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物寓意与借景抒情的区分

2019-10-17卿晓庆

考试与评价 2019年8期
关键词:区分

卿晓庆

【摘 要】 托物寓意与借景抒情是古诗文常见的表达方法,学生古诗文鉴赏很容易混淆。实际上,从选取的意象及刻画意象的着力点、从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从作者背景与风格、从文章体材几个方面额差异可以区分出来。

【关键词】 托物寓意  借景抒情  区分

鉴赏中国文学,尤其是古诗文,不能不接触到托物寓意与借景抒情,因为这两种表现手法是中国文学的传统手法。但在实际的古诗文阅读鉴赏过程中,却有相当一部分人要么浮光掠影,不能理解本有兴寄之作的寓意;要么穿凿附会,把那并无寄托的作品说成有所比兴寄寓。而这种现象在文学积累尚浅的中学生身上更为突出。正确理解这两种手法的运用、明确二者之间的区别,无论是对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指导,或是对古诗文的高考复习指导都有着重要意义。笔者结合自己的阅读与教学体会,并参阅了一些资料,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去把握托物寓意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一、从意象入手,多角度品味

中国古典文学,擅长取象。无论是诗还是散文,都善于以意象作为表情达意的基本单位,托物寓意之“物”与借景抒情之“景”,其实就是作品中的意象。因此,我们可以首先抓住作品中的意象,从以下几个角度区分作品的表现手法是托物寓意还是单纯的借景抒情。

1. 意象所处的地位不一样。

托物寓意以所托之物这个意象作为整篇作品的形象主体,换言之,即作品中有一物是全篇的中心,其他的描写议论都是围绕这一中心展开;而纯借景抒情其形象主体是抒情主人公这个“自我”,是人,其物象是为人而设,是陪衬人的背景,因而所借之景可以是无主次之分的一组意象。例如,虞世南的《蝉》这样吟道:“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的形貌是触须似“垂緌”,生活情态是“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写出蝉声流传之远,后两句评论也是针对蝉的表现,强调蝉“居高”而声自能致远。纵观全诗,蝉就是诗人渲染的中心意象,它占据意境的整个画面,成为冲击我们视网与心灵的主角。这种强烈的冲击就会迫使我们思考:作者反复强化渲染的这个中心意象不会只是作者案头玩赏之物,它应有所寄托吧?而同样写蝉,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尽管其声凄切,然而它毕竟不是画面的主体,只是别离人“执手相看泪眼”时的背景,它与长亭晚照,瑟瑟秋风一起是为烘托一对情人别离时凄婉缠绵的情感的。这里,离别人才是主体,蝉是陪衬,是借来抒写离别之情的,并无寄托之意。

2. 意象刻画着力点不一样。

托物寓意对所托之中心意象的刻画是由外向内,重在“神似”。因为只有通过极力刻画所托之物的人格品性,把物的外壳淡化,把纯物性转化为“人性”,这样就会自然勾起人们的联想,作者所寓之意才会为读者领会。而单纯的借景抒情 所写的景物应注重外部形态的刻画,以其外在的形象情态来触动人的情感,勾起读者心中或喜或悲的情感体验,即使作者移情于景,也只是在景物的外象上罩上了一层感情色彩,虽然有时也具有人情,但作者刻画的着力点仍在物的外形上,物象并没有那种激人思考的人格力量。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刻画的梅的形象时,前四句以“驿路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写梅的生长环境。词人用环境、时光、自然现象来烘托形象主体梅,艰苦冷峻的环境氛围自然也就使“梅”获得神致:冲破一切压力,终究还是要开放的高峻品格!下阕写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这已完全把梅格与人格融合在一起,是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的写照。“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把这种独标高峻的人格再推进一层,至此,读者在梅的身上读到的是一个不畏谗毁、坚贞自守、一身傲骨的诗人自我形象,领悟到的是一种感人的人格力量。试看李清照其《渔家傲》词写梅,尽管是“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娇艳如美人,却没有人的思想品格,打动人的只是其外在光艳和情态,这里梅的娇艳美姿只是作者以抒发内心喜悦的一种方式,即借景抒情。

3. 物象的变形与不变。

为了达到“神似”之目的,托物寓意往往借助夸张、移位等手法使物象“变形”,或因专注于有所托讽,一反常态,对某物的描述大异其趣,甚或达到痴异地步。这样就更能引起读者警觉,使所托之物与兴寄之意对应更为鲜明。如龚自珍对“病梅”的“独有情钟”,他在《病梅馆记》中对“病梅”遭遇的惨状极尽渲染,内心充满对病梅的同情,对夭梅求高价的强烈愤慨,一反常人的审美心态,其意图就是在抨击封建统治者及其帮凶对人才的摧残,而借景抒情虽然有时也染上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但其物形基本保持不变,且其审美心理与传统审美观念大多相吻合。

二、注意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纯借景抒情主要表现景物的“情趣”,多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而托物寓意多阐述生活哲理,体现一种“理趣”,往往借助反问、对比等手法进行画龙点睛的议论,把作者隐喻寄托之意作一点拨,引起读者联想,给读者解读文中中心意象确定一个方向。如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夕阳又带蝉。”诗中用对比把春日之柳与眼前的秋景进行了对比,这种鲜明的对比中已暗合事理,而第三句的反诘,更是寓有言外之意,表面责柳,实则问己,确为自伤迟暮、自叹身世之意。

三、结合写作背景和作者风格,因人而论

有所寄托之作,大多跟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际遇相关。因为时代的政治气候特别,矛盾斗争突出尖锐,欲说而又无法明述;或者因为个人命运多舛,壮志难伸,气结于胸,外界的一花一树,一山一石就极容易成为文人寄托讽喻的对象,久而久之,有的就形成了自己作品的一贯风格。像晚唐李商隐其许多无题诗就是有所寄托之作。因此,解读作品时,我们把握好知人论世,也就便于理解其中是否有兴寄了。

四、注意题目、体裁

一般的咏物咏怀诗赋,大多是有所寄托之作。题目以“咏……”、“题……”字样出现或直接以物名作题的,我们也应特别留意品味该作品中的深意,因为题目乃居一篇之首要,如以一特定物名占此位置,这就暗示,此物乃为作者所托之物。

总之,中国文学中的托物寓意与借景抒情都是传统的手法,二者又常常联系在一起。要区分是单纯的借景抒情还是有所寄托,我们不能想当然,而应结合上述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猜你喜欢

区分
怎样区分天空中的“彩虹”之环地平弧&环天顶弧
怎样区分天空中的“彩虹”之“佛光”
区分“我”和“找”
运动场上夺金牌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三对必要区分
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
区分
蘸醋
浅议小学书法教学与写字教学的区别
大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