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度脑外伤并休克患者院前急救中高渗盐液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10-15任远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3期
关键词:复苏休克

任远

【摘 要】目的:探讨重度脑外伤并休克患者在院前急救处置过程中高渗盐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符合入组条件病例数70例,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就诊。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n=35)及观察组(n=35),两组在常规复苏支持时,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高渗盐液输注,对照组仅以20%甘露醇输注,对比两组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后15min、30min血压高于对照组,用药后15min、30min尿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时平均输液量(961.53±84.26)mL低于对照组(1625.87±164.3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脑外伤并休克患者在院前急救处置过程中应用高渗盐液,能够相应减少复苏液体剂量,起到明显抗休克作用,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复苏方案。

【关键词】急诊重度脑外伤;休克;高渗盐液;复苏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01

脑外伤是指在外界暴力作用下致颅脑损伤,重度脑外伤患者病情危重、进展快,极易合并创伤性休克。重度脑外伤并休克是常见危急重症,病情危重、发展迅速,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1]。院前急救处置重度脑外伤并休克时,需在促使循环血容量恢复,增加脏器血流灌注时,应避免医源性脑水肿、降低颅内压[2]。故其治疗以抗休克为主,并联合降颅压处理。近年来,有研究[3]发现,在失血性休克复苏患者中应用高渗盐溶液,可相应减少复苏溶液剂量,获得重点关注。但对重度脑外伤并休克患者中高渗盐液的应用,报道较少。本研究特对重度脑外伤并休克患者采取高渗盐液,旨为院前急救处置提供思路,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该研究符合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标准。选取我中心符合入组条件病例数70例,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就诊。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24~65岁,平均(36.85±7.29)岁;受伤至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间15min~1h,平均(31.6±5.41)min;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平均(5.16±0.64)分;交通意外伤20例,暴力伤11例,坠落伤4例;观察组35例,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24~66岁,平均(37.85±7.31)岁;受伤至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间15min~1h,平均(33.1±6.1)min;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平均(5.21±0.60)分;交通意外伤22例,暴力伤10例,坠落伤3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入组条件 纳入标准:(1)患者经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技术等综合检查,均被证实为脑外伤;(2)未合并脑疝,暂时无需使用开颅手术;(3)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尿少、烦躁不安等症状;(4)患者家属对研究知情,自愿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伤前合并多脏器功能异常;(2)伴凝血功能异常、全身感染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对身体开放性伤口需及时、有效清创,初步止血,立即快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维持呼吸道通畅,确保输血、输液等急救措施顺利开展。对照组经甘露醇治疗,于10min内取20%甘露醇(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2586)0.5g/kg,迅速输注;随后取大量平衡盐溶液维持。观察组经高渗盐液治疗,用10%氯化钠溶液220mL+0.9%氯化钠溶液80mL进行配制,形成高渗盐液(7.5%氯化钠溶液300mL)。取1个治疗单元(7.5%高渗盐液4mL/kg),在10~15mn内快速静脉滴注结束。随后取10%右旋糖酐(上海华源长富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787)500mL,静脉滴注,以此延长扩容时间。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密切监测心率、血压等体征,记录尿量;在生命体征稳定时,尽量不要使用影响颅内压的药物。

1.4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与用药后15min、30min血压变化;(2)比较两组用药与用药后15min、30min尿量变化;(3)统计两组患者复苏时输液量,计算其平均值。

1.5 统计学方法 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数值变量资料经()表示,采取t检验;组间数据比较采用方差F;无序分类资料经百分比率(%)表示,采取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与用药后15min、30min血压

两组用药前血压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后15min、30min血压增加,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与用药后15min、30min尿量

两组用药前尿量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后15min、30min尿量增加,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患者复苏时输液量

观察组复苏时平均输液量(961.53±84.26)mL,对照组复苏时平均输液量(1625.87±164.3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74,P=0.000)。

3 讨论

脑外伤患者在创伤急救时,快速建立血管通路、进行液体复苏是最为基本的方法。重度脑外伤患者存在明显阳性体征、深昏迷状态及体温、呼吸等体征改变,脱水是目前降低颅内压、抗脑水肿的主要治疗方法[4]。其中甘露醇作为主要降颅内压药物,降颅内压作用明确,而且逐渐被应用于抗复苏液体,对头部创伤合并休克者有显著作用。但是采用甘露醇进行降颅内压、复苏时,易出现反跳、心功能不全以及潜在的肾毒性等现象。高渗盐液是指7.5%氯化钠液,其抗休克作用均有报道。高渗盐水浓度有1.5%、3%、5%、7.5%等,杨细平等[5]对比不同浓度高渗盐水对颅脑创伤后颅内高压作用,研究证实7.5%高渗盐液快速静脉滴注,能够快速降低患者颅内压,增加中心静脉压,可作为治疗创伤后颅内高压的主要药物。高渗盐液进行复苏、降颅内高压时,具有用量小、扩容快等特點,7.5%氯化钠液会产生2400mosm/L渗透压,是正常血浆渗透压的8倍,在输入高渗盐液后,通过改变循环系统内渗透压梯度,促使细胞内水分、组织间隙液体进入血循环,以此快速扩容血容量[6]。同时重度脑外伤合并休克早期快速滴注高渗盐液,血压回升早、速度快,可相应减少心肺等并发症发生,并能逆转机体低灌注状态,改善休克;并能抑制休克时中性粒细胞活性,改善微循环,缓解休克后期免疫抑制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休克所导致的脏器障碍[7]。本组研究中,观察组用药后15min、30min血压维持效果均高于对照组,用药后15min、30min尿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与甘露醇相比,高渗盐液可在短期内即快速降低颅内压,增加血压,维持时间长,其纠正休克效果明显,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尿量增加。同时观察组复苏时平均输液量(961.53±84.26)mL低于对照组(1625.87±164.3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体会到由于休克需要大量输液,而重度脑外伤需限制液体输入,高渗盐液的滴注,能够解决患者治疗矛盾情况;同时基于本次研究,高渗盐液适用于重度脑外伤合并休克的早期急救工作中,在静脉滴注过程中需控制输液速度,定期监测水电解质、酸碱变化,随时调整其输液速度,以此提高其救治效果。

综上所述,急诊重度脑外伤并休克患者治疗中应用高渗盐液,能够相应减少复苏液体剂量,起到明显抗休克作用,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复苏方案。

参考文献

车海江, 王晓明, 冯磊.不同液体限制性复苏对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休克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6,31(8):944-944.

张颖.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重度颅脑外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疗效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 2017, 45(4):412-415.

吕福林, 闫柏刚, 赵庆波,等.经骨髓腔输注高渗盐水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 2016,17(6):416-419.

窦贺贺, 王振杰, 李磊,等.不同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对骨髓中髓系抑制细胞数量变化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0):1265-1268.

杨细平, 张馨予, 涂悦,等.不同浓度高渗盐水对颅脑创伤后颅内高压患者的疗效观察[J].天津医药, 2017, 45(8):810-814.

罗小川 , 刘雪萍 , 李海荣,等.高渗盐复合液治疗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效果及对颅内压脑氧代谢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 2018, 46(10):149-150.

周琪, 黄淮, 许沛, 等.高渗盐复合液治疗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7, 26(4):426-429.

猜你喜欢

复苏休克
谨防过敏性休克
碘克沙醇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亚低温治疗法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的探讨
新生儿窒息延迟断脐的临床探析
肾移植术患者全麻复苏的回顾性分析
院前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两种液体复苏分析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麻醉研究进展
请您收藏
——过敏性休克和肺水肿的抢救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