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勞動力成本上漲製造業痛點何解?

2019-10-14史瑩

台商 2019年5期
关键词:生產市場企業

史瑩

當下,中國製造業成本上升已然成難以逆轉的趨勢。

對於中國製造業而言,能否突破這一困境,除了依靠政府減費降稅,調節區域人口流動等推動企業外部成本降低外的措施外,更需要企業眼睛向內看,從自身出發尋找解決之道。

過去幾十年間,中國製造以「Made In China」的標誌走到了世界的前沿,成為國人驕傲。近幾年隨著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中國人力成本不斷提升,目前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已經陷入了一個進退維谷的境地。

人力成本上漲令企業承壓

「我們企業今年的人力成本較去年出現明顯提高,特別是技術工種,這無疑加大了我們企業的經營壓力,而其他多數成本跟去年差不多。」面對近幾年人力成本的上漲,廣東省東莞市哈一代玩具公司負責人陸利明感慨道。該公司是集設計、開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毛絨玩具企業。

他還介紹,「今年較去年同期人力成本已上漲不少,今年我們玩具企業一般普通工人的工資都要5000元(人民幣,下同)/月左右,稍微有點技術的工人高達6000元甚至7000~8000元/月,而去年同期只有3000多元/月。」

不僅玩具企業,此前深圳一家服飾企業的經理也指出,服裝行業普通員工月工資這幾年上漲較快,大約以每年20%左右速度遞增。該公司也是集設計、生產與銷售為一體的服裝品牌運營企業。同理,作為給中國製造升級提供裝備的企業,京山輕機董事長李健也公開坦言,中國製造業的痛點有三個,其中之一就是人力資源成本的高度上升。

人口紅利流失

「中國人口結構變化是人力成本上漲的中長期因素。中國的勞動力人口占比在2010年出現拐點,適齡勞動人口數量占比開始下降,總撫養比開始上升,這就意味了勞動供給量的紅利已經開始逐漸降低。」對於人力成本上漲的原因,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分析稱。此外,中國人力成本上漲也與工業化進程密切相關。在20世紀90年代是中國工業化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同時也是勞動成本上漲最快的10年。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在1 9 7 9年到1 9 8 9年,10年間中國的名義平均工資上漲190%,實際平均工資僅上漲44%;而在1989年到1999年,十年間中國的名義平均工資上漲330%,是前十年的1.7倍,而實際平均工資則上漲118%,漲幅是前十年的2.7倍。而這個階段的工資上漲,更多的是企業利潤上升後的主動選擇。

經過15年的勞動力轉移,2004年東南沿海企業開始出現「民工荒」問題。對此,劉哲指出,「在這個階段,勞動供求關係的逆轉,是推升第二波工資上漲的主要原因,更多的是企業為了滿足自身基本的用工需求,而被迫進行的工資調整。與主動上升不同,這波被動漲工資,不是企業盈利能力上升或者規模擴大而帶來的,而是企業根據自身的盈利能力和投資回報率,倒算出來的所能承擔最高的勞動成本,然後再用這個最高工資來吸引盡可能多的勞動者。」

近年來中國人力成本的上漲,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據他分析,一方面,經濟的發展為提高勞動者在新創造價值中的分享比例,既提供了可能,也提出了必然要求,以確保勞動者可以更好實現勞動力的再生產;另一方面,經濟與社會的進步,也帶來了對勞動者保護和勞動者福利重視程度的上升,推動著「五險一金」等社會保障的覆蓋範圍逐步擴大,征繳也更加規範化;此外,勞動力供應的結構性短缺,與勞動者工資議價意識的提升以及議價能力的增強,也推動著企業用工成本逐年上升。

企業要正視現實

劉哲指出:「勞動作為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要素,如果人力成本上漲過快,會直接降低企業的盈利能力,甚至會導致一些競爭力較弱的中小民營企業面臨盈虧平衡或破產的邊緣。」但凡事有兩面性,在實際生產中資本、技術和勞動存在一定的替代關係,當勞動成本相對較低的時候,企業更傾向於選擇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技術來進行生產,降低成本。隨著人力成本的上升,會倒逼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生產線升級,通過資本或技術來替代勞動,進而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人力成本是中小企業的關鍵成本,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的中小企業,其成本主要體現為人力成本。而且大多數中小企業的盈利能力不強,消化成本上升壓力的手段有限。事實上目前不少中小企業,都是通過想方設法減少人力成本支出來維持生存。

如何破解人力成本壓力?

●政府政策調節

「對這些人力成本壓力十分突出的中小企業來說,最近國家統一調降社保繳費比率,減費降稅等措施顯然是企業發展的重大利好。」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員、企業研究處處長劉興國指出,政府層面還需要從增加人口供給量、促進人口流動的角度來解決勞動力供應不足問題。其實目前中國勞動力供需不平衡並不是全局性的而是呈現地域性發展不均衡。北京師範大學勞動力市場研究中心近日發佈《2018中國勞動力市場發展報告》(下稱報告)。報告數據表明,中國勞動力市場的平衡性整體向好,但各局部區域的發展仍不均衡,市場的不充分性是制約高質量平衡發展的因素。

報告通過勞動力市場平衡指數來反映勞動力市場發展狀況,數值越大則市場平衡性越好。數據顯示,中國勞動力市場平衡性指數從2007年的53.6上升到了2016年的64.7,呈明顯的上升趨勢。

但在市場平衡性水準整體向好的同時,各省份勞動力市場之間的差異仍然顯著。因此,企業在面對勞動力成本上升過程中,政府可以加強政策引導和調節,在促進國家產業結構升級的同時,促進區域間協調發展,通過區域之間的產業承接,消化勞動力成本上升可能導致的就業減少和資本外流等現象。

●企業自身突破

猜你喜欢

生產市場企業
古道散茶香
牛奶生产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市场观察(1)
市场观察(2)
市场观察(1)
市场观察(2)
超级袜子
研發投入低於非家族企業 家族企業轉型困境
張維迎 國企主導下 民企間不可能有公平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