当时的武士阶层的问候用语。19世纪70年代后,“御宅”主要是指对动画和粉丝漫画感兴趣的人,即“御宅族”。19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出现了许多“工作狂”,试图通过努力工作促进经济发展却无济于事,对社会产生了幻灭感,甚至哀叹“日本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希望”。现在,日本90后已成为“御宅第四世代”。冈田斗司夫认为当今一代的“御宅”是消费的一代,对这一群体的定义是:在被称为“影像资讯全数爆发”的21世纪,为了适应这个影像资讯的世界而产生的新型人种。换言之,就是对影像的感受性极端进化的人种⑤。他们的工作热情、消费欲望等都有所下降,更倾向追求“绝对自我”,而这一点也正是佛系男子生成的基础。

(二)日本出现“低欲望”的原因

日本出现“低欲望”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首先,传统的社会文化使得日本人从小就在“低欲望”的氛围中耳濡目染,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绝对自我”意识。传统观念中对自我的追求,不婚晚婚主义盛行,使得“低欲望”的青年群体不断增加。其次,“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年轻人负担过重,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这直接导致日本整体消费水平降低。

(三)对日本“低欲望”的思考

经济学家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中写到:“全世界都在‘低欲望社会’化,日本正迎向美丽的衰败。”书中对日本“低欲望社会”进行了细致的描述,认为作为社会主体的新一代人丧失进取心,对各种事物缺乏欲望,远离时尚、远离名牌、远离买车、远离购房,甚至是远离恋爱⑥,具体表现为日本社会少子老龄化、不婚主义盛行等。“低欲望”是一个历经快速到缓慢发展的社会所具有的现象,而中国仍在高速发展,“佛系”却已成为趋势。这不禁让很多人开始忧虑中国的发展走向,是否也会陷入“低欲望”之中呢?

三、对中国“佛系”群体不断崛起的反思

目前我国的“佛系”现象与日本有相似处。一方面,我国出现老龄少子化的趋势。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0.94%,这是自1952年以来的最低值。2016年国家开放二孩政策之后,生育率并没有随之提升,劳动人口不足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没能有效解决。另一方面,1978年后,我国经济经历了跨越式发展,也带来了房价攀升、实体店大量倒闭等经济问题,年轻一代在经济压力下呈现出“低欲望”姿态。但是,短时间内中国并不会进入“低欲望”,年轻人不过是口头上的“佛系”,究其原因,这一群体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

(一)处于过渡转型时期的社会

90后和00后的“佛系青年”也有理想,但他们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过渡转型和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长大,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他们无力改变生存现状,宣称自己是“佛系青年”不过是对现实的另一种逃避。以就业压力为例,有数据显示,国家公务员考试录取率10年来不足2%。2019年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将达860万,再创新高,新一轮就业压力又将开始。因此,年轻人只能被动地遁入“佛系”,短暂逃离错综复杂的社会,找到一个理想的避难所和精神的栖息地。

(二)网络传播的推动助力

佛系群体崛起与网络传播也密不可分。《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的文章出现时,基于微信“熟人圈”的圈层传播爆发,一些年轻人开始自称“佛系青年”。此外,物质科技的丰富掩盖不了精神生活的贫瘠,《大西洋月刊》的报道称:“在非互联网时代的1985年,一个人的平均‘密友’数量是2.94个;而到了互联网时代的2004年,数量则下降至2.08个。以自我为中心、价值观高度趋同的网络社交圈迭出,表现出个体‘抱团取暖’的特征。”⑦个体出于害怕被孤立的恐惧心理,主动或被动地陷入“沉默的螺旋”,这一群体也随之崛起。

(三)媒体进行议程设置

网络媒体对“佛系”的议程设置也对佛系青年群体的崛起发挥了作用。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在《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中认为,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搜索2017年12月的澎湃新闻,可以找到与“佛系”相关的新闻17条。一个“专注时政与思想的互联网平台”对“佛系”进行了多次报道,这无疑会引起其他媒体的跟风,人们很快被“佛系”浸染,媒体营造出“众人皆佛”的青年亚文化氛围,导致该群体的进一步扩散。

日本的佛系青年呈现出一种对人生全面的低欲望,而中国的佛系青年只是一种被动式“低欲望”。他们没有失去对物质的追求,嘴上宣称“佛系”,心里却充满了欲望,而销售额屡创新高的“双十一”、“6·18”年中大促就是年轻人欲望的明证,我们整个社会的欲望远未被填满。数据显示,年轻消费者已经成为奢侈品的消费主力。千禧一代以及Z世代是2018年全球奢侈品销售额增长的主要推动力⑧。佛系青年的涌现,是年轻群体对社会文化自我解读后的“符号消费”,是他们难以实现抱负的自我麻痹,更是年轻一代陷入集体焦虑的缩影。

四、“佛系青年”的引导策略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最后一章援引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的一句话:“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⑨若任由“佛系青年”笑下去,提前进入“低欲望”,那么中国必将重蹈日本的覆辙。因此,对佛系青年进行引导是迫切而必要的。

(一)价值观引导:传播正能量

“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每天被淹没在数以万计的信息海洋中,而网民的媒介素养高低不一,这也是现今社会“反转新闻”和“后真相”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作为意见领袖的政府机构、媒体组织要坚持客观报道,避免夸张地给所有年轻群体贴上“佛系”标签,提高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同时还要唱响主旋律,宣扬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样才能警醒佛系青年,让他们从得过且过中清醒过来。

(二)坚定理想:树立责任意识

90后和00后从小生活环境优越,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随性不作为,缺乏坚定的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也曾说过:“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而“佛系青年”认为人生苦短,没有非为了理想而拼命争取的欲望。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和媒体都要重视对青年群体理想的树立和责任意识的培养,这能帮助他们坚定奋斗目标,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三)政策引导:缓解青年压力

也许于年轻人而言,“佛系”更像是一个贬义词,是不思进取,对生活没有激情,甘于安逸的代名词,同时,也是这个时代悲哀的产物⑩。佛系青年的出现与年轻人的生存压力有关,他们处于一种房价过高、结婚困难等多种压力包围的焦虑中,自然就产生了佛系诉求。遁入“佛系”是佛系青年对生存压力的一种抵抗,他们选择通过自我调侃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引导青年,国家可以出台相关政策调整房价、扩大就业等,给年轻一代更多空间,引导他们走出“佛系牢笼”,避免我国陷入“低欲望社会”。

注释:

①2018年十大流行语[J].时代主人,2018(12):44.

②陈霖.新媒介空间与青年亚文化传播[J].江苏社会科学,2016(04):199-205.

③代宗艳.当代网络新词“佛系”的形成、功用与发展[J].语言文字应用,2018(03).

④孙文静.浅谈网络热词“佛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54-58.

⑤[日]冈田斗司夫.御宅学入门[M].angryfool译.东京:太田出版社,1996:4.

⑥[日]大前研一.低欲望社会[J].新城乡,2017(04).

⑦徐银翡.浅析亚文化生态视角下的“佛系青年”[J].汉字文化,2019(10):171-172.

⑧贝恩咨询预测2025年奢侈品行业7大宏观趋势[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8(24):127.

⑨[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20.

⑩王金阳,肖莉.基于场域互动与认知原型视角的网络新词“佛系”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5):57-62.

猜你喜欢

佛系群体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Z世代:拒绝内卷,不再佛系
法系妈&佛系爸
别让“佛系”成为你不努力的借口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黄金时代》日本版
佛系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