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前后学生择校机制的对比研究
——以四川地区为例

2019-10-18耿嘉鑫傅文惠张靖晨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成都市610225

新生代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优势

耿嘉鑫 傅文惠 张靖晨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0225

在教育改革的持续推动下,我国于2017年公布了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以及建设学科名单,引起了高等教育界的轰动。这种变革将有利于增强我国教育的整体核心竞争力,带来众多优势。但是必须明确的是这也将会给学生的择校机制带来较大的影响,需要展开系统性的研究,才能够使得“双一流”建设更加合理。

一、关于“双一流”建设的相关理论背景概述

早在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就已经通过了关于“双一流”建设的基本方案,将其作为未来高校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双一流”建设的最直接目的就是从学校的整体建设情况出发,突出高效的学科优势,全面的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增强创新能力,促进特色发展。

其实关于高校“双一流”建设并不是我国独创的理念,而是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界已经引起了大量教授专家的重视。在这场建设过程中要突出一流学科的优势,这将有利于促进一流大学的诞生。同时也需要避免一些学校以优势学科进行竞争而导致一些薄弱的学科出现边缘化的情况,这都需要发挥顶层设计的作用,要能够对学科结构进行有效调整,这样才能够在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避免给一些边缘化学科造成毁灭性的影响,达到均衡发展的目的。

在两会中,已经有一些政协委员针对“双一流”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总体来说,我国中西部的高等教育发展相对处于落后状态,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才队伍支持有关。为了促使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呈现出均衡化发展的态势,就需要在建设“双一流”的过程中,着重给予中西部高校一些支持,有效地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出于未来发展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在面临“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在选择院校方面的意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双一流”建设对学生择校机制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能够为一些高考考生和家长在确定报考目标方面提供可靠参考。

二、“双一流”建设前后学生择校机制对比研究内容

2.1 计量表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双一流”建设前后对考生以及家长的择校观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这里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四川地区的高考考生以及学生家长进行发放,并采取了一些访谈,以此来获取更加真实的数据信息,然后进行整理加工可以得到一些可靠的结论。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了300份,其中成功回收了284份。经过对收集到的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整理之后,可以得到如图1、图2所示的饼状图信息。

图1 不考虑双一流建设时高考考生以及家长的择校观念

图2双一流建设时高考考生以及家长的择校观念

2.2 数据分析

图1 是在不考虑“双一流”建设带来的影响时,考生和家长在选择所报考高校时的主要参考原因。其中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关于学校知名度以及专业发展前景是选择报考院校的主要影响指标,其次的参考因素为考生兴趣以及是否为985、211重点院校。图2是在考虑“双一流”建设时,考生和家长的择校观念。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关于考虑是否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比例为32%,远超其他问卷调查项目,并且相比于图1中的是否为985、211重点高校提升了超过十个百分比。

通过图1和图2的对比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关于“双一流”建设前后考生以及家长的择校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学校的属性,也就是是否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深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深知这些重点建设高校的优势,那么也就意味着在选择了这些“双一流”高校之后,能够获取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确保考生能够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学习到更加专业的知识,为未来的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图1中关于专业发展前景方面的占比为27%,但是在考虑“双一流”建设之后,该项已经缩减至21%,也就意味着关于专业发展前景在考生以及家长眼中的重要性正在逐渐降低。很多考生和家长认为“双一流”建设本身就是朝着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来更好的调配资源的,那么这些重点建设的高校所设置的专业应当是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那么就不再需要过多关注于每个学科的专业发展前景,而是需要将主要的精力放置在争取进入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方面。关于考生兴趣方面,两次调查数据没有发现比较明显的变化,总体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无论是否建设双一流高校,都需要结合考生的实际兴趣,来选择自身所中意的高校以及学科专业。

三、“双一流”建设前后学生择校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策略

在关于四川地区“双一流”建设对学生择校影响研究方面,也发现了其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进行改进,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双一流”建设的优势,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3.1 考生以及家长方面

从考生以及家长的角度看来,在实施“双一流”建设之后,他们将择校时的更多关注重点放在是否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方面。实际上这是具有一定的不科学性的,这是因为“双一流”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突出一些优势学科的发展,鼓励学科间的竞争,展现出了一定的市场化特征,能够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除了“双一流”建设高校之外,其他的普通高校实际上也是具有报考的前景的。还是应当根据考生的实际兴趣特点,以及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来确定需要报考的院校以及专业。不能将主要的精力过于放在报考“双一流”建设高校方面,这样就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有可能一些考生在进入了“双一流”建设高校之后,未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影响到考生未来的发展。因此,考生以及家长应当正视“双一流”建设的实际情况,在优先报考“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前提下,还是应当过多针对考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考量,多做分析,最终确定出科学的择校报考方案。

3.2 高校方面

对于四川地区的高校来说,本身由于经济以及资源的限制,导致当地的高校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的高校处于竞争劣势地位。那么在推行“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就应当更加高效地整合资源,突出自身的学科优势,鼓励四川地区所有的高校相互协同合作,实现创新型发展,建设面向未来的优质高校。当地主要针对“双一流”建设开展了大量教育改革的分别为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以及西南交通大学,这些院校原本就为教育部划定的985、211类高校,因此具有比较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以及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但是针对一些普通高校来说,他们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的作用不明显,未作出较大的改革,这是无法适应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现象。

总体来说,在推行“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不应当出现只有一些重点高校做出相应改革的情况。而是所有高校都应当要针对“双一流”建设来对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制度进行创新,利用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来提高教学的效果,突出自身的优势学科。985、211类重点高校也应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一些优质的教育模式以及教学经验,针对“双一流”建设进程进行改进创新,加强我国高等教育行业的合作。在面向高考考生招生的过程中,所有高校应当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要能够使考生明确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每个专业学科的发展前景,特别是需要根据当前社会科技发展的情况,帮助考生建立起正确的择校观,避免发生误导行为。

四、结语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改革举措,将有效推进高等教育领域的健康发展。在此进程中,也会对高考考生的择校观念构成较大的影响。本文针对四川地区“双一流”建设前后学生择校机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得到了一些可靠的结论。从中发现在“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学生以及家长的择校观念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很有可能使得学生在进入报考的目标院校之后,有可能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无法突出自身的优势,将影响到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就需要保持理性的择校观,结合考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院校选择。针对四川地区的高等院校来说,需要更好的突出学科优势,向报考考生以及家长提供真实的信息资源,发挥积极正确的引导作用。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优势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画与话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