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课堂教学中多元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10-16吴炫露

考试与评价 2019年7期
关键词:读后续写思维品质

吴炫露

【摘  要】 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读后续写是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新题型。本文以一节读后续写课堂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读后续写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任务设计,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

【关键词】 读后续写  多元思维  思维品质

一、引言

随着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目标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向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转变。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其中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多元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师所面临的新时代的挑战。

读后续写课堂教学从阅读入手,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原文的故事情节,梳理故事发展的线索,分析主要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变化,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推断故事的合理结局,续写故事的发展和结果。读后续写课堂教学活动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将学生的思维活动从理解到分析,再到评价和创造,层层深入,让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在活动中得到训练和提升。

本文试以一节读后续写公开课为例,阐述如何在读后续写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

二、教学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读后续写的内容选自《浙江省普通高中作业本必修一》Unit 3 part 5的一道读后续写题。故事以第一人称讲述作者的父亲带他去看马戏表演。在排队购票的时候,他们注意到前面队伍里有一个大家庭。丈夫和妻子带着八个孩子兴高采烈地排队买票,他们希望能够给孩子一个难忘的马戏团之夜。但是,当售票员告诉他们票价的时候,他们显得非常失望和尴尬。看到眼前的场景,作者的父亲把手伸到了自己的口袋里。

2.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一所普通中学的高一学生。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积极,但是英语语言水平和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基于学生目前的学习能力,不适合用现成的读后续写材料作为教学内容。为了降低写作的难度,让文本和题型更符合高一学生的实际水平,要求续写的段落由两段变为一段。考虑到续写段落变一段后,第二段的开头语给考生的提示作用就不复存在,可能会导致故事信息量不够,所以本人对原文语篇结构进行了改编,由原来的顺叙方式变为倒叙的方式讲述故事。文章的第一段以倒叙的方式讲述作者错过了一场马戏演出,父亲问他是否后悔,他告诉父亲:“是父亲让他明白什么才会带来更大的乐趣。”

3. 教学目标设置

根据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课型的具体分析,本节课确定了如下的学习目标: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⑴ 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分析人物在得知票价前后的情感變化;

⑵ 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推断故事的合理结局;

⑶ 为续写部分设计合理的情节和人物言行举止,完成续写部分的写作提纲。

三、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思路

基于本课的课型特点,本节课的前半节侧重文本信息的理解,后半节侧重对故事情节的合理构思。结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生学习活动观,本课的设计主要包括三类学习活动。(见下表)

2. 教学过程

Step 1:图片导入

教师用一张马戏团的照片,引出故事。教师向学生提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学生能够很快辨别出马戏团,但因为circus是生词,在表达时不得不借助文本后面所附的词汇表。教师再问:Have your parents ever taken you to see a circus? 学生的回答是否定的。带着期待,师生共同开启了阅读之旅。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旨在快速导入话题,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通过图片的形式,处理了生词circus。

Step 2:文本阅读

1. 初步阅读,获取故事主要信息

故事类文章属于记叙文的文体,其语篇结构主要由人物、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六要素构成。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文本,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Q1:Who were mentioned in the story?

Q2:When and 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

Q3:What was the story about?

【设计意图】

故事中人物特征、时空特点及故事的起因、经过制约着故事的走向和结局。通过问题弄清楚who, when, where, what等基本要素,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故事基本信息,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重点细读,分析人物情绪变化

教师让学生再读第二段,寻找有关这个家庭的细节描写。随后教师让学生讨论这家人在排队买票时的心情,并回答下列问题:

Q1:How did the children feel when standing in line? Why?

Q2:How did their parents feel when standing in line? Why?

后一个问题,需要学生进行推理分析。父母亲的自豪心情,是因为他们终于可以帮助孩子实现观看马戏的梦想了。

学生再读第三段,并讨论这家人在得知票价之后的反应和心情。教师设计的问题如下:

Q1:What was the wife?蒺s reaction when she heard the price?

Q2:What was her feeling at that time?

Q3:What was the man?蒺s reaction when hearing the price?

Q4:What was his feeling at that moment?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旨在梳理文章脉络,加深学生对故事中的这一家人的印象,分析人物在得知票价前后的情感变化。学生可以就此推断续写中人物可能出现的行为和言语模式。

Step 3:小组合作,讨论故事结局

在学生对故事文本有了充分理解后,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思考和小组讨论来回答问题:What?蒺s the ending of the story?学生经过小组讨论,给出了多种不同的答案,教师将它们逐一呈现在黑板上,如下:

A. The family went back home without seeing the circus.

B. My father gave money to help the man buy the tickets.

C. I gave money to the man.

D. The man bought 8 children?蒺s tickets, but he and his wife didn?蒺t see the circus.

E. The ticket lady helped the family.

【设计意图】

续写题型对高一学生而言比较陌生。学生希望能有与众不同的答案,但是又经常偏离了故事的写作意图。小组讨论活动能够发散思维,并给学生提供评判各种想法的机会。

Step 4:思维碰撞,挖掘文本内涵

在呈现故事的多种结局后,教师进一步提问:Which ending is impossible based on the passage?

学生快速排除了答案A,但是对于其他答案还是有些犹豫。教师要求重读文本,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在重读时,学生注意到了文章的叙述方式。在倒叙的故事中,第一段暗含了结局信息。学生很快发现了其它答案中的问题。师生对话如下:

T: Besides A, which ending is impossible based on the passage?

S1: D is impossible, because the writer missed the circus. It told us he didn?蒺t have money to see the circus. The money must be given to the family to help them to buy the tickets.

S2: E is also impossible,otherwise the writer could not have missed the circus.

S3: C is impossible, because the passage said that “YOU just taught me what brings about greater joy.” It told us that the writer learned the lesson from his father, not by himself. It must be his father who set a good example for him.

教師让学生去理解“You just taught me what brings about greater joy”其中greater joy的含义。师生对话如下:

T: What was great joy to the author? What was greater joy?

Ss: Seeing the circus may be the great joy to the author, but helping others was greater joy.

T: Great! Could you tell me what?蒺s the writing purpose of the passage?

Ss: helping others!

T: Perfect! According to the writing purpose, could you tell me what was the possible ending of the story?

Ss: My father helped the family by giving them money to buy the tickets.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学生重读课文,发现线索,判断不合理的结局。并通过分析关键句,解读文章的写作意图,最终推导出合理的结局。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学会思考判断,从原文中找出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思维的逻辑性和批判性在这一环节得到了训练和提升。

Step 5:合理想象,构思故事结局

在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和故事的结局走向后,学生仍要对故事的具体细节进行合理的想象。续写部分会呈现不同的解决方案和途径,但是必须是合情合理的,人物的性格和言行举止应该与上文保持一致性。在一致性的基础上,学生探索多种解决方案,体现思维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1. 小组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师在幻灯片上呈现写作段首句:Seeing what was going on, my father put his hand in his pocket.让学生讨论故事接下来是如何发展的。之后,教师在幻灯片上呈现下列表格,学生小组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

【设计意图】

虽然学生已经从文本中解读出了文章的写作意图,但是对于作者的父亲而言,如何才能用得体的语言和巧妙的方式,帮助这一家人达成心愿,又不伤害他们强烈的自尊心,这是一个难题。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仅强调语言输出,更是培养学生在语境中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得体的语言表达方式,最终达成目的,解决问题。

2. 呈现方案,分享个性化的成果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拟好写作提纲,最后以口头形式进行展示。各组呈现了丰富多样的解决方案。

A. My father went to the man directly and told him his willingness to help them. The man refused at first. But my father?蒺s sincere words moved them and they accepted the money.

B. My father dropped the money on the ground on purpose and pretended that it was not his but the man?蒺s money. The man couldn?蒺t understand my father?蒺s intention at first but he finally accepted my father?蒺s kindness.

C. My father put money in an envelope with a note to explain the reason and asked me to give the envelope to the family. We then left quietly.

【设计意图】

小组合作,分享成果,既让学生体验了助人为乐,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也能够让学生打开思路,集思广益,为下一步的独立写作做好铺垫。

Setp 6:作业布置

学生就课堂完成的写作提纲,写出完整、合理的故事结局。

【设计意图】

此环节是课内任务的课外延伸。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通过课后任务来保证读后续写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四、教学反思

授课教师对本节课作了深入的反思,认为本节课有以下两个亮点:

1. 巧妙改编叙述顺序,凸现文本价值

记叙文常在故事结局用富有哲理的语句,凸显文章主题,升华事件的意思,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进行读后续写改编的过程中,这部分内容因为与故事结局相连,所以在文本中就没有呈现。通过改编语篇结构,以倒叙的方式讲述故事,能够将文本的写作目的巧妙地呈现在第一段,使得教学过程中能够对故事的意义和价值观进行深入挖掘,也使得故事结局有线索有依据。

2. 层层设计任务,推进思维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最初得出了5种不同的故事结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重读和分析第一段,排除了4种不合理的结局。但是思维训练并没有就此停止。围绕“如何以正确得体的方式让这一家人接受作者父亲的帮助”,学生再次进行小组讨论,发挥合理想象,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五、结语

读后续写的新形式更综合地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读后续写课堂教学活动在重阅读的基础上,强调思维训练,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最终实现语言了的迁移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戰[J].英语教师,2015(16):6-7.

猜你喜欢

读后续写思维品质
浙江省英语新高考首考卷写作试题的评析与教学建议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
英语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初探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提高记叙文读后续写能力策略
读后续写的解答策略和教学建议
读后续写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