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的色彩

2019-10-13

今日华人 2019年5期
关键词:蔡先生东方文化画图

色彩在世人的概念中可能就是红橙黄绿青蓝紫,在画家眼中也就是砖红、酪黄、丁香紫。但是在蔡逸才的眼中,色彩已超越了油彩本身的变化,万紫千红的最高处,卻是一片宁静的“完整”。

步入蔡逸才先生在观塘香江会-汇天下举办的“生命如此多彩”油画展,放眼就是一片安宁之感,没有绚烂炫目的色彩,错落有致地悬挂着三十多幅大大小小的油画,大型的画多是人物,而小幅油画卻是蔡先生前年在南欧旅遊时的写生。

观蔡先生的油画,题材多是环绕日常生活: 《外婆的厨房》中的老人与厨房、《異乡的十一》中筵席後的餐桌、街角黄昏、後园晨光等,种种都是最平凡的日常景观。透过画家眼中色彩的变化,在绘画的过程中不断寻找人生的真缔,对他而言,绘画纯粹是一个寻求真理的过程,而过程比画图本身来得更重要。

除了人物画,蔡先生也十分着重写生。他笑言究竟是因为旅行而绘画,还是因绘画而旅行,有时连他自己也弄不清了。他总说:“大自然在述说着自己的真理。”“我只刚巧路过拿起画笔在记录而已! ”在旅途中对大自然的体悟,常会在画中反映出来,在不断反复的实践中,体悟大自然包罗万象的平等、无常、无我的真理。

在绘画的过程中,蔡先生认为“构图的完整”最为重要,在绘画人物前去了解其背景和个性,执笔绘画出人物的情感,但绘成图後,人物本身卻未必是画图的核心,反成了全画的一部分,而背後肉眼看不到的情感才是核心。在绘画时,蔡先生坦言他不会过於注重细碎的枝节,不会过於求工地刻划人物微细的面貌和肌理,他认为过於细碎的笔触在画面放大的时候会令构图失衡,形响画图的完整。他喜欢纯绘画,凭直觉出发,不炫耀,把问题留在画版上解决。就好像小朋友绘画一般,很自然、纯真,没有多餘的技巧,一切以整体为重。

跟蔡先生聊天,发觉在他看似有点冷漠外表下盖掩着的卻是一颗赤子之心。他现居加拿大,每年总会回杭州小住数月,可说是个两栖族。何以会选杭州? 他响应道杭州的艺术氛围十分好,生活步调閒适,没有那麽多纷扰,很有利於创作。况且他2009年就读於中国美术学院,现在仍有不少同窗和朋友在杭州,每年能和朋友相见交流,也非常惬意。人生的旅途未必一切皆能隨心所欲,蔡先生说他自小便对绘画念兹在兹,中央美院一直是他的人生目标之一。他出生於上海,年少时被选入上海少年宫跟程多多先生学国画,十三岁随家人移民香港,再转学油画,大学毕业後从商十多年,後因为女友患病才毅然告别商界,幸而一切安好,才最终能於2009年实现他人生的梦想——入读美院,继续他追寻真理的旅程。他言,在此期间,他的手虽然没有在绘画,但眼睛无时不在绘,心无时不在画。心之所在,很古龙式的“手中无笔,心中有笔”。

蔡逸才先生的好友潘跃辉先生说他是一派海外画家风格,保持着纯油画画风。但在和蔡逸才先生交谈中,卻发觉他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领悟。蔡先生笑说他是在绘画时回过头来去了解东方文化,开始认识到东方文化的深厚,所以在他的油画中虽说技巧画风等都属於西方,但卻四处充溢着东方文化。蔡先生说他十分感谢也十分喜欢杨孙西博士在“生命如此多彩”油画展画册上所撰的序言,尤其是其中有关“天人合一”的概念。他在写生时思考着“天人合一”中之“一”在大自然的完成,感受着人在与大自然“合一”中所会遇上的艰辛。

蔡逸才先生在画布上糅合了中西文化,在画板上寻觅人生真理,将中西美学结合。正如他所言,大与小不一定在於画布的尺寸大小,而在於油画气象的宏阔与否,观赏油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朦胧中可得真象,也就像人生一样有时也“难得糊涂”。蔡先生一双修长而有力的手,满满的染着洗不掉油彩和松节油痕跡,这也许就是他寻找真理的旅途上收到的纪念品之一。 (编 辑:浩 博)

猜你喜欢

蔡先生东方文化画图
低段教学如何妙用画图策略
多样解构
思考物理问题之“画图法”策略
画图找答案
胜任
中西文化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
奇怪的邻居
趣味画图欢乐PK
我收获了几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