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之我见

2019-10-16白珺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0期
关键词:审美散文培养

白珺

摘 要 散文阅读鉴赏作为近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一项重要考查内容,成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重要的关注点。人教版必修二“阅读鉴赏”板块将写景状物散文编排在第一单元,足见其教材地位不容小觑。加之写景状物散文因其自带审美要素,因而又成为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的重要阅读教学载体。

关键词 景状物 散文 培养 审美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A

如何在此类散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挖掘作品审美内涵:景、情。景物描写作为写景状物散文的重要内容,是作者对自然景物之美的感受力的充分体现。无论是朱自清笔下曼妙的荷塘月色,还是郁达夫眼中那悲凉的故都秋景,还是陆蠡窗前那柔软婆娑却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常春藤,作者们无不从形、色、味、触等角度,将大自然的美和灵性展现在读者眼前。而课堂上抓住这些美的内涵,引导学生品味赏析经典的景物描写的过程,就是培养、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过程。心为景移,景为情设,立足作者特定情境下的情感,赏析品味情景关系,引导学生与作者共情,更利于景物美之内涵的理解,使学生对作者笔下的美感同身受,注重审美体验,更利于获得审美愉悦。

(2)抓住审美鉴赏的突破口:品味语言、引导想象。如果说内容方面,写景状物散文胜在美景、深情;形式方面,此类散文则将语言美发挥到了很高的境界。语言精美细致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他连用三个精美的比喻展现静态荷花的美,用准确恰当的修饰语传神地描摹眼前之景,用精妙的动词将景物化美为媚;语言清新典雅如郁达夫,《故都的秋》全篇像极了作者的闲情漫话,没有文字的雕饰痕迹,“去掉豪华见真淳”,用语平凡又不失精当,如写“日光”不用“洒”而用“漏”,写秋蝉残声,不用“鸣”而用“啼”。教学中,若能成功引导学生品味承载着散文审美内涵的散文语言,无疑是打开了审美鉴赏的突破口。使学生的审美鉴赏有了“脚踏实地”的基于语言的品,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对作者文字语言背后的美身临其境,才能生发“仰望星空”的基于想象的美感体悟,形成学生头脑中的美感形象,加深审美体验和感悟,从而形成审美素养。

(3)选取利于培养审美素养的教学方法:朗读法。语言文字,唯读不悟。作为景、情兼备的写景状物散文,要赏景物之美,品情感之美,悟思想之美,三者都可兼顾的教学方法就是朗读法。《荷塘月色》中三十多个叠词的运用既描摹了景物特征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意蕴和谐,景物之美跃然纸上,不经反复朗读,不能感受审美形象的特征。《故都的秋》中,只开篇一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的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便开启了全文舒缓而深沉的感情基调,情感之美酝酿其中,唯有反复朗读体会,才能生发基于文本的悲凉情感之独特的审美体验。《囚绿记》中,作者说“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这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作者赋予绿以人的性格气质,如此热情洋溢加以赞美,又直接抒发怀绿之情,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会文本思想之美,情感之真纯。在反复朗读中,学生把无声的文字结合各自审美感悟,变成有声的语言,实现了文本的审美再创造,审美鉴赏能力也得到锻炼。

(4)把握审美创造的途径:由赏及写。写作是鉴赏的结果,也是鉴赏的途径,二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当我们引导学生走进字里行间,品读了语言文字,赏析了景物之美,朗读品味了作者情感,鉴赏学习了写作技法,如何将无形的审美素养转化为有形的审美创造能力,是审美素养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创造的方式多样,而仿写、小散文写作、技法鉴赏写作是三中最常用的由赏及写的训练方法。仿写是遣词造句方法运用的精准训练,小散文写作是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技法鉴赏是鉴赏知识和水平的直接体现。在引导鉴赏的同时,如果能由赏及写,将写作要求引进写景状物散文的教学,在提高学生审美鉴赏水平,审美创造能力方面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總之,对于景美、情浓、言精、蕴深的写景状物散文,若能挖掘作品丰富的审美内涵,引导学生扎实品味语言文字,发挥想象,反复朗读,并注重针对性的写作实践,定会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有效提升散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审美散文培养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