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

2019-10-15翟子秋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3期
关键词:内固定术

翟子秋

【摘 要】目的:分析腰骶段脊柱結核患者采取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65例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接收,所有患者均进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术前、术后红细胞沉降率(ESR)、腰骶段生理前凸及疼痛评分(VAS)。结果:在VAS评分、ESR及腰骶段生理前凸方面,术后较术前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骶段脊柱结核治疗期间,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应用效果明显,其有助于患者临床病症减轻,改善患者腰骶功能。

【关键词】腰骶段脊柱结核;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中图分类号】R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2

全球范围内,我国是具有较高结核发生率国家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结核患者600万左右,其中,13%是骨关节结核,在骨结核中脊柱结核占比大约是75%[1]。脊柱结核初期无显著病症,极易对脊柱前柱、后柱及中柱累及,致使脊柱椎体受损,进而产生脊髓神经压迫现象,有限甚至产生下肢残疾,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工作及学习。相关研究表明,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在脊柱结核治疗中具有一定成效,但是该方法创伤明显,手术时间较长,致使使用范围受到限制[2]。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接收的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采取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以下是具体报告。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本院接收的65例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其中,38例男患,27例女患;年龄21岁-53岁,均值(36.74±2.51)岁;患病时间2个月-7个月,平均患病时间(3.12±1.25)个月。

1.2 方法 全身麻醉后,协助患者选取俯卧体位,将病椎视为中心部位选取后入路正中位置,切开,将病变位置全部显示出来一直到椎节段的上下关节突,将椎弓根螺钉置入,对病变节段间隙上下椎体固定,适量撑开,在腰骶段生理曲度、椎间隙高度恢复后,伴有后凸畸形者,椎体轻微按压至椎体复位,联合钉棒曲度,固定脚型。病变咬除期间背侧的椎板,神经根、硬膜囊适当拨开后,将病变椎间隙显示出来,利用椎间隙刮匙清除病变椎间盘、椎体两侧病变脓肿、组织及坏死椎体位置。如果脓腔较大,在脓腔边缘将脓液全部吸出,禁止对整体结核脓腔壁造成损伤,使正常组织受损,进而扩散脓腔,通过生理氨水、过氧化氢溶液对病灶冲洗。手术期间,保留病变组织,目的是进行病理检查。结束清创后,利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溶液对切口冲洗。选取合适自体髂骨或者减压骨块,链霉素涂抹后,将其放置到病变椎间隙,留置引流管,以脓肿受损面积为依据,放置2-6根,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准确记录65例患者术前、术后红细胞沉降率(ESR)、腰骶段生理前凸及疼痛评分(VAS)。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处理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计量资料采用()表示,检验值为t值;两组比较检验值为P,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VAS评分、ESR及腰骶段生理前凸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

3 讨论

脊柱结核是临床常见脊柱感染疾病之一,结核分枝杆菌除了入侵软组织导致水肿,而且极易累及脊柱椎体,造成严重畸形或者椎体骨缺损,所以,临床上,通常采取手术方式治疗。目前,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目标有畸形矫正、清除病灶、脊柱稳定、脊髓加压等。从现阶段发展至状况来讲,脊柱结核极易加重腰背部疼痛,造成脊柱畸形等诸多临床病症,有些甚至对脊柱中后柱软组织造成影响,包括纤维环、椎间盘等,所以,患者通常伴有腰部疼痛。脊柱腰骶段具有相对独特的生物力学和三维解剖结构,造成结核脓肿入侵后机体产生假关节腔,螺钉松动,进而诱发诸多并发症[3-5]。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方式治疗,由于超过90%脊柱结核病变会对椎体前中柱累及,造成脊柱稳定性丧失,最终造成椎体塌陷;但是后柱极易导致脊柱结核,往往以反生理曲度后凸畸形呈现出来。所以前路手术方式虽然可以在直视下操作,完全清除病变组织,但是由于结构相对特殊,进而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而后入路手术方式,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术后可及早活动、锻炼,具有显著治疗效果。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分析,术后VAS评分、ESR及腰骶段生理前凸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予以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有助于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改善患者腰骶段功能,值得推广并采纳。

参考文献

高玉红.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并发症的观察[J].齐鲁医学杂志,2014, 17(16):513-515.

李吉强.胸椎管狭窄症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血肿的术后护理关键[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 2016,9(16):58-59.

李文龙,陈长春,高浩,兰天亮,刘勇.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急性脊髓损伤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对比[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8):45-46

任永安.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J].临床骨科杂志.2017(03):87-88

余晓燕.综合护理模式在48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病人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06):154-155

猜你喜欢

内固定术
手法整复闭合穿针内固定术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髋关节置换治疗严重粉碎移位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观察
100例颈椎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