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荷香脉脉、桃花盛开的精神家园

2019-10-16房菊琳

新课程·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桃花源记精神家园荷塘月色

房菊琳

摘 要:“精神家园的追寻”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主题之一。而文学的含蓄性往往又使这些主题隐藏在字面之下。就中学阶段一些课文篇目进行探寻、分析,找到发现,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去阅读理解。

关键词:绘景;精神家园;《荷塘月色》;《桃花源记》

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今天有了些不一样的感觉。以前总是沉浸在那些优美的写景文字当中,惊叹于作者绘景的高妙手法,陶醉于那些形象新奇的比喻,惟妙传神的通感,巧夺天工的叠音叠字,阅读的情绪完全被一片朦胧如诗的意境所控制,每每将文字想象为画面和氛围时,自己都像是在幻境仙界中飘游了一番,美得有些虚脱。

今天却不同。

同样的虚脱之后,竟有了一种无以言状的怅然若失:若是永远能沉浸在这梦境中倒也罢了,可惜总要从最后一颗字的咀嚼中回到现实中来,恰如作者必须还得沿着小路,推开门,轻轻进入凡俗世界一样。

我开始怀疑这荷塘的真实性了。从文本中仔细搜寻,我的怀疑不是没有根据的:作者是在一个有着淡淡月光的晚上赏游荷塘的,朦胧月色下荷花的洁白何以见得那样清晰?荷下流水的潺潺哪能听得这样深情?文中几次写到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叶子和花像笼着轻烟的梦,字里行间处处透露出这景的虚无缥缈,最终作者还是在热闹的蛙声与蝉声里醒来,跌落到现实中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一声喟叹,不正是告诉我们:我何曾拥有过这样的仙境啊,它只不过是一个在现实中无法实现而又念念不忘的梦想罢了。接下去忽然对江南采莲故事的回忆,则更让人确信了这一点:“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州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连自己生活过的江南也只能在文学作品的描绘中惦念了。而这一方清幽的月下荷塘,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同样宁静悠然的文字,同样美妙如画的场景描绘,同样在一个与尘世暂时隔绝的地方,人性得到最大的解放,享受着自然的美好,生活的恬静,寄托着超然物外的情怀。不同之处是一个回去之后再也找不到原踪,一个是让精神仍在文字中寻找寄托,身体却不得不再回到现实,继续在不平静中挣扎。回顾两位作家生活的时代,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战乱频繁,政治黑暗,民不聊生,诗人无以寄身,只得开荒南野,在年年开谢的菊花影里,构想着他桃花源式的如花美梦;而朱自清却是在白色恐怖笼罩中华大地之时,陷入了一个知识分子常见的思想沼潭,在欲超然而又无以开释的矛盾中挣扎,只得让自己的精神在臆想的荷塘月色中得到暂时的解脱。试想在那么不平静的心境下何以有精笔细画荷花,荷叶、月光树影的心致?只是作者迫切地、强烈地想拥有这样一个可以安顿身心的世界罢了。笔下之景愈美,作者对身处的现实愈为不满、不安。至此,结尾处提到的那段关于江南采莲的生活场景,就不再突兀多余了,我们亦不难理解,作者所向往的,也不过是一个如桃花源一样和平、宁静、美好的世界罢了。

掩卷遐想,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神秘的桃花源还是缥缈的月下荷塘,都应是背负社会责任的文人处在动乱之时的一种理想,一种在文学领域里实现政治愿望的可爱举措。沿着文学长廊四尋,我们其实不难发现,很多的作家,都曾经以这样的方式实现着自己的梦想:贺敬之的《天上的街市》里“陈列着这世间没有的珍奇”,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悠闲自在的散步;“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李乐薇亦在远离闹市的山上搭建了一所《我的空中楼阁》来逃离喧嚣,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同样的,郁达夫在《故都的秋》里,让盛开的紫色的蓝朵传达他“避席畏闻文字狱”转而寄情山水的失意文人心中那水一般的“秋愁”,有人曾说那“清、静、悲凉”的《故都的秋》,是作者的一件隐身衣,一泓忘情水,一间时代的罡风中暂且栖息的茅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大家所熟知的海子,在理想和现实无法苟同时,情愿抛弃尘世中的身体,写下了生命绝笔;梭罗的《瓦尔登湖畔》那样宁静、悠然也正是作者在事业、婚姻失意之后的一片风烟俱净……

桃花盛开,荷香脉脉,这极尽自然物华的神殿里接纳了多少颗焦躁不安、痛苦挣扎的灵魂呀!就是今天,凡俗世界中的芸芸众生,又何曾不在自己心灵的版图上勾画着鲜花盛开的美梦啊,又怎么不会在这些经典的文字当中因为有了某种精神的契合而怦然心动呢?也许正是有了这些美梦,我们的人生才会处在黑暗而能找到光明,我们人类才能在泥泞的小路上看到淡淡的浅绿而不断微笑着前行吧!

参考文献:

方同祥.《荷塘月色》主题探析[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4).

编辑 李烨艳

猜你喜欢

桃花源记精神家园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作品:荷塘月色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名家硬笔抒写《桃花源记》
强化“四个意识” 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经营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坚守精神家园 争创文明城市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