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融合共建高职宝玉石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①
—— 以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建设为例

2019-10-11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珠宝与艺术设计学院张晓晖王卉

中国商论 2019年18期
关键词:宝玉石资源库校企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珠宝与艺术设计学院 张晓晖 王卉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以下简称宝玉石专业)创设于2001年7月,经过18年的发展,现已建成为“十三五”北京市职业院校优秀创新团队、首批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教育部职业教育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教学资源库第一主持单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宝玉石专业建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导,以立德树人为使命,秉承“用爱和责任触碰学生心灵”的教育理念,为京津冀地区文化传播、创意产品设计产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扎实鉴定理论知识以及典当营销、创意设计、工艺加工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 校企融合共育人才

1.1 校企团队融合,共建一流师资团队

本专业师资团队由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构成,水平一流,其中博士占比60%,教授、副教授占比40%,“双师型”教师占比100%。企业导师均为国内一流专家及行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在制定行企标准、规范,引领推动行业发展方面多有建树。其中宝玉石专业(华夏典当订单班)的专业核心课程由北京华夏典当行资深典当师担任,宝玉石专业(玉雕技艺传承班)专业课程由仵应汶等11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玉雕大师担任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花丝技艺传承班)的专业核心课程特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文领衔授课。

1.2 校企智慧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

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构建了校企联动、工学一体“三学三训”和“三阶段、五旋回”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订单培养及现代学徒制中有效实施。“三学三训”和“三阶段、五旋回”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全面夯实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校企双主体联合开发以宝玉石鉴定为核心的“工学一体”课程体系,契合首都文化中心和国家交流中心定位,对接行业岗位需要。课程开发基于岗位能力,以实现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相融合为目标,实现专业能力课程“德能”共建,以及通识教育、素质拓展课程助力“德育”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专业重构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2345”一体化教学体系,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还学生以“主体地位”。同时专业主持建设和使用教育部宝玉石资源库,建立“三有”智慧课堂。在学业评价改革方面,专业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实现评价体系与课程体系相匹配,线上教学动态实时评价与线下教学评价相衔接,校企双主体联合评价相融合。近年来,专业已为京津冀知名企事业单位,如北京菜市口百货公司、国家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大学宝玉石检测中心等企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学生已在11家中国玉雕大师工作室以及北京东方艺珍花丝镶嵌厂完成招工就业,专业对口就业率超过99.6%。

1.3 校企技术融合,共建一流实训基地

“十三五”期间,校企共建国内一流、北京领先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其中校内实训基地包括岩矿鉴定实训室、宝玉石鉴定实训室、钻石分级室等11个校企共建实训室。同时与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北京菜百实训基地、11位中国玉雕大师工作室、北京东方艺珍花丝镶嵌厂(花丝工艺学院)等,实现了“校中店、校中厂、店中校、厂中校”的紧密融合。实训基地全面覆盖宝玉石鉴定、设计、加工等全产业链的专业实训内容,如表1所示,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校企共同依托实训基地研发多个专利设备及实训配套教材,并先后承办多项国家级赛事及行业培训课程,全面支持教育部职业教育宝玉石资源库项目建设。

2 产教合力共建信息资源

2.1 教育部职业教育资源库建设和应用

为满足珠宝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本校作为第一主持单位,联合16所院校、12家企业联合申报并成功立项建设“教育部职业教育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资源库”的建设。该资源库的建设为全国珠宝首饰类职业教育提供了“资源+课程+评价”的学习管理一体化共享资源,为广大师生、从业人员提供了在线学习、交流互动、社会服务、信息咨询及职业资格在线认证测试的多功能平台。目前资源库中已完成9864个素材资源的建设,其中活跃资源量高达98.8%,视频总时长为9966分钟,完成25门课程,微课90门,典型工作任务10个,题库5787个,已有实名注册和使用的全国师生用户量大18239人。专业已完成了《钻石鉴定与分级》《宝玉石鉴定仪器》《有色宝石鉴定》《首饰设计基础》《首饰制作工艺》《常见玉石鉴定》《贵金属首饰检验》《珠宝首饰赏析》等8门课程的建设,已对全国开放,终身支持学生可持续发展。

2.2 线上线下互动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表1

表2 承担国家及北京市重大项目一览表

根据企业和岗位需要培养适岗人才,本专业与国家首饰质量检验中心联合出版《钻石分级与营销》,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其中钻石标本、鉴定仪器、鉴定分级流程等均由国家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提供。该书同步依托教育部职业教育宝玉石教学资源库优质资源,实现特色鲜明的线上线下互动功能。本专业积极参与行业发展,受邀参加代表行业最高研究水准的全国注册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指定教材—— 《系统宝石学》中玉石部分最重要的两章:翡翠、软玉的撰写,为广大师生及行业从业者提供正确的指导。

2.3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联合开发

依托学校现有资源,校企联合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全面丰富专业及学校互联网资源建设。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总量共2.7万GB,其中电子图书61万册,电子期刊5.8万册,音视频8万小时,面向专业师生、面向社会、面向行企提供了广泛网上学习的资源平台。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配套比已达70%,学生可使用“智慧职教—云课堂”APP,完成线上线下互动教学。在公共课教学方面,学生可采用“蓝墨云班课”APP,完成“国学精讲”等三门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2013年,本专业开发了面向社会的“宝玉石文化资源微信公众号——经管宝石协会”,给师生、行业、社会高质量提供行业发展动态和最新宝玉石文化咨讯的平台。

3 校企联动创新专业特色

校企紧密合作共创行业大赛,也获得行业内的广泛认可。2013年,本专业组织创建“北京市和京津冀院校钻石分级竞赛”,现发展成为全国专业技能大赛。近年来,专业师生取得了众多奖项,并主持建设多项重大国家级及北京市级项目,如表2所示。2018年,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获得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珠宝玉石鉴定”赛项团体一等奖。专业学生多次参加北京市及京津冀高校专业技能竞赛,成绩斐然。其中自2011年,由本校和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共创的“广艺杯”钻石分级大赛,专业师生连续保持“团队一等奖”和“个人一等奖”的优异成绩。目前,依托校企融合有力支撑的宝玉石专业,已展现出独具特色的专业魅力,形成了行业指导、企业支持、资源汇聚、共建共享、服务社会的良好办学范式,建立起“校企合作铸匠心、产教融合育人才”的新格局,在全国珠宝类职业教育院校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宝玉石资源库校企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基于宝玉石专业信息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常见宝玉石鉴定方法及步骤
和田玉非专业教育教学探讨
几种蓝色宝玉石材料的宝石学特征对比研究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于共享资源库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模式研究