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查德·埃斯蒂斯的超写实主义绘画研究

2019-10-12黎家武

艺术大观 2019年27期
关键词:理查德

黎家武

摘要:理查德·埃斯蒂斯是美国著名的超写实主义画家,本文希望通过对他作品的研究,来寻找其中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理查德·埃斯蒂斯;超写实主义

一、超写实主义绘画的起源

超写实主义,又称之为“照相写实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在美国和欧洲发展起来的一种绘画和雕塑的艺术风格和独立艺术运动。它的风格强调将更多的重点放在细节和主题上,超写实主义的绘画和雕塑不是对照片的精确再现,也不是针对特定场景或者主题的文字插图。相反,艺术家使用额外的,通常是微妙的图像元素来创造一个现实的幻觉,而实际上这个现实要么不存在,要么不能被人的眼睛看到。严格意义上的超写实主义画家倾向于模仿摄影图像,省略或者提取某些有限的细节,以保持一致的整体画面设计,他们经常省略人的情感、政治价值和叙事要素。因为它是从波普艺术发展而来的,所以超写实主义风格的绘画具有独特的紧凑、精确和强烈的机械感,强调平凡的和日常生活中的形象。

超写实主义虽然本质上与摄影很接近,但往往需要对所描绘的主题进行更柔和、更复杂的关注,将其呈现为一个活生生的、有形的物体。这些超写实主义绘画和雕塑中的对象和场景都是经过了精心的细化处理,以创造出原始照片中所没有的真实感。这并不是说它们是荒诞离奇的,因为这种具有真实感的错觉和假象是模拟现实的令人信服的描绘,作品中物体的外表、质感、光源效果和阴影似乎比参考照片甚至实际主题本身更清晰和更明显。此外,在后期的发展中它们也有可能包含文化,情感,社会和政治的主题元素,作为绘画视觉里的错觉延伸,这与较早前的、更字面意义上的“超写实主义”流派又有一些明显的不同。

超写实主义的艺术创作需要高超水平的能力和精湛的创作技巧来模拟虚假的现实,因此超写实主义的艺术创作需要经常结合并利用摄影中的局限性,如景深、透视和焦距等特点。在创作的方法上,超写实主义的画家和雕塑家也考虑了一些将图像转移到画布或模具上的机械手段,例如使用摄影幻灯片来将创作素材的图像投影到画布上,也可以使用网格等基本手段来确保画面的准确性,有些绘画作品甚至是会使用喷枪与丙烯颜料、油画颜料或者两者的相互组合来完成作品的。超写实主义的创作题材范围非常广,从人物肖像画、风景画、静物画再到城市景观和叙事场景等等。近现代的超写实主义风格比早期的超写实主义更具有叙事性和更注重精确的细节描绘,也强调社会、文化或政治主题。例如丹尼斯·彼得森(Denis Peterson)也是最早出现在纽约的超写实主义画家之一,他早期的作品揭露了极权主义政权和有关第三世界军事政府的道德和政治问题。

二、理查德·埃斯蒂斯作品的特点

埃斯蒂斯1932年出生于美国,早年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学习美术,他在学习期间经常研究现实主义画家的作品,例如托马斯·埃金斯(Thomas Eakins)、爱德华·霍珀(Edward Hopper)和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等等。在完成学业之后,埃斯蒂斯移居纽约生活,并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在纽约和西班牙的多家杂志出版商和广告公司担任平面设计师,在此期间他经常用业余时间绘画。他的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城市里,尤其是紐约,所以他的作品内容大部分都是描绘城市的景观和城市居民从事的日常活动。

埃斯蒂斯认为《公共汽车与熨斗大楼的倒影》 (Bus with Reflection of the Flatiron Building)这个作品是他的第一幅成熟画作。这幅画描绘了一个年轻人好奇地向一辆巴士的车窗外张望,在创作的过程中,埃斯蒂斯小心翼翼地运用颜料,笔触淡化到几乎看不见的程度就像一张照片,汽车引擎盖和挡风玻璃的反光效果,以及公共汽车上金属面板的光泽,对于生活来说实在太真实了,似乎不能被画出来,所以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他的画可以与照片混淆。埃斯蒂斯在1966年至1969年间创作了许多与《公共汽车与熨斗大楼的倒影》类似题材和创作手法的作品,这些画也是他采取抽象手法的证据,使用扭曲的光线和反射,其中的一些作品几乎很难去分辨。正如艺术历史学家约翰·佩罗特(John Perreault)所评论的:“在这些画作中,有一些小块未经反射的‘现实,它们将图像固定在可识别的空间中。这些相对不扭曲的空间非常巧妙,它们能让观众找到自己的方向。”

在埃斯蒂斯早期的许多城市景观题材的作品中,城市往往是空无一人的,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物才开始逐渐出现在他的作品里。而作品《电话摊位》 (Telephone Booths)中的电话亭却被人占据了。如果不是电话亭里的人物,他们的身体在这幅画中创造了一种中间地带,这幅作品可能会因为画面中电话亭框架和门等强烈的几何元素影响,从而使得画面变得很抽象。画面中城市碎片的倒影,从过往的出租车、步行的行人到商店的招牌,这些事物似乎在构图的模糊深度中抢夺着空间,所以最后出现了一个非常令人困惑的画面效果,画面似乎是平的,但却又不断地在浅和深之间来回移动。在埃斯蒂斯其他的有人物出现的作品中,与他复杂绘画中不断变化的、支离破碎的、有时像是溶解的形式相比,人类形象的定义是清晰明了。相比之下,这幅作品中的人物偏向于简单的抽象形式,与其他形式并列。在埃斯蒂斯的其他作品中,所看到的关于城市经历的疏离感和孤立感的讽刺,某种程度上在这里得到了加强,因为电话亭里的人几乎无法辨认,几乎消失了。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写过一篇关于这幅画的文章,他在文中反思道:“由于大都市拥挤的生活方式,人们已经沦为仅仅是展位被占用的象征,就像电脑的字节或字串一样,他们填满了自己的位置,并提供了信息。这一信息的黯淡与艺术家毫不吝啬地传达的丰富或者形象的信息形成了鲜明对比,构成了一种极其温柔的艺术讽刺。”这幅画也让人想起乔治·图克(George Tooker)在1950年创作的作品《地铁》(Subway)中幽闭恐怖的都市生活,尽管它是以一种更加实事求是和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表达了二战后的焦虑。

在1976年创作的作品《双重自画像》(Double Self-Portrait )中,埃斯蒂斯更加强调线条、光线和不同类型表面反射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张非传统的自画像,第一眼看时埃斯蒂斯似乎不是这幅画的主要焦点。他站在外面的人行道上,一个三脚架上安装了一个摄像机器,他的手放在臀部上,穿着随意的牛仔裤和短袖衬衫。他的倒影出现在前面大窗户中央细长的白色镜框旁边,倒影在腰间的部分被一个环绕前窗的黄色柜台一分为二。埃斯蒂斯的倒影很容易被忽略掉,因为它实在太小了,而且画面上还有很多其他的重叠倒影干扰。但是第二个更小的埃斯蒂斯倒影实际上就在画布的中央,在餐厅后面的镜子里,他只有腰部以上的身体才能被看得见。画中的场景似乎是在早晨餐厅开门营业之前,而埃斯蒂斯的倒影几乎没有丝毫缓解画中城市的荒凉感,这种画面氛围与爱德华·霍珀1930年的作品《星期天的清晨》( Early Sunday Morning )有着某种相似之处。这样的作品没有去揭示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埃斯蒂斯更喜欢让他的画为自己说话,让观众赋予自己的意义和解释。他曾经说过:“过去伟大的艺术家从来不让他们的感情或者个性介入太多,他们真实的样子不会在作品中显露出来。莎士比亚,贝多芬,甚至伦勃朗是什么样的人? 除了他们自己的观点之外,还会有其他的观点。”

三、理查德·埃斯蒂斯作品的时代背景与意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强调理性、简洁,并追求功能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受到各种公司和机构的喜欢,成为当时主流的建筑风格,融入了现代城市的一部分。玻璃和金属等工业化生产的材料在城市建筑中的大量使用,也形成了崭新的、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城市景观。此外,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摄影技术的进步,照相机得以小型化并出现了成像良好的彩色照片,摄影开始更加深入地融入社会生活,并迅速被大众接受。这些社会进步和改变,客观上都为埃斯蒂斯和其他的超写实主义艺术家提供了良好的艺术创作条件。

埃斯蒂斯最著名的作品就是他在纽约的城市风景画,他经常陶醉于建筑物表面的金属、玻璃和镜子等材料,经过反射后的变形图像中。大概从1967年起,他开始画那些有玻璃窗的店面和建筑物,更重要的是在这些窗户上出现的反射图像。这些画是以他拍摄的彩色照片为基础的,这些照片捕捉了反射的短暂性,因为反射会随着光线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埃斯蒂斯倾向于在他的绘画中避免出现明信片上的地标景观,而是希望用城市居民的体验方式来描绘城市,同时专注于日常生活的需求。在作品《公共汽车与熨斗大楼的倒影》中,从汽车的后窗几乎看不出标志性建筑的熨斗大楼,它不是直立的而是倾斜的,像一个扭曲的反射。因此这个作品的重点似乎是公交车上的孤独乘客的精神状态,他们可能同样不欣赏纽约地标建筑的标志性价值。

埃斯蒂斯的作品并没有单纯地模仿照片,而是基于照片重构现实,提供了许多平常中肉眼所无法看清楚的精细细节。作家格雷厄姆·汤普森(Graham Thompson)曾说过:“摄影融入艺术世界的一个例子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照相写实主义绘画的成功。它也被称为超写实主义,像理查德·埃斯蒂斯、丹尼斯·皮特森(Denis Peterson)、奥黛丽·弗拉克(Audrey Flack)和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这样的画家经常从摄影照片中创作看起来像照片的画。”在20世纪60年代末,以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罗伯特·马瑟韦尔(Robert Motherwell)和阿德·莱因哈特(Ad Reinhardt)等艺术家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在美国盛行,并占据了当时的艺术主流地位。而埃斯蒂斯并没有跟随抽象表现主义这个艺术主流,相反,埃斯蒂斯走在了反对这股艺术潮流的前沿。他在摄影技术的启发下获得了新的藝术风格,并在连架上绘画的存在性都受到现代艺术评论家挑战的时期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及在后来日渐发达的科学技术中不断发展演变,形成新的艺术活力影响至世界各地。同时,这也为以后那些借助图像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提供了珍贵学习经验。

参考文献:

[1]琳达·蔡斯.费顿·焦点艺术家——理查德·埃斯蒂斯[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理查德
理查德破案
用蛋管住鸡
用蛋管住鸡
加入“今天俱乐部”
用蛋管住鸡
你可曾为梦想累得筋疲力尽
用蛋管住鸡
废纸箱的秘密
神奇探长道尔顿等
英国雕塑家理查德.狄肯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