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育质量

2019-10-14马东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德国学校老师

马东

去年底,我参加了由西安市教育局举办的“基础教育管理者(小学)赴德国高级研修”活动。在Heinrich Zill 小学,我们了解“全纳式”教育的实施,惊叹于他们在一至三年级进行跨班学习实验的勇气;在柏林自由大学,我们了解了德国教育的发展历史和现代全民教育的情况以及对未来教育的思考;在Paula Furst学校,我们深入班级,观摩了课堂教学,看到了每个班任课教师与辅导员相互配合,落实课程;在Friedrich小学,我们看到了针对学生个体定制的学习计划以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课堂;在职业培训学院BBZ MITTE,我们了解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参观了学生的实习工厂,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热烈有序的提问答疑;在Adlesshof工业园,我们了解了现在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科学技术如何转变成生产力;在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我们折服于这里产生了30多位诺贝尔获奖者,仿佛看到了他们在这里全神贯注进行科学研究的场景,希望自己的学校也能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学子;参观奥迪工厂,我们欣赏了现代化的汽车生产线,高科技的机器人生产效率之高、质量之高令人叹为观止;在德国工业公司FFT,我们认识了现代工业生产线的设计者、制造者,为人类有如此聪慧的大脑感叹;在德国欧洲学院,我们了解了德国的学制情况、教师资格获取、教师培训流程,获得了光荣的结业证书。

且行且看且思,教育强则国强。德国高度的发达和高质量的教育密不可分。德国开放的、以能力导向为核心的基础教育,务实有效的职业教育,高精尖的大学教育,使学校真正成为各类人才培养的摇篮。

用教育者的眼光思考德国教育,以下三方面让我受益最大。

一、注重职业教育,学以致用

德国的经济和制造业举世瞩目,其秘密武器应该是德国的职业教育。德国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模式,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实用性人才。落实“双元制”模式,主要是政府和企业,教育经费也主要由政府和企业承担。在双元制模式下,学生在两个地点学习,一个是企业一个是职业学校。学生具备两种身份,在企业是学徒,在职业学校是学生。对学生实行两种考核,实践技能考核与专业知识考核。全国资格考试考核制度规范,监督有力,由第三方执行,实现了教考分离,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体现了考试的专业性。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具备理论和实践经验,综合素质高,保障到位,师资稳定性好,保证了职业教育的质量。

在德国,约25%的优秀学生从文理中学步入大学大门。而75%的学生通过就读普通中学或实科中学,进而就读技术学校或职业高中最终走上工作岗位,有的学生还会在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之后再从事更高级的技术工作。这样,学生在小学参与动手操作,在中学经常动手实践,在技术学校或者高等职业学校以学习技术为主,一系列的职业培训使他们能动手、会实践。加之企业广泛参与教育过程,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使得学生的学习能为我所用,使得企业能得到所需人才,使得学校的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育人闭环。

二、重视自主学习,能力导向

二战以后的德国一直在进行教育反思,“奥斯威辛集中营不应出现在教育上”,意思是教育不能是命令,更不能专制。全社会提倡现代的教育理念,例如:发扬民主,而非控制和命令;教育需要开放式的学校;学校是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学习的地方;教育需要孩子自主感知和发现;教育需要对孩子进行帮助和引领;现在用工更趋向于合作、创新、团队,每个人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为团队做出贡献,而不是大家都做同样的事情。这些理念为德国教育起到了思想引领的作用。我在德国学校的课堂中看到了这些理念的落地。

1.先自学,再解疑

在Heinrich Zill小学,我看到了一个学生自学数学的场面。他一个人静静坐在座位上,先自学教材中的例题,看懂了之后,就开始做练习题练。做第二题时,他遇到了障碍,于是就向老师求助,老师进行了提示和讲解,然后他继续完成练习。这种学习方式使得学生每节数学课都是在主动探究中学习新知,知识是在学生自主学习中获得的,能力是在学生自学中形成的。而我们的课堂,老师们更关注的是怎么样教,教会学生新知,形成能力,而不太关注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会新知,形成能力。

2.注重学知过程,胜于知识本身

在Paula Furst学校,一个学生在练习三位数加减法。老师给孩子提供了丰富的计数单位卡片,学生通过摆放计数单位卡片来进行计算,每道习题都要通过摆放卡片来计算出结果。老师告诉我们,借助计数单位卡片计算需要一段时间,等学生熟练计算方法后,就会指导孩子列竖式计算。用我们的观点来看,这样的学习过程,进度也太慢了。殊不知这样的计算过程会给学生建立丰厚的感知,把抽象的加减法变成了直观的计算,计算方法跃然眼前,对理解和运用计算方法大有裨益,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而我们的课堂,师生普遍重视比较多的是结果的正确与否,而常常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忽视探索知识的过程。

3.让孩子像大人一样处理问题

德国自由大学的教授展示了一个视频。班里两个同学发生了矛盾,老师安排两个班干部组织全班同学处理这一矛盾。班干部像法官一样坐在前面,向当事人询问情况,还不断征求其他同学的意见,最后探明了的事情原委,使两位当事人握手言和。而老师在一旁观看,或适时像孩子一样发表自己的观点。学校就是学生学习交往的地方,相处的原则、方法都是从交往的经历中来的。我们应该少些说教,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像大人一样處理问题,以便形成观念,明辨是非,形成规则。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会孩子自我教育,学习的最高境界在于教会孩子自主学习。德国义务教育段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做好辅助和引领,引导孩子自主学习,让课堂成为每个孩子的学习室、研究室,让学校真正成为了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地方。

三、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

无论是发达国家的教育,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一直在提倡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这种观点是中国古老的教育主张,也是现代社会的教育原则。在德国,我们看到了很好的范本。

1.无微不至关照特殊学生

德国义务教育学校大多实行“全纳式”教育,即凡要求入校的学生,学校均无条件接收,无论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文化背景、身体是否健全、心理是否健康。一年级入校时,学校会详细了解学生的相关情况,对学生的视力、听力、语言表达、与人沟通、交往、运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评判,对有优长的学生及在某些方面有障碍的学生进行详细登记,以便入校后给予特殊的关照。尤其是对某方面有障碍的学生给予的关照更多,投入更大,学校会为他们组织专门的活动,甚至会为某一个学生聘请专门的辅导教师。

2.定制化学习

德国大部分中小学采用小班教学,每班不足20人,部分学校在一到三年级进行跨年级实验。一般情况下,老师都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定制适合该生的课表。学生按照自己的课表上课,有时与其他的同学上大课,有时自己独立学习某个学科,几个人学习同一学科进度也会有所不同。学习快的学生完成任务以后,可以在教室里外完成其他学习任务,或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老师们认为,不同的孩子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没有必要保持一样的进度。因为,同样的学习进度会使学习能力差的孩子难堪。是的,孩子如花儿,有的开花早,有的开花晚,有的花期长,有的花期短,我们应该相信每朵花一定都会盛开。有人善于动手,有人善于思考,有人倾心艺术,有人体育特长,在未来都能为世界增添力量。我们应该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3. 细致的答疑和辅导

在德国,老师们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进度,有一些学校为学生定制了个性化学习方案,扎实的答疑和辅导是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德国学校上课的方式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有处理不了的问题或有疑问时,或探究、或讨论、或询问老师,成为一种常态。上课时,每个班配备的教师和辅导员老师游走在教室的各个区域,为不同的学生解答不同的疑问,进入教室的其他老师或校领导或义工也常常帮助孩子解答学习中的疑问。放学后,需要辅导的学生还可以继续留在教室里,接受教师的耐心辅导。

可以明显看到,德国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无论是什么水平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都有适合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经历老师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辅导答疑,受到了知识的滋养,能力得以提升,生命也得到丰盈。因材施教让教育释放出尽可能大的影响力,也显示出了独特的魅力。

两周的学习考察,我时而站在德国教育的立场思考中国教育,时而站在中国基础教育的视角审视德国基础教育,时而跳出教育思考教育。中国基础教育有无穷的魅力和生命力,德国基础教育也同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源于其人才观和教育價值观的差异。这种差异源于两国社会发展、历史背景、文化基础等方面的不同。我们无需妄自菲薄,用其所长,方能强健自身。

作者单位:西安高新第四小学

猜你喜欢

德国学校老师
“梦梦”“娇庆”德国行
学校推介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新中国科技60年(3)
开始敲门
非常演奏家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