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数字化劳动力 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
——RPA技术及应用简介

2019-10-11华屹智库北京网络信息有限公司玉大十

网信军民融合 2019年5期
关键词:数据安全流程人工智能

◎华屹智库(北京)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玉大十

在刚刚闭幕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中指出,当今世界,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是鲜明的时代特征,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近年来,中国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的建设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信息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增强、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成效明显,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数字经济给人民所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也与日俱增。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系统越来越多、数字化应用越来越普及、智能化需求越来越旺盛,但跨系统、跨界面的复杂操作,使得基层人员的工作压力不减反增,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基层工作者对数字化浪潮的体验感。在此需求驱动下,一项旨在构建数字化生产力的新兴自动化技术——RPA悄然兴起。本文将详细解析一下这项新兴技术。

一、RPA的内涵与现状

RPA 是“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的缩写,是一种数字化的支持性智能软件,能够完成以往只有人类才能完成的工作,故也被称为“数字化劳动力”(Digital Labor)。作为一个平台或软件机器人,RPA能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与现有任务系统进行交互,通过模拟并增强人类与计算机的交互过程,实现工作流程中的自动化,完成数据的检索、加工与分析,图像的识别与处理,平台的上传与下载,信息的监控与产出等任务。

RPA不仅可以模拟人类在计算机上执行工作量大、重复性高、规则性强的工作(例如电子邮件和附件的打开、应用程序登录、信息搜索、数据录入、报表统计等),还可以利用和融合现有各项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如规则引擎、虚拟助手、高级分析、语音识别、光学字符识别(OCR)、自然语言处理(NLP)、机器学习等,来实现更庞大的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从而更好地完成企业流程自动化的目标。

RPA正在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首要入口。据德勤2018年第三次RPA调查报告显示,全球目前已有超过53%的大型企业开始实施了RPA;预计2020年,将有超过72%的大型企业使用RPA技术。市场研究机构弗雷斯特在2018年发布的两份报告中指出,到2019年,RPA和人工智能技术,将为40%以上的公司创造出数字化劳动力;届时,美国约有10%的工作岗位将被数字化劳动力取代;2019年将有整整十分之一的美国初创公司所雇佣的数字工人会超出普通工人数量。ISG的一份报告也认为,92%的公司预计到2020年采用RPA,目的是提高运营效率。另据市场调查机构TMR的研究显示,截至2020年,全球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市场规模预计可达到49.8亿美元,将实现60.5%的年复合增长率。

国外掀起RPA风潮绝非偶然,这是数字化引领企业变革所带来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数字经济正在经历高速增长和快速创新,RPA技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帮助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展方面定有所为。不少行业先行者(例如银行、金融机构)早已积极尝试与RPA厂商、实施商合作,紧锣密鼓地落实各类RPA的试点工作,把宝贵的人力资源从繁重枯燥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去创造更高的价值。特别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毕马威、德勤、安永)相继在国内推出财税机器人及相关业务解决方案,这股RPA风潮已经在财税领域率先刮起,并开始向其他行业蔓延。

随着我国人工智能支持政策的不断落地,技术应用商业化进程显著加快,RPA市场规模必将迅速扩大,国内RPA也具备着真正的潜力。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已达到238.2亿元,按照这个发展速度,到2020年,人工智能市场将达到450亿。伴随中国人工智能浪潮的掀起,本土RPA也正在强势崛起(例如阿里云RPA、UiBot-RPA、艺赛旗RPA、平安云RPA等)。随着国外RPA厂商的纷纷进驻,中国RPA市场必将迎来新的挑战,但这对于国内的RPA厂商而言,也未尝不是一个机遇。

二、RPA的意义与优势

RPA的出现,是对传统工作方式的颠覆,对行业业务流程的革新,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弥补。作为当前广泛应用的数字化和自动化解决方案,RPA主要应用于规则明确且大量重复的业务场景中,具有实施快、投资小、回报率高等优点。目前,RPA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企业引入与深化应用的同时,已经给这些企业的运营管理带来了较为明显的收益与变化,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径。

(一)打破数据交换的壁垒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由于业务流程的不同,各部门间的数据要想实现交换,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搬运”。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功能强劲的系统同时,也加深了各系统间的隔阂,最终形成“信息孤岛”。RPA的实施,能够有效打破企业当前数据交换的壁垒,实现信息数据畅通共享。非侵入式的设计,使得RPA在不改变企业或组织原有IT及自动化系统处理逻辑的情况下,以“外挂”的方式连接到企业内部多个不同的软件系统,代替人工完成原来需要大量人力才能完成的数据搬运工作,同时实现对企业现有系统影响的最小化。

(二)提升业务流程的效率

RPA平台可以7×24小时全天候运行,能够替代重复的人工劳动,操作精准、高效,并具备极强的管控能力和审核能力,能做到详细、实时地追踪所有流程步骤,降低人工处理客户或其他敏感信息时产生的数据丢失或泄露风险,有效优化企业业务流程。RPA的应用,能有效降低花费于后台流程的人力成本,有利于增加企业新的投资机会,获得更高的红利。由于现有工作的一半以上将可实现自动化操作,RPA使得企业能够重新部署员工,更专注于改善客户体验。RPA 可以有效释放员工的能力,将员工从以往枯燥且重复性高的任务中解放出来,使工作更加人性化。

(三)与人工智能形成互补

当前,作为计算机智能化的代名词,人工智能的表现已经达到全新的高度,计算机能够处理语言并保留知识,进而与人类进行深入、顺畅的沟通,在业务流程、互动和产品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但AI并非万能,如果说AI是机器人的大脑,那么RPA就是机器人的手脚。不管是人类智能还是人工智能的指令,RPA机器人都可以将简单的工作高效地自动完成,同时还可以通过“手脚”的“触觉”功能,将工作流程以数据的形式提供给“大脑”。AI则根据RPA提供的数据进行模仿并进一步改善流程。在未来,RPA将和AI相结合,实现互补,共同为企业的流程优化服务。企业能够利用RPA机器人实现速赢,同时引进AI战略以实现长期效益和持续优化。

三、RPA的应用场景

当今,许多企业或组织都在不断寻找提高自身数字化水平的新方式,以改进现有流程,满足客户的期望,并降低业务成本及风险。在传统业务流程优化逐渐陷入瓶颈之时,RPA便成为了企业优化流程的首选工具,是驱动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核心动因。

RPA的应用场景几乎覆盖全行业,包括金融、银行、保险、制造、零售、医疗、物流、分销、客服、电商甚至政府、公共机构等在内的很多领域和行业。只要有公司、有运营,就会有流程需要处理和优化。从研发到生产、从销售到服务、从人事到财务,流程无处不在。面对各行各业重复、耗时、复杂、易出错的流程,前台、后台以及新旧系统连接等一系列问题,RPA都将会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实际上,在企业应用的各项管理系统中,都会包含大量的业务流程管理工作。从全球应用RPA技术的业务领域来看,其通常适合应用到如下方面:一是需借助计算机来完成的结构化、数量大、易出错、可重复的手工密集型工作任务及流程;二是基于规则预定义、逻辑性强、很少需要决策判断的任务及流程;三是需要跨平台、跨界面、跨系统进行的任务;四是后端办公、数据查询、收集和更新等任务。

目前,国内也有一些企业和单位正从RPA中获益。例如国资委下属某大型企业集团立足行业财务需求,实现增值税报税准备工作的基本自动化以及增值税专用发票校验工作的自动化,在税务申报流程上,应用到RPA财务机器人。将原来勾选每千张发票6小时的工作时间缩短到如今的1小时,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使得原来需要12人进行人工操作的流程减少至如今的2人,并能够自动识别存在差错的发票,识别准确率接近百分之百。

某省检察院文书“一键通”则是将RPA技术应用到了司法办案领域,实现了法律文书开具的自动化,解决以往法律文书开具中耗时费力和易错出乱两大难题。“一键通”的使用不仅让检察人员从过去人工开具法律文书的繁琐劳动中彻底解放出来,原来需要120分钟的人工操作现在只需要5分钟即可完成,而且文书开具的准确率达百分之百,帮助一线办案部门减轻了负担,有效促进了办案质效的提升。

当前,RPA技术作为企业或组织信息化领域的最新发力点,其应用已经从财税领域拓展到金融业、制造业、医疗保健业、电力行业和政府系统,帮助传统业务实现智能化升级改造,推动整个行业的数字化革命,助力中国经济潜力的充分发挥。

四、对我国扶持和发展国产RPA的思考

近年来,“芯片事件”、中美贸易摩擦等事件的发生,使我们认清了没有自主可控核心技术就没有安全发展、持续发展的现实。在RPA项目上,我们同样应当有所觉悟。

(一)RPA的部署要重视数据安全

虽然RPA的部署通常不涉及企业或组织现有IT架构的调整,是以“外挂”的方式存在。但就其实施与运转而言,RPA本质上是在对组织机构的众多商业数据、机密信息进行处理。RPA机器人通过企业或组织提供的密码登录到不同的账户,以实现对企业内部各种信息的访问,并处理来自各种企业数据库的信息。不管该技术是部署在中小型医疗机构,还是全球金融服务企业,在自动化日常业务流程处理中(如文件传输、订单处理和工资运行),RPA机器人往往需要接触到企业或组织内部大量的重要信息及数据,特别是那些应用到政府机关、公共领域、重点国企的RPA平台。

当今时代,非结构化数据数量激增,大量的数据安全法规涌现,特别是《网络安全法》的落地实施,而RPA带来的最大风险与安全挑战就是数据安全和访问安全。在自动化领域,数据安全涉及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获取软件机器人处理的数据,维护数据安全的目标是确保隐私,以及保护个人和企业数据,在这方面,访问安全与数据安全密切相关。

RPA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未来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泛。安全性,必将是评判RPA平台优良的一大重要标准。我们不能以放弃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为代价,而一味追求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

(二)加强RPA核心技术研发

在国内市场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不少国外的RPA厂商、品牌,正在通过不同的方式向国内市场渗透(包括 BluePrism、Automation Anywhere、Nice、Verint等)。甚至已经有国外RPA巨头开始进军中国市场,提供RPA服务。例如,美国RPA厂商UiPath早已全面进军中国市场,并计划扩展国内业务布局。而国内除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包括IBM、HP、埃森哲等在内的行业巨头也在加紧开展RPA产品的IT咨询服务与部署落地工作,但其相关核心技术多来自国外RPA厂商。

(三)自主可控要未雨绸缪

面对国外RPA来势汹汹,我们需要居安思危,认清现实,提早部署,支持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的自主可控,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可控的发展道路。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在网信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另一方面,这也符合《网络安全法》中关于数据安全的要求。自主可控,顾名思义就是技术发展独立自主且安全可控。正如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陈左宁院士所言,国产化程度越高,自主可控的程度也就越高。在RPA领域,当务之急就是要大力扶持与发展国产自主可控的技术与平台。

(四)判断标准要追根溯源

对于应用RPA的企业来说,安全必定是最大的问题。这包括两个层面的安全,第一层是企业或组织操作的安全。一家企业如何确保给予软件机器人的特权不被滥用,哪些缔约方能够访问RPA处理的数据,如何保护机密信息不受非特权方的保护等。第二层则是RPA平台或软件自身的安全。软件或系统是否存有漏洞以及后门,平台本身是否可靠等。

为了促进数据安全和访问安全,从内到外,RPA系统的每一部分都必须受到保护,以免遭受威胁。而这种安全性的大部分责任都会落在RPA厂商或供应商的肩上,需要他们将某些安全措施纳入到平台体系、软件产品当中。一方面,我们不否认,国外RPA软件及平台本身的安全性。但另一方面,国产化决定了自主可控的程度,“芯片”事件和中美贸易摩擦的残酷现实,已经反映出我们在技术知识领域的劣势与短板所带来的后果。所以,评判RPA安全与否的标准,不能只看生产厂商,而是要看其技术基因。

结语

中国的信息化发展方兴未艾。RPA技术的相关应用,在推动信息化系统的融合增效、信息化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优势。同时,RPA技术所支持和构建的开放生态,也可以为社会催生更多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数字经济发展培育新动能。

面对国外RPA巨头对国内市场的抢占,国内RPA厂商应该加紧布局、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应用新浪潮,最终实现弯道超车和换道超车。国家也应从坚持自主可控的大局出发,加大对国内相关科技企业的支持。

猜你喜欢

数据安全流程人工智能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云计算中基于用户隐私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数读人工智能
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安全
下一幕,人工智能!
本刊审稿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