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叶海棠(藏茶)育苗技术研究

2019-10-18

中国林副特产 2019年5期
关键词:起苗花叶海棠

张 磊

(青海省玛可河林业局,青海西宁810001)

1 育苗技术试验

重点开展花叶海棠温室容器育苗、温室育苗、露天育苗技术试验示范。

1.1 种子采集与处理

1.1.1 种子采集。花叶海棠果10月中旬成熟,其果实成黄色或深桔红黄色。收集的浆果堆放至果肉腐烂,再清洗除去杂质后晾干贮藏。2013~2014年共采收花叶海棠鲜果2000 kg,处理后得到种子125 kg。经检测种子千粒重为 3.8 g,发芽率为76.3%。

1.1.2 种子催芽。花叶海棠种子育苗前必须进行催芽处理。项目采用了春季催芽和冬藏催芽2种方式催芽,认为花叶海棠种子可冬藏催芽处理,也可在播种前混沙催芽。冬藏催芽处理虽然比较繁琐,但播后种子发芽率比春季催芽高,且出苗整齐。

春季催芽,在播种前1周左右,将种子用50%的甲基托布津500倍溶液或0.1% 的高锰酸钾浸泡 3~4 h, 消毒杀菌,清水洗净后,用30~40 ℃温水浸种24 h,除去水面漂浮的瘪籽后,捞出种子与3倍细湿沙混合均匀,放在温暖处催芽,注意保温保湿,一般5 d左右便可有1/3的种子裂嘴露白,开始播种。

冬藏催芽,入秋以前,筛选好的种子,用甲基托布津500倍溶液或0.1% 的高锰酸钾浸泡 3~4 h, 然后用清水洗净。5∶1的沙子与种子混拌。放置在室外提前准备好的贮藏坑中,上覆10~15 cm湿沙,地表再覆5~10 cm土。待1/3种子裂嘴露白时,开始播种。

1.2 大田育苗

1.2.1 圃地选择。圃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不易积水,微酸性至微碱性的沙质壤土、耕作土、腐殖土,地下水位>1.5 m,土层厚度>50 cm的地块。

1.2.2 整地作床。畦田宽3.0 m,长20 m,设有喷灌设施。

花叶海棠种子较小,育苗整地一定要细致,深翻20 cm左右,除去石块、草根、树根等杂物,然后做畦,做到畦平埂直。

土壤封冻前进行深翻, 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 kg/hm2。春季播种前, 平整并进行细致的碎土工作,施磷酸二铵200 kg/hm2;细干土加入2%的硫酸亚铁制成药土,按1500 kg/hm2撒入土中。

由于th被认领后才确定其对应的物料、工艺、质量信息,这里将装配数据相对稳定的时间区间细化为[TExch,TEh],即认领后至完工前。

在播种前1~2周灌底水,在地表稍干后播种。

1.2.3 播种。花叶海棠育苗宜采用春季播种。播种时间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采用开沟条播的方法,行距20~25 cm,沟深1.5~2.0 cm,播幅宽10 cm左右,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播种沟内,覆土厚0.5~1.0 cm,播种量为5 kg亩,并在播种后用无纺布覆盖保墒。

1.2.4 抚育管理。花叶海棠出苗期抚育管理的重点是保温、保湿, 以及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其生长期管理,须注意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1.2.4.1 水分管理:为防止土壤板结,出苗期一般不灌水,如土壤干旱影响幼苗出土,可适当喷灌水,但不能漫灌。如发生板结,一定要及时浅耙松土。播后一般7~10 d即可开始出苗,15 d左右苗可出齐。苗出齐后,要尽量控制水分,促进幼苗扎根。干旱时可喷水或小水漫灌。

花叶海棠平均苗高3.0 cm左右时,进行间苗,保持150~200株/m2。出苗后视土壤干湿情况灌水,下雨后要注意洗去幼苗上积的泥,俗称“扒泥裤”。追肥在定苗后进行,进入速生期后要加大水肥用量,促进苗木生长。8月以后要停水停肥,促进苗木木质化。

1.2.4.2 除草:幼苗出齐后,及时除草松土,幼苗期每隔3~5天除草1次,做到除早、除小、除了,生长期每隔10~15天进行1次,后期每隔20天除草1次,以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

1.2.4.3 追肥:苗子出齐并生长稳定后可结合喷灌进行追肥,以尿素为主,追肥量5 kg/亩,1年追施2次,间隔1个半月。

1.2.4.4 有害生物防控:花叶海棠苗期易染立枯病,苗期立枯病以预防为主,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6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1 000 倍液浸种,苗木出土后喷施 50%多菌灵 600~800 倍液。感病时可用硫酸亚铁、多菌灵、百菌清等生物药剂交替喷洒。

海棠蚜虫采用20%吡虫啉2500倍液、25%抗蚜威3000倍液喷雾防治。

1.2.5 苗木出圃。苗木应达到地上部枝条健壮,木质化程度高,芽饱满,根系健全,须根多,无病虫等条件才可出圃。一般春秋季节起苗为最佳时间。

研究认为花叶海棠育苗密度与苗木生长密切相关,苗床苗木密度76.4株/m2时平均地径0.42 cm; 苗床苗木密度238.5株/m2时平均地径0.36 cm,随着密度增大,苗木地径明显减小,分析认为花叶海棠育苗适宜密度宜在150~200株/m2。

图1 育苗密度与高径比径关系图

春天起苗宜早,要在苗木开始萌动之前起苗。秋季起苗应在苗木地上部停止生长后进行,此时根系正在生长,起苗后若能及时栽植,翌春能较早开始生长。此外,春天起苗可减少假植程序。起苗前圃地要浇水。因冬春干旱,圃地土壤容易板结,起苗比较困难。在起苗前4~5天给圃地浇水,提高苗木成活率。

表1 育苗密度与树种量比较表

图2 花叶海棠不同密度苗木地径分布图

1.3 容器育苗

1.3.1 基质的配制。基质按泥碳土75%,珍珠岩23%,2%的过磷酸钙的比例进行配制。将基质和杀菌剂充分混拌均匀。

1.3.2 容器选择及填充。育苗容器采用8 cm×15 cm营养袋,填装时做到均匀、松紧度适中。将混拌好的基质装入育苗容器中并运入基地日光温室摆放好,浇1次水,浇水量看容器底部出水即可。

1.3.3 播种。育苗基质要在播种前充分湿润,采用点播方式,每穴播种2~3粒种子,做到不重播,不漏播。播种后种子表面覆盖沙土,厚度是种子厚度的1~2倍。覆土后,随即浇水,出苗前保持基质湿润。播种后在温室内完成苗木培育。

1.3.4 苗期管理。出苗期每天喷水1~2次,要做到既保持床面湿润又不积水。生长期苗床切忌积水,灌溉以侧方灌溉或洒水为主。

在温室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花叶海棠出苗期易感染猝倒病,可用30% 恶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轮流喷洒,间隔7天左右。

出苗后飞虱、蚜虫等侵害严重,用2%阿维菌素乳油1000~2000倍液、3%吡虫清乳油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6000倍液喷洒。

1.3.5 炼苗出圃。花叶海棠出苗快,出苗期一般在5~15 d,容器育苗60 d左右即可达到20 cm的出圃高度。温室容器苗当年7月出圃造林;露地容器苗秋季或翌年4~6月出圃造林。

为了提高容器苗雨季造林的成活率,6月中旬温室容器苗开始炼苗出圃。当幼苗苗高在20~30 cm,主根长20 cm以上时,将合格苗木断根,从温室移置室外炼苗。移后的3~5 d内,进行遮荫且每天洒水1~2次,以后逐步减少遮荫和洒水,以达到锻炼苗苗木,提高苗木抗性的目的。

2 花叶海棠(藏茶)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分析

花叶海棠生长在青海省东南部高海拔林缘地带,属于野生绿色无公害药、食两用树,为青南地区独特的稀有树种。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环境的变化,“三高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糖尿病等现代慢性疾病的患病率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据调查: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规模十分巨大,且正以年增长0.1%的速度在增长;高血压患者人数规模十分庞大,而每年还在继续新增1000万高血压患者;有1.6亿成年人血脂异常;“三高人群”已呈年轻化趋势。

经对青海玛可河林业局、互助北山林场、西宁植物园等地花叶海棠嫩叶检验结果,花叶海棠叶片中,所含营养物质丰富。含有大量蛋白质,维生素CBE、钙、铁、锌、铜、硒、β胡萝卜素、总黄酮等。

藏茶,其味清香甘洌,回味悠长,色泽淡雅宜人,香扬水柔。用量少,耐冲泡,适合各类人群的饮用。长期饮用能辅助调节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症状,是“三高”人群和肥胖人群的首选最佳消脂、解渴的天然绿色健康饮品,是长期饮用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猜你喜欢

起苗花叶海棠
读《明天要远足》,写“我要去远足”
中原地区樟树引种栽培管理技术
特色农业“顺地”起苗——“让什么样的地产什么样的粮”
秋天?花叶
《大嘴狗》
找春天①
植树造林苗木的起苗和选苗技术分析
花叶昆虫世界
赵海棚绘画作品
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